黃覺育兒觀:教育孩子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2020-03-23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文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近期的《天天向上》聚焦了兩個明星家庭育兒。一個是演員黃覺一家,一個是陳龍一家,因為陳龍一直在劇組,妻子章齡之帶兩娃出鏡。

總體來說,黃覺一家較注重素質教育,表示疫情之下,學校停課,這段時間孩子應該多玩玩,不要管學習:「一家人相依為命的相處體驗很難得,沒必要管學習,成績不重要。」

章齡之則比較關注孩子的學業,每天陪孩子上網課、輔導作業等。不只如此,與大多數家長不同的是,章齡之還會備課,有系統的教案,注重與孩子互動。相比很多家長拿起課本亂教,她的輔導更有系統性,更有章法,也可見章齡之的思考和堅持。

不想評論兩個家庭孰對孰錯,事實上,教育孩子到底該圈養還是散養,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見微知著,雖然只是短短一期節目,完全可見兩個家庭教育的不同,兩對父母的迥異。

爸爸和媽媽一條心,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黃覺的女兒在家練芭蕾基本功,媽媽麥子在旁協助,但很明顯,小姑娘有些偷懶,不想練,下叉分腿很疼,女兒練著練著哭了起來,邊哭邊找爸爸黃覺,說「媽媽欺負我」。

對於女兒的哭訴,黃覺選擇了「路見不平繞道而行」,從客廳起身離去,並不回應 ,只留下媽媽和女兒,哥哥也裝作聽不見繼續彈琴,看得出來這是一家人的默契。

事後,黃覺解釋說,在媽媽教育孩子時,他不能唱紅臉。事實也證明,找不到「援助」的女兒慢慢情緒就恢復了平靜繼續跳舞,實在說,這樣默契的教育方式太棒了。

好多中國家庭信奉教育孩子,一個要「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唱白臉」的,負責在孩子面前保持權威,讓孩子害怕;

「唱紅臉"的,負責安撫孩子,開導孩子。

紅白臉輪番上陣,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不吵不鬧,乖乖聽大人話。

這種「紅白臉」式教育看似有效,實際上,問題不小:

  • 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假設,黃覺女兒向爸爸求救,黃覺馬上過來安撫,「寶貝,你媽媽也是為你好,別哭了,來,再堅持一下」,這樣說,女兒可能會覺得爸爸很好、很溫暖,會聽從爸爸的建議,繼續練習。

但是,只能說,這是暫時的,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她還可能繼續偷懶,或者哪怕不偷懶,她的努力只是因為「媽媽已經那樣狠了,那樣逼自己,如果不聽爸爸的,就沒人同情自己」,迫不得已,只好堅持。

這種被迫的努力,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會削弱孩子的安全感,破壞孩子的自信,使孩子把自己的價值依附於父母和他人的評價和判斷,不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確立。

  • 不利於孩子確認並遵守規則

如果,父母雙方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孩子會過度在意父母的態度和評價,而忽視本應十分在意的規則,不利於確認和遵守規則。

比如,有的孩子不好好吃飯,爸爸大罵,非常嚴厲,媽媽連忙「安慰」哭哭啼啼的孩子:

「別哭了,你好好吃飯,爸爸就高興了,就不罵你了......」

孩子會把吃飯的行為與獲取爸爸的笑臉聯繫起來,簡單地說,「吃飯是為了讓爸爸高興」,這顯然是不對的。孩子沒有真正明白,好好吃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是為了更好地成長,忽視了這個原則,過度在意爸爸的臉色,有一天,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會不好好吃飯,甚至不善待自己,因為無須對父母負責了。

女兒不想練芭蕾,哭著向爸爸黃覺求救,爸爸黃覺管住嘴,不唱「紅臉」,堅決和媽媽站在一起,不當女兒的靠山,為的是讓女兒明白,要面對現實,芭蕾不是想不練就不練的。

夫妻同心,在媽媽的耐心勸說下,女兒的情緒也漸漸平復下來,積極面對要練習的現實,很好地完成動作,順利下課。

父母要多「補台」、少「拆台」

陳龍在劇組拍戲兩個多月了,一直是妻子章齡之一個在家帶孩子,一個人帶倆娃,還要陪上網課、輔導作業,可想而知,有多累、多煩。

陳龍與家人視頻聊天時,雖然也比較關心體貼章齡之,但是,他問孩子的卻是:「媽媽今天是不是很兇?」

言外之意,媽媽很嚴厲,對孩子很不耐煩。別小看這一句問話,會給孩子造成這樣的印象:

  • 媽媽不該凶,媽媽錯了
  • 媽媽太兇了,連爸爸都看出來

「拆台式」的教育,只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孩子不會去想媽媽為什麼凶,是不是自己表現不好,惹媽媽生氣了,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只會按爸爸的引導,怪媽媽凶、媽媽態度不好,這樣當然不利於媽媽之後對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一方無法參與其中,一定要當著孩子的面,多肯定、多認可其中一方為家庭、為孩子的付出,讓孩子知道辛苦和不易。

這種「補台式」的教育,會引導孩子多配合家長,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更為自己負責,這樣,既讓付出的一方感到欣慰,又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好在,節目播出後,陳龍馬上意識之前對妻子的不理解,特意寫微博回復妻子,很是溫暖:

「如果不是節目記錄下來我是永遠不會看到這一幕的!我理解你所有對我發泄的情緒,你每天承受了太多太多!家長在學著做老師,孩子在適應家長突然變成的那個不太熟練的老師!我相信有太多太多家庭和我們一樣每天在平衡著這些,真的太難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雙方要結成統一戰線,不唱「紅白臉」,多「補台」少「拆台」,有分歧也別當著孩子面,擰成一股繩,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D8KDXEBnkjnB-0zbW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