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長恨歌》 | 多少情感,終究輪迴於熱烈之後的沉寂

2021-04-11     有染

原標題:聊·《長恨歌》 | 多少情感,終究輪迴於熱烈之後的沉寂

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這個故事將要停在哪裡,一出場那個令人出戲的背景音就像一個幽靈的觸角,將一絲悲憫與惋惜滲透到了觀眾席,但那一刻真的到來的時候,還是會唏噓不已。想來,是作為一個階級跨越失敗的典型案例來看待,還是聚焦為一位女性亂世中的情緣?抑或是又一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著自己所無法掌控的選擇與因果?似乎哪一個都太泛泛,太蒼白,又都說不盡這個故事本身的韻味。所謂錦繡繁華的悲劇,悲確實在舞台上放大了幾分;然而,沒了街巷落葉的窸窣聲與一茬不如一茬的懸鈴木,沒了奏平安令的鴿哨與油鍋嗶剝的熱鬧。這一份上海風情,確實也淡了幾分。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經典作品《長恨歌》,已走過18個年頭了,近期最新一輪演出正在進行,「晚秋」朱傑飾演「上海小姐」王琦瑤。

近三個小時的三幕戲,討巧的地方就在於他的 節奏感。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每一幕都有著專屬特徵,無論是戰火中小人物的心理戲,解放後悄聲玩一局私藏麻將的興奮,還是三年饑荒時從早吃到晚的諷刺,改革開放初期「投機倒把」分子的鑽營。在這些特徵的鋪墊下,每一幕出場的人物都有著時代感的附著,穿插在主角的人生章回里,或有恩有義,或萍水相逢,都有很強的代入感。同樣,每一段對白也都在這些家長里短背景中的展開,唇槍舌劍中往往都有言外之意,你來我往中滲透出曖昧,卻也都不點破,含蓄的讓情愫在空氣中發酵。長長的尾音拖出一聲聲吳儂軟語的「呀」,「你倒是說說呀」,「你拿去呀」,或者更簡單的一句「你坐呀」。 尾調的每一次轉折便是幾分未道明的情愫,百轉千回,甚是有趣。

全劇最精彩的非麻將局莫屬,四個人的動作盡顯性格,幾局交鋒下來,王琦瑤的迎合,嚴師母的眼觀六路,康明遜的試探,薩沙的直爽與孩子氣便全然流露,書中因各種原因而心不在焉的麻將局,在舞台上徹底的活了過來,帶足了氣氛,也承載了重要的情節。

三幕之中每一幕都有「新」,但實則後兩幕都在憶「舊」。嚴師母摸著麻將牌時那種如犯癮般的懷念,穿插的喜劇人物「打針先生」來頂替上桌,一遍遍撫摸,一遍遍不舍,仿佛一個全然陌生的新地界兒里突然多了幾個「老相識」,舊時種種瞬間全在眼前鋪開來,那種欣喜自是不易言表。還有牌局正歡之時二人齊唱的歌曲,末了突然加入了第三個人的聲音,追憶起一段相似的歲月,一些舊時的樂趣,一種熟稔的經驗。這種「舊」有著往事不再的落寞,也是一種生存經驗與話語權不再的無奈。

而這樣的「舊」也蔓延到老克臘與王琦瑤的對話,一來一往足夠快的語速下新舊上海交替呈現,你以為的那個精緻古典的老上海,我眼中這個世俗喧囂的新上海,兩個人都在懷念,可一個是大半生浮光掠影經過後褪色不褪本的沉穩,另一個卻是尚未被時間教導些滄桑出來,才敢說時間是寶的愣頭青。再相似的喜好都會在時間的洗禮中看出端倪,這場戀舊更像一場諷刺,終究是水月鏡花的虛無,種種青睞到頭來淪為嫌惡,撈月撈起的不過是稀碎的光斑,確是一絲一毫都憶不下去了。

