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爆了!
從10月22日僅提前3天「空降式」定檔,影片的熱度就以指數級飆升,上映前7小時,預售過億,首日票房1.45億,貓眼評分9.7,豆瓣評分8.7,雙雙位列年度華語片首位。
可以說,《少年的你》正以一己之力不斷推高華語青春片的天花板。
除了對社會話題的關注和對青春期心理的真實呈現,兩位主角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表演也成了討論的焦點。
影片中,周冬雨毫無懸念地再次貢獻了「影后」級別的演技,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自己的電影首秀,易烊千璽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該片導演曾國祥曾直言:「我覺得他完全超乎新演員的表現。」
10月25日,「易烊千璽演技」也如期登上微博熱搜,與以往的粉絲自嗨不同,評論區也有不少真情實感的路人觀眾主動化身「自來水」,激動表示:「四字弟弟這次真的可以。」
這其中固然有低預期帶來的驚喜加成,但易烊千璽這一次的表演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不一樣的易烊千璽
易烊千璽應該慶幸,他的首個大銀幕男主角就足夠適合自己。
小北外表冷酷,內心溫暖的特質與易烊千璽十分契合,雖然經歷全然不同,但總能達到某種靈魂共鳴。連監製許月珍都說,拍著拍著,已經開始把易烊千璽和小北混在一起。
導演曾國祥在戲中運用了大量特寫鏡頭,這無疑對演員的表演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易烊千璽並沒有讓他失望,甚至在與周冬雨的飆戲中不落下風。
這一方面得益於他天生長了一張適合大銀幕的臉,另一方面,作為新人演員,他對面部細微表情的掌控也可圈可點,眼睛裡有東西,會用眼神說故事。
談到易烊千璽的表現時,曾國祥評價說,他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共情能力,在讀劇本時,能很快對「小北」的經歷感同身受,並以自己的方式詮釋出來。
小北躺在床上與陳念講起母親那段戲,導演並沒有提具體要求,是易烊千璽自己演著演著,就自然而然地掉下淚來。這一段也成為他演技的高光時刻之一。
對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人演員而言,爆發力並不稀奇,但易烊千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懂得收著演,懂得憤怒不一定要靠嘶吼,一個眼神足矣的道理。
特別是看守所中那場戲,小北與陳念相視無言,僅用表情變換傳遞情感的一場戲,兩人的表演都是克制內斂但絲毫不失張力的。
雖然由於年齡和經驗所限,易烊千璽在演技上難免有稚嫩之處,但從近幾年的選擇不難看出,易烊千璽從偶像藝人向一名真正演員轉型的決心。這份潛質和態度顯然會讓他在演員之路上走得更遠。
在幕後特輯中,曾國祥有這樣一句話,「從進組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要讓大家知道,易烊千璽是一個演員。」
《少年的你》: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除了影片中兩位演員的演技值得肯定,電影的內容也是歷年青春片中少有的題材。
該片將青春片與現實主義題材結合,聚焦高考、家庭教育等社會話題熱點,講述了兩個少年相互取暖,相互救贖的故事。
電影《少年的你》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這部電影有了國產影視劇中少有的現實感。
這種神形兼備的寫實,加上港片般的戲劇張力,會立馬擊中觀眾。於是觀眾從看熱鬧的姿態,很快就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片中的少年,同呼吸,共命運。
導演曾國祥在片中用了很多跟拍和特寫,這加深了觀眾感同身受的效果,讓觀眾覺得:這不就是我自己的經歷嗎?我不就是其中一分子嗎?
影片一開始圍繞一群即將高考的學生。
學校掛著長長的雞血橫幅,滿教室都是書,一張張少年的臉上都是疲憊與麻木。整個氣氛營造的無比真實,就像曾經的我們,也這樣生活過。
在《少年的你》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就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片中她爸爸沒出現過,媽媽做微商賣面膜,為了躲那些討債的和受騙的,經常不在家,對陳念而言,高考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她要拚命學習,參加高考,去北京。
影片中,有女生因為飽受欺凌,跳樓自殺,面對同學的跳樓,大家圍觀說笑,忙著拍照,只有陳念為她蓋上了衣服。因為蓋衣服,陳念成了下一個受欺凌的對象。面對欺凌,同學們說忍一忍,只有陳念有勇氣報警。
因為報警,她又遭到了瘋狂的報復,施暴者直接帶著小白鼠和刀子,堵在她家門口。你會發現,整個過程充滿了無力,仿佛作為一個學生,你只管讀書,關心其他任何事都是沒事找事,自然也沒人同情你。
可是,這樣讀書,有什麼用?
