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天團」的家世背景曝光,原來這才是他們牛逼的真相

2021-04-04     小樹苗兒童教育

原標題:中國「頂級天團」的家世背景曝光,原來這才是他們牛逼的真相

作者|桌子先生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1968年的冬天,上海浦江電錶廠進來了一個小小的學徒工。

這個學徒工,下班後沒事做就喜歡看英語書、看英語碟片,自學英語。

而其他的小工呢,沒事就聚在一起抽煙打牌踢球,還喜歡嘲笑這個學徒工讀英語有什麼用,一個電錶工人能夠用得到英語麼?

後來電錶廠陸陸續續來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廠沒一個人看得懂,就只有這個學徒工看得懂,他一下子就得到了領導重視,領導外出有事經常帶著他。

這個事情引起了廠里的轟動,所有人都對這個小工刮目相看,但是呢,覺得他厲害是厲害,可是一點用都沒有,因為他的工資沒有漲,地位沒有變,還是一個小小的學徒工。

於是,人們依然嘲笑他,只是多了一個詞彙,「懂英語的小工」。

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政府有個機關缺翻譯,聽說上海電錶廠有個年輕人懂英語,於是就把他借走了,這一走他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那些嘲笑他的人,後來就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他了。

上海電錶廠的工人每次談起這個小工都會唏噓不已,說他的名字有一個字特別難寫,很多人至今都不會寫。

這個小工的名字,就叫楊潔篪,是我國曾經的外長,現在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鄧小平會見老布希那一年,就是他擔任現場翻譯。

而前段時間,他就是那個和美國談判的時候,憤怒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從而獲得全中國怒贊的人。

1970 年的春天,她出生在江蘇淮陰縣城的一個家庭,從小到大,她總是一頭短髮,文文靜靜,很靦腆。

讀書的時候,她的學習成績不錯,熱衷於學生活動,組織能力很強,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還是年級的學生會主席。

雖然她外表文靜,但是她骨子裡面憋著一股韌勁,當時的淮陰縣只是一個很小很破舊的縣城,她的願望就是發奮讀書走出這個小地方,當時她就有很遠大的志向。

那一年高考,她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英語系。

那一刻,她的命運開始轉折。

但是,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她感到有點格格不入,她只是「小鎮作題家」,儘管高中時英語成績不錯,但大學牛人太多,而且她的英語口語有濃重的口音,她開始感到自卑,不敢開口。

為了迎頭趕上同學,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專業課和學習英語口語上面,大家看到她,經常都是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起早貪黑地學習。

一年以後,她已經能夠熟練運用標準的倫敦腔,跟外教和同學,她都可以極其流利地對話,談笑風生。

但,她的目標並沒有就此為止,她拚命地擴充各種知識,培養自己的獨特觀點和看事情的角度,把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四年本科生活中,她是宿舍里唯一一個沒談戀愛的女孩。

大學畢業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被外交部錄取,她是當年招錄的應屆畢業生中,唯一的一個女大學生。

進入外交部後,她從最基層的工作干起,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不斷擴寬自己的見識眼界、提升自己的能力,經過近20年的蟄伏,她終於在各種重要的場合嶄露頭角。

她的名字就叫華春瑩。

她是中國外交部新聞司首位女司長,中國外交部第27位發言人,中國外交史上第 5 位女性發言人。

他出生於1953年,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中學畢業後因為沒有辦法攻讀更高的學業,他選擇去東北建設兵團當兵,成了一名通訊員。

當兵有多辛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每天要鍛鍊,還要收發文件,跑這跑那,各種事情,極其辛苦。

晚上的時候,大家要麼參加文娛活動去了,要麼去休息去了,可是他卻總是不合群,一股腦坐在煤油燈下學日語,閱讀國內外重要的名著和文獻。

那個時候好多人不喜歡他,覺得他不合群,甚至有領導找他談話,但是他依然選擇獨來獨往。

他的戰友說:「我有點好奇,因為除了本職工作,只要有空,他就拿本書看。我問他:你這是學什麼呢?他說學日語。當時我心想:學這個有什麼用呢?後來我就明白了,學這個用處大了。」

在這裡,他度過了八年的青春時光,也增長了很多知識。

後來國家恢復高考,他在1977年參加高考,以優異成績成功入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

這一年,他已經25歲,而當時外語學院招生對考生年齡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過25歲,差一點他就與自己的夢想失之交臂。

進入大學後,他就有了更多的時間看書學習了,對文學和歷史的造詣提高了很多,他的成績一直都是拔尖的那種。

畢業的時候,光是畢業論文,他就交了兩篇,一篇是拿日語和中國朦朧詩做比較,一篇是拿中國歷史和日本歷史做比較,同班同學回憶稱:「答辯老師都沒辦法對他的這兩篇文章進行評判」,他的水平真的很高。

參加工作之後,他獲得了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然後他又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他從科員到副部長,只用了19年的時間,所經歷的每個職位幾乎都創下了「外交部該職位最年輕的紀錄」。

寫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他的名字了,他的名字就叫王毅,我國外交部部長。

他是那種不怒而威的人,即使他站在那裡不說話,僅僅只是通過圖片,你也能感受到他的氣質和威嚴。

以上三人,就是我國外交天團裡面的代表人物和風雲人物。

他們是偶像與實力並存的頂級組合,在網上斬獲了無數粉絲,並且在世界級的舞台上「C位出道」。

為什麼我要寫這3個人的故事?