三幕戲中的每一幕,也都逃不過「情」

最開始,那個穿著粉色旗袍從樓梯上走下的王琦瑤,還是一個完全的面子上的人,會去衡量一切光鮮亮麗所換取的成果,或者一切成果在別人眼裡的意義。那時的她在意著別人的眼光,想要跳起來夠得著的,想要聽起來體面的多的,想要自己這樣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然而從第一段感情開始,她便轉成了另一個角度,芯子裡做人。無論是一種外界環境所迫的自我安慰,還是真正心甘情願的依附,這種「芯子裡」的論調,漸漸成為了她生活的主旋律,一生由著一份份感情牽絆著,周而復始,卻始終輪迴於熱烈之後的沉寂。「不求甚解,浮皮潦草,表面上鬧,底下還是寂寞」,是弄堂,更是王琦瑤感情的寫照。從體面的角度來看,一路都是背道而馳的狼狽,但也不得不說,一直是一種遵循心聲的膽魄。

筆者曾經在學生年代捧著那本封面褶皺的《長恨歌》原著,屢屢有些看不下去時總會翻到最後一頁偷窺結局,一來二去,王琦瑤生前最後眼裡的那盞搖曳不止的電燈,成為了對於這部作品最深刻的印象。 而話劇版舞台之中,無論如何換場,始終保留著一盞華麗的水晶吊燈,從愛麗絲公寓中精緻的閃爍著,到弄堂的角落裡黯然蒙塵,再到最後的驟然熄滅。似乎比想像中的要繁複奢華,似乎又更像是陪伴在她身邊的隱喻,一個閨中小姐畢生仿若都在一間屋中,外人來來往往,她卻無視時間般的停留與駐守。

燈光在三面牆壁上投射的水波紋,曾是一份少女心空落的等待,變為「橋歸橋,路歸路」的落寞,接著又起了幾絲漣漪,卻也終歸寂靜。

舞台上王琦瑤對老克臘的那一份請求轉換成了卑微的乞憐,整個人的那一份高貴與驕傲被徹底碾碎,頗有種晚節不保的遺憾,若是為了增強一些戲劇性,倒顯得人物本身矮了下去。

結局處少了那盞晃悠的電燈,多了一身命運嘲弄式的婚紗覆身,用一個淺顯易懂的寓意呼應開場時的婚紗亮相,一生為情付出的人,終究是沒能穿上真正屬於自己的婚紗,而羈絆於幾段情感中的人卻也並未死於這些羈絆,終將是「這結局又不是那結局,什麼都沒個了斷,又什麼都了斷了。」

-劇終-

白木木夕王木木

一個局外人的窺探

落筆與於2021年4月2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觀演後

配圖來源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攝影 陸宇爍

經授權使用

有染·與美好發生關係

舞 台|藝 文|悅 音|映 像

more:

眾人談·戲劇在特殊時期的策略 | 線上和現場,挑戰或機會

評·陸帕《狂人日記》 | 一次心靈輪廓的描摹

訪談·李建軍 | 每個人都令人同情,令人尊敬,卑微又很有光芒

眾人談·致2020年 | 我手機里最不捨得刪的那張照片

聊·《斷手斯城》 | 困在自己信念感里的人是偏執狂嗎

評·專屬版《寶島一村》 | 北海的冰化了,春天來了

評·「陝西人藝」《白鹿原》 | 永遠無法辦到的「忠實原著」

年終盤點·13個熱點 | 2020年,雖已翻篇,必將永記

更多閱讀 可點擊

張艾嘉 | 桑吉加

張晉浩 | 佟欣雨 | 丁一滕 | 楊易

史依弘 | 林懷民 | 蔣瑞徵 | 黃俊達

《偽君子》 | 《安魂曲》中文版 | 《手提箱裡的死狗》

《夜半鼓聲》 | 《禿頭歌女》 | 《奧賽羅》

大劇場版《枕頭人》 | 當代劇場版《等待果陀》

- 靈 魂 編 輯 部 -

執行編輯: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責任編輯:Paula & Cheers

主編:許安琪 &阿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vrdw3gB9wjdwRpv5c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