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狍子是個啥動物?

2019-08-22   人民旅遊

在東北,

有一位廣為人知的動物,

名叫傻狍子

由於呆萌的外表

和傻乎乎的性格走紅網絡,

並被稱為新一代神獸「雪泥馬」。

全國人民都知道它名號,

可它明明就是一種鹿,

外表也呆萌可愛,

為什麼要被叫做傻狍子?

到底有多傻?

傻狍子長啥樣

狍子和麂子是中國最悲催的鹿科動物之二,是南北方被端上餐桌最多的獸類野味。

狍子的悲催程度可能要略高於黃麂,因為很多人尚且知道麂子是一種長得像鹿或者羊的動物,而狍子究竟長啥樣,沒多少人知道。

很多人其實沒見過狍子,而「狍子」這個名字也很難讓人聯想起它是一種鹿。

狍子學名叫西伯利亞狍,英文名叫Siberian Roe Deer,正規的叫法應該是「狍鹿」。

狍子在鹿的家族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鹿科可分為3個亞科,分別為狍亞科、鹿亞科和獐亞科。

狍子非常古老,在進化中屬於比較早就成形的,在狍亞科家族中還有駝鹿和馴鹿這樣的巨無霸級大鹿,它們與狍子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

這些北方的鹿在漫長的進化中逐漸適應了古北界的地貌與氣候,其中馴鹿和駝鹿穿越歐亞大陸,通過白令陸橋進入了北美洲,並在那裡形成了龐大的種群。

狍子體長約1.2米,重約30公斤,能活到十幾歲。

狍子亦呼應著東北的輕鬆詼諧,長著一張傻乎乎的臉,它的腦袋比一般的鹿更短圓,頂著兩隻大大的招風耳,鼻子下面有兩塊白斑,加上白嘴唇,像偷吃了奶油還沒擦乾淨嘴。

狍子只有雄性長角,主要用於爭奪配偶,繁殖期過后角會脫落重新生長,一年換一次角。

狍子為什麼傻

生活在傳言中的傻狍子,似乎總是和糗事掛鉤。

當它們遇到危險時不知躲避,反倒經常駐足觀看,即便最終逃開,轉頭又會露出一個滑稽的白色屁股,甚至還有老獵戶聲稱在雪地里撿到過狍子。

狍子傻有3個原因:

1.狍子受驚以後尾巴的白毛會炸開,變成白屁股,然後思考要不要逃;

2.會在馬路中間,借著車燈跑在車的前頭,根本不知道會被撞死,只知道借著亮光好趕路;

3.被獵人追趕了會把頭埋到雪裡,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發現。

狍子的行為方式戳中不少網友的心,大家紛紛表示被「萌哭了」。

傻狍子傻狍子,這是東北那疙瘩傳出來的說法,那麼狍子真的是個二貨嗎?

其實是大智若愚

與呆傻的外表不同,狍子算是鹿科動物里的「鹿生贏家」。

狍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悍,它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生存環境最多樣的成功典範之一,身影跨越北歐東亞、低中高緯、原野山林,還是目前僅存的幾種野生鹿之一。

能適應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食物、乃至不同的天敵,哪裡傻了?

狍子尾巴內側是白色,受驚後會翹起炸開,看上去成為白屁股,這其實是很多種鹿科和牛科(羚羊類)的共同特徵。

炸尾巴也不是狍子嚇傻了,而是受到威脅後的一種自然反應。

狍子運動能力非常出色,體型也較小,相對輕盈,隨隨便便就可以跳15米遠,速度與耐力亦名列前茅。

管住嘴,別吃它

曾經我國每年被非法獵殺的狍子非常多,是從東北到華北地區被獵殺最多的中型獸類之一,第二是野豬。

狍子肉的價格持續走高,很多賣狍子肉的餐館都會說是自己家的狍子是人工養殖的,但絕大多數都是野外捕捉,這也導致狍子在很多傳統棲息地都銷聲匿跡。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用在狍子身上非常合適。管住自己的嘴,可能就會挽救一隻狍子的生命。

狍子還是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上可養活頂級物種豺狼虎豹,下可輻射整個森林生態系統,所以現在狍子已列入保護名錄,野外禁獵。

為了東北依舊豐饒,傻狍子是不能再打了,沒有了狍子的北方森林,還完整嗎?

正好我看不清路,

謝謝你啊大兄弟~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