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簡單,只是自己活得太複雜

2019-10-27     國學書舍

世界很簡單,只是自己活得太複雜。

01

在這個世上,如果自己不給自己煩惱,那麼所有人都不會讓自己感到煩心。

所有的煩惱都是自己給的,我們平時感覺到的焦慮痛苦,感覺到人際關係的複雜,其實全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因為無法認知人性的真正層面,又或者因為自己主觀的情緒太多,總是想一些胡思亂想的東西。

然而這一些想法早已經背離了現實,即便讓自己深陷於痛苦之中,還不自知。

在《小窗幽記》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聖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佛只是個透徹明悟,仙其實也是個透徹明悟,聖人明明白白卻不知道自己活得通透明白,不知道通透明白就是明白,如果通透明白了,那就不會明白了。

人之所以痛苦,都是因為自己的執念太重。

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都是被自己自以為是的觀念所束縛著,自己放不下那些雜念,還不以為然,期盼著能有更多的好事將近,但是生出了這麼多的非分之想,內心徒生那麼多的雜念,人生怎麼會好。

得不到的東西總是在期待,得到的東西其實也是念念不忘,於是煩惱重生,心裡想著那些毫無意義的憂慮,只有自己知道這是多麼的痛苦。

這個世界其實很簡單,但是只是你活的太複雜了,把本來簡單的東西想的複雜,把本來不該想的東西無中生有。

很多人為了逃離這一些內心的執念,選擇脫塵離俗,躲進山野之中,希望用與世隔絕的幻象來找尋內心的寧靜。

但是當你自己心不靜的時候,即便是躲入山野又該如何,塵世的雜念無法放下與解脫,怎麼會有無憂無慮的生活。

02

你以為的塵緣未了,其實一直存在,外在的執念一直困擾著你,如果連內心的念頭都放不下那麼,如何超脫於世間萬物。

《道德經》之中,老子說: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踮起腳跟用腳尖走路是站不牢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遠的,只看見自己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以為是的人看不清方向,自我誇耀的人顯不出來功勞,自高自大的人難以長久。

這一篇章就是《道德經》的精義部分,老子用簡練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了主觀與客觀之間存在的矛盾。

就如同我們剛才所說,主觀事實存在的是一種簡單,但是客觀總是把事物想得太複雜。

面對這樣一種局面,我們只有按照客觀規律去辦事,遵循自然大道,自己的內心保持一種淳樸和淡然,才能收穫良好的效果,化解矛盾讓人生合理制度。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達人撒手懸崖,俗子沉身苦海。」

通達生命之道的人,能夠在危險的境地放手離去,凡夫俗子只能沉浸在世間的苦海之中,無法自拔。

這也是人生最難度的心魔,困住自己內心所有的自由,壓制了自己所有的快樂。

莊子所說《莊周夢蝶》的一個故事,其實就是對於人生最好的一個釋懷。

莊子在夢裡夢到自己幻化成一隻蝴蝶翩翩起舞,得意盎然,醒來之後突然有一時間的恍惚。不知道自己在夢中幻化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幻化成了莊子,而自己的一生或許都只是幻化的結果。

既然如此,何必在意那麼深呢,人世間的一些煩憂和惱怒不如一切順應自然,一切坦然,這個世界才會更好。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以古人文化修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wICC24BMH2_cNUgdS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