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爸!北大教授吐槽「學渣」女兒火了:「我教孩子逆天改命,他卻教我學會認命」

2021-05-15     小樹苗兒童教育

原標題:親爸!北大教授吐槽「學渣」女兒火了:「我教孩子逆天改命,他卻教我學會認命」

文/水木君

水木君說(ID:shuimujunshuo)

1.

北大教授丁延慶的一段吐槽女兒的抖音視頻火了。

丁延慶何許人?

小時候被稱「神童」,6歲就能背下整本新華字典,本科就讀於北大,後進入哥大深造,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現任北大博導、副教授。

這金光閃閃的履歷,誰看了不說一句「牛逼」。

他的夫人,也同樣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

然而,女兒似乎完美避開了他們夫妻倆的學霸基因,在「學渣」的道路上越跑越偏。

給女兒輔導作業若干次後,丁教授經歷了從痛心疾首,到懷疑人生,再到心如止水的轉變過程。

「這就是天道,沒辦法,你必須接受,不接受能怎麼樣?她就這樣。」

這番糅雜著不甘、無奈、釋然的感慨,想必也是很多學霸父母的共同心聲。

前段時間熱播的《小捨得》中,主角南儷就面臨著和丁教授同樣的困惑:

明明自己和丈夫都是985大學的尖子生,為什麼孩子成績卻在班上排倒數?

在職場失利後,一向佛系的南儷無法淡定了,她咬牙切齒地發誓:我不能再接受我的孩子比別人差了!

從此,她開始用之前最反感的方式去拚命「雞」娃:

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逼著孩子背單詞、做奧數題,讓孩子沒有片刻喘息的空間……

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孩子承受不住超高的壓力,情緒崩潰,在一個大雨天離家出走。

南儷急到發瘋,好不容易找到女兒,女兒卻大哭著推開她,不願意跟她回家。

女兒在雨中的控訴,深深地刺痛了南儷的心: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可你就不要普通的女兒,你就是想要一個學習好的女兒!」

直到這時,她才如夢方醒,明白自己之前做的事有多麼荒謬。

電視劇結尾,南儷完成了與女兒的和解,坦然接受了女兒終究只是個普通孩子的事實。

聽過一句話:人生有三個關卡——懂得父母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允許孩子是普通人。

更殘酷的或許是,代際之間的階層,並不總是上升的,即使你憑藉努力超越了上一代,也很難保證下一代會超越你。

很扎心,卻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2.

微博上有個話題:父母學霸孩子學渣什麼體驗?

家長們的留言都是一把心酸淚。

有人名校博士畢業,孩子的成績卻是回回倒數。

有人夫妻雙雙學霸,卻生了個不省心的娃,氣到拍斷書桌。

有人初中就獲得過全國物理競賽的獎項,女兒卻初高中六年物理從沒及格過。

跟著螢幕都能感受到老父親老母親們的疑惑、憤怒。

但水木君要說一句話:

孩子不如父母優秀,真的是大機率事件。

愛因斯坦有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幼年夭折,另一個患有精神分裂,還有一個兒子是伯克利大學水利工程學教授,雖然算功成名就,但比起他父親還是差遠了。

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女兒賈淺淺,文學造詣完全無法與父親相提並論,她發表的詩歌,在網際網路上引來一陣群嘲。

很多「星二代」,從顏值到藝術成就,都被父母「秒殺」……

無數例子告訴我們,父母成就越高,子女超越父母的可能性就越小。

科幻作家郝景芳算過這樣一筆帳:

清華北大每年本科錄取6000人,研究生+博士一共錄取13000人,再加點MBA什麼的,每年差不多錄取20000人。

假設這些人有一半留在北京,也就是10000人,再假設他們全部內部結婚,一年可以生5000個清北二代。

那清華北大每年在北京錄取多少本科生呢?500到600個。

也就是說,假設其他大學二代都不參與競爭,只有清華北大二代競爭,你家孩子也得在全部清北二代里考到前10%,才能再次進入清北。

這個機率,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不過分吧。

誰能保證,自己的孩子能穩穩地居於那前10%?

我們這代人,是享受過知識紅利的一代人。即便出身貧寒,也能通過埋頭苦讀,實現在父輩基礎上的階層躍遷。

但不要忘了一個前提,就是我們的父輩大多沒有優渥的教育環境,他們甚至連最基礎的教育都不能充分享受,所以,根本和我們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如果在同等條件下比拼智力,我們還真不一定拼得過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接受不了孩子不如自己,就是被「階層滑落」給嚇到了,但仔細想想就知道,階層有可能無限上升嗎?

