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說睡不著,父母卻不當回事,直到老師叫家長,寶媽才知錯了

2020-03-11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孩子,善良又單純,一個擁抱,一次陪伴,甚至一顆糖,就能夠讓他們開心一整天,十分容易滿足。同時她們也是敏感又脆弱,哪怕你的一次小忽略,一個小指責,很有可能也會讓孩子久久放在心裡,不能釋懷,產生悲傷的情緒,甚至開始自我否定。

孩子總說睡不著,父母卻不當回事,直到老師叫家長,寶媽才知錯了

「媽媽,你還沒給我講睡前故事呢,我睡不著?」女兒又給自己找活乾了,自從生了小寶之後,這閨女就沒有一天讓自己省心過。看小寶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沒有想到六歲的閨女,每天還要求自己講睡前故事,實在是不讓人省心。

一開始的時候,聽到閨女這話,還會十分好脾氣地哄一哄:「寶寶乖,媽媽沒空講故事,你自己去乖乖的睡覺,弟弟哭了,媽媽先去哄哄」。每當女兒聽到這句話,便也就真的乖乖的不說話了,默不作聲地走到自己的房間,關燈睡覺。

可第二天晚上,又開始重複性的讓母親講睡前故事。久而久之,劉女士也是變得不耐煩了,「煩不煩呀?這麼大的人了,每天還要講睡前故事。不知道體貼媽媽的辛苦嗎?你弟弟才這麼小,需要人照顧,你懂懂事行嗎?」看著女兒失望的眼神,劉女士也是直接生氣的回了房間。

直到有一天,佳佳的班主任叫劉女士去學校,跟劉女士反映說:「佳佳媽媽,你女兒好像有點輕度的抑鬱。她每天都精神不振,以前學習成績還不錯,現在上課就犯困,成績已是倒數一二了,是不是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聽了老師的話,劉女士很迷惑,怎麼也想不通。

望教室里安安靜靜的女兒,眼睛周圍是濃濃黑眼圈,身形也瘦小了很多,以前那麼愛動的一個孩子,現在確如此的孤僻,顯得跟同學格格不入。一時間,劉女士才發現,自己忽略了這個女兒好久了,內心非常自責內疚,也明白自己傷了孩子的心。

為何有的家庭子女親密無間,而有的卻心生嫌隙?跟父母大有關係

1.一碗水端平,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原則

偏心是教育孩子最大的禁忌,不僅影響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也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不管偏哪方,對孩子都是不平的,而且也教育不好任何一個孩子。

所以生了二胎了家庭,父母都應該一碗水端平,這也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原則。孩子心思單純,也非常受父母的教育,但孩子的心靈也是敏感脆弱,他們都想得到父母的更多關注。所以不要讓某個孩子感受到冷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

2. 有了二寶過後,更應該多多關注大寶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了二寶過後,肯定會難免忽略大寶。平時陪伴的時間變少,甚至就連說話的機會都變得很少,如此一來,很容易讓大孩子的內心產生失望和落差感。

所以平時多關注大寶一些,多多了解孩子的心理訴求,讓孩子感受到心理平衡。孩子很聽父母的話,但前提要讓他感覺你的愛。所以在有了二寶後,也不要忽略大寶,不能讓他們感受到心理落差,影響孩子心情和健康成長。

3. 讓兩個孩子互動起來,增加兩個孩子的感情

二胎出生後,很多家長很怕,大寶弄傷小寶。但其實大可不必,他們對弟弟或妹妹,都會有種天然的使命感。將小寶交給大寶帶,他們都會帶得很好,也會教小寶玩,甚至比父母照看得更好。因為他們帶著小寶一起做遊戲,教他玩玩具,反而有利於小寶的智力開發,也能增加兩個孩子的手足情。

事在人為,為什麼有些家庭,兩個孩子的關係這麼好?我們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一定要從改變自己的做法開始。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夠遵循以上四點,正確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也祝願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幸福和諧,每個孩子都能夠優秀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uNCdHEBiuFnsJQV4Z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