小編認為,也正是有了這種質疑,才有了《少年的你》里易烊千璽所飾演的小北。
小北不是學校的學生,父母拋棄了他,他是一個沒知識的小混混,常常因為生存問題,遭人毒打。
但儘管這樣,小北依舊感情赤誠、充沛,他心存正義而且心思細膩,他嘗盡了人間的冷意,因此一點點的暖意他就無比珍惜。
遇見陳念後,小北說:你太乾淨了,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
片中小北守護陳念的片段,為了保護她不受欺凌,每天陳念走在路上,小北都在不遠不近處跟著她。這個片段,會讓觀眾暫時忘卻外面世界的一切。
在小編看來,這部電影,有很大一部分的魅力,來自於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互動,影片中他兩在一起的時刻,就讓人感覺勝卻人間無數。
周冬雨把陳念那種堅強又心碎的狀態詮釋的很到位,同時,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毫不做作,也不慌張,把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情感刻畫的很動人。
在小編看來,《少年的你》實在太可貴了,這部電影從「校園欺凌」這件具體的事出發,指出了整個社會對於未成年人的成長存在的種種問題。《少年的你》是今年少有的爆發這種能量的國產片。
導演曾國祥用十分講究的電影語言,帶著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扣人心弦的表演,把這些能量噴涌而出,讓這個數字世界看到少年心裡的五彩斑斕。
《少年的你》驗證了「爛書拍好片」?
《少年的你》可能就像每一個少年的成長之路,總是歷經坎坷。還在拍攝之時,攝影余靜萍的太太盧凱彤就因抑鬱症自殺。從年初柏林開始,也遭遇兩輪風波,終於得以面世。票房一路高走不是問題,可能大家對於《少年的你》最為擔憂的一點,在於易烊千璽銀幕首秀,他的表演能否撐得住這個題材?但從目前普遍評論看來,這個憂慮也已經消解。
在業界有一句流行的俏皮話,說「好書拍爛片,爛書拍好片」,曾國祥很好地驗證了這句話。雖然《七月與安生》和《少年的你》的原著不至於到「爛書」的地步,但在大多數人眼裡,必定是俗套和不夠入流的。這樣的文本反而有更多的重構空間,單從文本上來看《少年的你》不如《七月與安生》複雜,是比較正規的單線敘事,但在影像設計上更為大膽,注重人物情緒表達。在很多重要情節,都選用了特寫拍攝的方式,鏡頭直逼在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兩個青年演員臉上,以此虛化空間,注重於他們通過表演傳遞出的心理細節。
他們的臉是屬於青春的,而被虛化的部分是他們此時此刻格格不入卻終將踏入的成人世界。特寫在這樣的場景中,將他們間離出這唯一客觀的空間,提供了一個鏡頭內部的烏托邦場景。成長最難捕捉的部分,就在這些微乎其微的細節之中,究竟堅守原本的自我,還是融入其中,也是每個人青春的必選題。
影片之中出現的主要空間環境分為三類,陳念(周冬雨飾)家、校園和審訊室。三個空間都是閉合的,尤其是學校場景,教學樓四面包圍著一個操場,如同一個斗獸場,在囚籠中做著困獸之鬥。空間對應了青少年的心理,是較為封閉的狀態。不僅僅是成長心理本身的封閉,常年生活在學校中,也是他們客觀狀態的封閉。相對來說,小北(易烊千璽飾)的家在空間上選擇了呼應的設計,它位於一條隧道的岔口,是一個四處破洞的陋室。它像是一個小小的喘息口,也是青春的一條岔路。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於,全片只有母親出現,幾乎沒有父親。無論是陳念、魏萊,還是小北口中的家人,都是以母親為主。包括在警察角色中,也設置了一個懷孕中的女警。而學校的老師以男性為主,負責案件的警察也以男性為主。母親代表了家庭中的主權,而父親式角色代表了社會中的權力力量。很明顯,母親在這個故事中,並沒有太多主導的作用。這樣的設置,可能某種程度上試圖在解析校園暴力發生的原因,但帶來的問題是呈現出的人物過於扁平。
創作重心偏向符號化人物的塑造,這樣更容易構建出一個精彩紛呈的情節劇,敘事核心始終圍繞著未成年人的虐戀,而非在提出的校園暴力議題上做出更多深入的探討。如何發生和如何保護,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僅僅拿出原生家庭問題一個解答路徑,也沒有辦法完成升華議題的任務。
儘管如此,能有一部電影開始關心青春的孤獨已經很不容易。太多關於青春的幻想,都像是肥皂泡的光澤,被意淫得過分耀眼,殊不知脆弱易破。成長的本質是孤獨的,是很難被理解的,一切本該關心的部分,被移情到了分數之上。當尹昉飾演的警察問陳念為什麼不相信大人的時候,小編看來就算是他本人,在成長的這個時期也不會選擇相信大人。
這個問題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大人也從未相信過孩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只是有的人戰勝了這些,有的人陷入輪迴。
來源:局外人看電影、1905電影網、新京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v4lCW4BMH2_cNUgzsi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