顯然不可能。

統計學上有個概念,叫「均值回歸」

19世紀的英國科學家高爾頓對1078對夫婦及後代的身高進行研究後發現,父母是高個子,孩子的身高也許高於平均身高,但不見得高於自己的父母;到一定程度後,後代的身高會往平均身高「回歸」。

身高如是,智力亦如是,不會一代一代無限地高下去,最終都會向均值「回歸」。

接受孩子未來不如自己,或許是為人父母者的宿命。

3.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能接受孩子大學不如你嗎?

下面有個匿名用戶的回答特別暖心。

答主的媽媽非常優秀,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就是現在的復旦大學醫學院,和張文宏是同級的隔壁班同學,六年大學拿了四年的班級第一和獎學金。

畢業後,媽媽放棄了華山醫院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做一名醫生。

可女兒和媽媽卻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從小學開始成績就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初高中甚至考過班裡的倒數,高考連一本線都沒過……

但媽媽從來沒有埋怨過女兒不如自己,相反,每次在朋友同事面前提到女兒,都是一臉的驕傲。

因為,在媽媽眼裡,女兒雖然成績不夠好,卻有很多很多閃光點:

比如在班裡跑步得了第一、雅思考了7分、自己做攻略和朋友去國外旅遊等等等等。

媽媽無條件的愛,給了答主自信一生的底氣,也給了她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獨特的花朵,有的是薔薇,有的是丁香,有的是茉莉。

用種植茉莉的方法去澆灌薔薇,最終的結果只會是枯萎。

教育的真諦,是順應每個孩子不同的特質,鼓勵他們去挖掘內心的渴望,找到他們願意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並從中獲得快樂。

成功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如果只有考好分數、找好工作才算是成功,那這個世界該多無趣啊。

用單一的標準去衡量、塑造孩子,是父母的短視和懶惰。

前幾年網上曾有一篇感動無數人的爆文:《「我的學渣兒子,媽媽相信,你是來報恩的!」》

作者凡小西說,她是985碩士,丈夫是985博士,她在最佳生育年齡27歲生下了兒子,一切都按計劃進行。

可是,孩子上小學後,局面漸漸脫離了他們的掌控。

縱然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孩子的成績就是上不去,永遠在班裡吊車尾,而且還因為學習壓力過大,經常感冒發燒,四年級就戴上了近視眼鏡。

這時,她才無奈地承認,兒子確實資質一般。

放下焦慮後,她開始重新審視兒子,發現兒子有太多被她忽視了的優點。

兒子喜歡研究廚藝,10歲就能做好幾種像樣的飯菜;

兒子心地善良,進樓棟門的時候,看到身後有人,總會用小手撐著門,等著後面的人一起進來;

兒子孝順父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

這樣勤勞懂事善良的孩子,將來踏踏實實地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又何愁沒飯吃?

將來孩子做完一天的工作,回到自己溫暖的家,盡心盡力地扮演好丈夫、父親的角色,父母生病了,他會耐心地照顧陪伴……就這樣長大、變老。

「學渣」孩子,不是父母的仇敵,他們是來報恩的啊。

父母又何必苦苦相逼,親手將孩子變成仇敵?

幼兒教育家蒙特梭利說,每個生命在形成的初期,就已經具有了屬於他自己的精神胚胎。

孩子借我們降生於世,卻沒有義務順應我們的期待而活。

他們帶著各自的使命而來,會奔赴屬於他們的遠方。

點個「贊」「在看」,讓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托舉。

參考資料:

晴媽說:《承認吧,你家孩子不如你自己優秀是大機率事件》

微博話題:父母學霸孩子學渣什麼體驗?

知乎問題:你能接受孩子大學不如你嗎?

凡小西:《「我的學渣兒子,媽媽相信,你是來報恩的!」》

- 作者 -

才華水木君,來源:水木君說(ID:shuimujunshuo),書可醫愚,我是才華水木君,帶你讀好書,賞美文。

限時120個小項目,64頁閱讀理解練習冊,幫孩子提高英語閱讀

限時高顏值母親節主題學習包來了!千萬不要錯過!

限時139集超有趣的英語語法動畫,搞定中小學語法知識點

限時新概念語法學霸筆記,思維導圖手繪版127頁

限時高頻視覺詞進階,從這套視覺詞金字塔句子練習開始

限時這份超棒的音標記單詞知識點清單,學英語必備

限時English Singsing,479個動畫片視頻,13個主題

限時這些超高顏值的主題學習書,列印出來直接用

限時 部編版語文1至6年級下冊課堂筆記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商務合作 QQ:208349313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CyfhHkBbyZbTSdk8_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