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認錯人的故事,教你做人!

2020-06-23     作家方曉莉

原標題:三個認錯人的故事,教你做人!

近日,一個小男孩認錯媽媽,然後真正的媽媽找來,他這才發現自己弄錯人了,認錯了媽媽,但還是對著這個認錯了的「媽媽」親了一口,才投向自己媽媽的懷抱。

從這個新聞可以看出,這個小孩好萌啊!

(star星視頻:《萌娃商場認錯媽媽抱著不鬆手,結果親媽出現愣住了,下一秒萌化了》)

緊跟著,兩個媽媽互相加了微信,也是一段美好的緣分!

然後,網友開始深扒,疫情期間,還有爸爸認錯女兒的呢!

(北晚新視覺網:《萌娃商場認錯媽抱著不鬆手,還當著親媽的面親了這位「媽媽」!結局萌化》)

兩個小朋友玩的比較好,也很有趣……看來疫情期間,戴口罩,也的確容易引起誤會,哈哈。

但真正讓我有感觸的是,之前有個爸爸去網吧抓兒子(肯定是兒子在那邊打遊戲)……

所以網友猜測,這個兒子老去網吧遊戲,比較沉迷,是不是跟老爸暴躁性格有關?

(我甚至心裡在想,這個兒子居然沒有坐在之前那個位子上,難道有人通風報信,跑了?……)

但是從以上三個認錯人的故事,我們可以得出三個道理:

第一,萌娃認錯人,大概是年紀小,這是正常的,但他認錯之後,發現不是親媽,還要親那個人一口,這真的是很萌了!

(而這種萌法在於, 被認錯了的媽媽,在親生媽媽看來,也是被孩子喜愛,自然也十分喜歡,並且樂意結交,所以萌娃,自然有萌娃的厲害之處!)……不然換個娃娃,要是認錯人了,發現了,開始大哭……難免使得原來被認錯的媽媽,感到很尷尬吧!

所以這個萌娃年紀雖小,卻有一定情商。

第二,女兒也到了愛美的年紀,疫情期間,小孩子打扮差不多,都穿著校服,帶著款式相同的帽子,甚至顏色也一樣,還戴著口罩,如果他們梳的小辮子是一樣的,也難免認錯!

所以,看到這裡,爸爸不如學習一下那位給女兒親手縫製百件禮服的徐睿卿爸爸吧,你可以做一些或者買一些小飾品,別在女兒的帽子上,或者書包上,可以別的地方,方便自己認出來,既美觀,下次也不會弄錯啦!

(雖然你不會縫製禮服,但買一些區別於他人的小飾品,掛在女兒書包上,這樣也好認哦!~)

第三,父親發現認錯兒子,很尷尬……畢竟這是別人家的兒子,幸好,也沒下大殺手……於是順手給個贊!

巧妙化解尷尬,這個父親也可以說是很機智了!

但是平常,父親對兒子,是怎麼一個教育方法呢?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如果這個人是他親生兒子,恐怕直接被揍了(至少網吧里抓到之後,帶回家裡,一頓責罰是少不了。),但是,他為何能給他人點一個贊呢!

  • 其實原因只有兩個:

一是這個是別人家裡的兒子,你去打了,肯定不好;

二是,這個人說不定遊戲也打的好呢,畢竟在這裡打遊戲,自己不小心抓錯人了,打錯了……那挽救一番,肯定一下對方,至少對不會找自己麻煩吧?

……其實這是一種利益機制的表現,即這個人認為肯定他人,那麼,自己肯定減少麻煩。

但是可惜,這個父親此前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兒子的前途,由自己決定,如果自己不管,那這個兒子肯定發展不好。

而在他看來,這個「打遊戲」肯定是誤人子弟的行為,但當他跳出父親角色,看到其他人在那邊玩遊戲,想要化解尷尬,甚至接下來的爭端,怎麼辦?

唯有點贊!

實際上,同樣的方法可以用在教育上面。

對於自己的孩子,玩遊戲或者什麼,不要一味否定,你何妨像讚賞他人打遊戲一樣給予一個贊呢!

當然我們不是說,一定要支持兒子沉迷遊戲,而是說,要學習讚賞他人,學會支持和肯定他人!

一旦如此,如果你提出對方可能不太合適這麼做的想法,或許也會得到他人的諒解,那麼父子關係也可以得以緩和。

退一步說,父親覺得這個人和自己無關,不可以打。

但難道有關係的,就可以打了嗎?

反而越打,關係越遠,而傳統教育裡面認為「養不教,父之過」,對父親來說,直接開揍,大概是基本方程式……

但往往這樣,很容易產生孩子的逆反情緒,甚至認為家長不肯定自己,進而產生失望,放棄,絕望,等等情緒都有可能!

所以逆反行為,反而會導致孩子朝著理想的方式,越走越遠!

運氣好的,孩子逆反到了成功的道路,最終做出一番事業!

運氣不好的,通過一些非法行為獲得一些成就感和快感,最終入獄!

那麼父親如何防止兒子與自己愈走愈遠呢?

方法很簡單,要將兒子當成獨立的個體!

當他感覺到你支持他,那麼,他自然也感激,願意為一些事情去努力!

而對於遊戲等方面,你可以給他人點贊,為何不可以給他點贊呢!

說白了,父親覺得別人家的兒子反正不關自己的事情,打打遊戲而已,又能怎麼樣。
……就算出了什麼事情,也跟自己無關。

但如果是自己兒子,那麼他就不這麼想了。

其實現在有很多電競大神,對於農村出身的父親,也並不了解,而在遊戲這件事上的做法,父親直接就算抓兒子,方法也欠缺妥當。

如果父親真的想幫助兒子成才,那麼就需要了解兒子,幫助他朝著正方向上發展。

如果僅僅是娛樂而已,而兒子沒有一個正當工作,那麼可以鼓勵他朝著有前途的事情上去做,看看他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了解他的夢想,並且幫助他,孩子會很感恩;

如果是打算做職業……那麼也可以了解一下電競;

但一句話,必須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開打!

像看待他人一樣看待孩子,像對待他人的利益一樣不可侵犯,去尊重孩子,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才是正軌。

所以,人始終要尊重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如同尊重任何一個陌生人。

換句話說,你對陌生人都能持之以禮節,那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為什麼做不到這一切呢?

一句話,你覺得親近的人,利益侵犯了不要緊,恰恰這容易埋下最深的禍害!

具體參考:《鄭伯克段於鄢》。

(百度漢語。)

所以,我們既不要做鄭伯那個偏心的母親,也不要做鄭伯那個弟弟,更不要做一個愛鄭伯但強行要鄭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的人,否則,這個人也無法成為鄭伯。

愛一個人,應該學會尊重他的意願,成就他的夢想,尊重他,肯定他,幫助他圓滿人生,如此,這個人才會發自內心,尊重你,信任你,那麼很多事情,自然也水到渠成,夢想成真!

【對農村的父親來說,很有可能他也不了解電競大神,但他可以問一問,孩子的夢想,幫他參考一下,如何完成這些夢想,而不是看著孩子感覺上不爭氣,便開始直接開打。

事實上,隨著自媒體發展,孩子就算不打遊戲,而讀書成績也不好,但可以問問,他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讓他朝著正方向去發展,也只有違背了正方向發展的事情,你去提醒,才會有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uOJ4nIBfGB4SiUwsv4s.html



事實與人生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