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詩洞鎮:養黃沙鱉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2019-10-12     掌上懷集

去年以來,詩洞鎮雄海龜鱉內陸養殖專業合作社以「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和產、供、銷一體化經營模式,扶持周邊群眾和貧困戶參與黃沙鱉養殖,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發展,成為詩洞鎮「一村一品」扶貧產業的一大亮點。

記者在詩洞鎮健營石撥村雄海黃沙鱉養殖基地看到,工人正在把攪拌好的飼料抹在養殖池的木板上,沒過多久黃沙鱉爭相過來進食。

懷集詩洞鎮:養黃沙鱉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基地負責人說,黃沙鱉採用仿生態山沖水循環模式養殖,在優質的生態養殖環境下培育出的黃沙鱉體質健壯、光澤鮮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鎮扶貧幹部、黃沙鱉養殖創始人朱劍芳說,合作社以「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與廣寧縣水翁龜鱉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由其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並保價回收。合作社優先向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鼓勵貧困戶投資合作社參與養殖,形成產業扶貧。

詩洞鎮幹部 朱劍芳:

我們現在健營村的黃沙鱉養殖扶貧基地通過八個村委、貧困戶來參與,每年有分紅,同時聘請他們來基地工作,提供就業崗位給他們,在技術方面我們不斷開辦培訓班,教會他們如何去養殖。

合作社負責人表示,合作社免費傳授科學養殖知識,提供技術指導、就業崗位等方式,引導和帶領當地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懷集縣雄海龜鱉內陸養殖專業合作社總經理 郭明生:

我們支持貧困戶過來現場學習一些技術(養殖方法),如果日後他們需要,可以提供鱉苗給他們,進行養殖之後再回收,我們會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一條龍銷售做大市場,把黃沙鱉拓展到周圍村莊。

村民 徐玉盛:

今年工作半年多了,工資每月兩千多,可以幫補家庭。現在技術學到了,以後需要發展的話就可以用。

-

合作社通過與扶貧項目投資合作方式吸收高新區駐詩洞鎮扶貧工作隊扶貧資金90萬元共同參與黃沙鱉項目建設,並以投資資金平均每年8.5%(稅後)的比例向投資方發放收益,項目合作年限為10年。

李品

肇慶高新區駐詩洞鎮扶貧工作隊隊長

我們高新區駐詩洞鎮扶貧工作隊利用高新區自籌資金總共90萬進行參與,每年8.5%的分紅是對詩洞鎮17條行政村的貧困戶進行年底分紅,十年之後本錢全部返還給詩洞鎮作為村以後集體建設的資金,所以這個項目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的貧困戶進行參與,形成一個產業鏈,作為投資方以後計劃發展鄉村旅遊業建立農莊 發展休閒農業。

記者了解到,黃沙鱉項目占地約50畝,首期建設6畝,預計兩年後產值達360萬元,預計為一般有勞動力貧困戶平均帶來每年每戶約700多元的收益收入,為貧困戶創造了穩定的增收渠道,為實現整村脫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發布:懷集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陳國飛,杜鵑

編輯:蔡亞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3Ruvm0BMH2_cNUgqm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