我就是想和大家聊一聊他們身上的共性。

1、相信讀書的力量

楊潔篪從上海電錶廠工人逆襲成為我國外長、外事辦主任,華春瑩從一個小鎮姑娘,變成我國外交部司長,新聞發言人,王毅從一名戰士,成為我國外交部部長。

他們都是來自於普通家庭,並沒有顯赫的家世和背景,但是他們拚命學習,不斷汲取養分,緊緊抓住手中唯一的稻草,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實現了人生的逆風翻盤。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外交部的很多人都是這樣。

趙立堅,我國現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第31任發言人。

他出生在河北唐山灤南縣姚王莊鎮的一個普通工薪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外交學院,他通曉多個國家的語言,深諳政治與經濟文化,擁有大量基層工作的經驗。

汪文斌,現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去年成為我國第32任發言人。

他是安徽桐城人,戶籍是新渡鎮李沖組,他憑藉發奮學習和自強不息的努力,離開自己小地方,成功考上北京外交學院。

去年過年的時候,他用了11種語言祝大家新年快樂。

還有耿爽、陸慷等等。

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是這樣,並沒有顯赫家世,但憑藉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我們看到他們遊刃有餘,滿腹經綸,優雅得體地處理各種國際大事件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背後讀了多少書,學習了多少知識,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為什麼要特意去強調他們的家境和背景?

我就是想要讓大家看到讀書對一個人的塑造和對命運軌跡的改變。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讀書無用這句話。

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無用。

是你錯誤地把人生所有的失敗和不如意歸納成別人擁有更好的背景和條件,進而認為讀書無用,學習無用,無論如何努力都改變不了什麼,這才是最大的無知和愚蠢。

請相信讀書的力量,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它依舊是絕大部分人改變自己和實現人生跨越的唯一武器。

2、享受不合群

楊潔篪在別人都在玩鬧打牌並被嘲笑「電錶工人學英語有什麼用」的時候,他並沒有理會他們,而是繼續學習。

華春瑩在同寢室女孩都在談戀愛,擁有豐富業餘生活的時候,她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學習,成為那一屆唯一一個進入外交部的女孩。

王毅在所有人都怪他不合群,不喜歡他的時候,他一個人點著煤油燈,翻開各種名著和文獻資料.....

看見了嗎?

他們的人生蛻變和進階,都是從不合群開始的。

羊都是群居的,獅子才會獨來獨往。

如果你想要合群,那麼就會得到一個和大多數人一樣的人生,如果你變得不合群,那麼你的人生就會開始慢慢變得和別人不一樣。

3、真正的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螺旋上升和原地轉圈從外表上看,其實是一樣的,好像並沒有區別,一兩個月也區別不大,但是等你三五年之後再來看的時候,這將是質與量的區別。

其實讀書也是這樣,一兩個月並沒有區別,兩三年也區別不大,但是你把人生的縱軸拉長到十幾二十年來看,這將是天與地的區別。

楊潔篪用30年時間從電錶廠工人逆襲成為外交部長的時候,當年嘲笑他的那些工友在幹什麼?

華春瑩用20年時間從小鎮姑娘成為我國新聞司司長的時候,那些上學時期卻忙著談戀愛的同學們,有著什麼成就?

王毅從一名戰士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時候,那些罵他不合群的戰士,又去了哪裡?

真正的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在別人呆在舒適區原地轉圈的時候,他們用大量的時間去專注於一件事情,不追求單次的極致效果,而是追求單次動作最終累加出的精彩。

4、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很多人可能會說,是好的文憑,是亮眼的工作,是賺更多的錢,是的,這些都很重要。

但我覺得,讀書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認知,不固執,不無知,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有人曾經把我們知識比喻成一個圓圈,我們讀完小學是這樣的:

高中畢業時,了解了更多:

拿到本科學位後,有了自己的專業:

有了碩士學位對專業有了更深的鑽研:

而讀到博士學位的時候,你來到了知識的邊界,並且試圖推動它:

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你終於推動了那麼一小點:

可是就因為你推動的那一點點,讓整個人類歷史知識的圓圈變得不一樣了:

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因為有那麼多人一起在努力推動那麼多個一點點,我們的圓圈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知識的海洋那麼遼闊和豐富,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減少我們無知的區域,就是我們人生最大的樂趣。

但你知道,如果人不讀書,不學習會怎麼樣嗎?

可能他一輩子就像下面這張圖片一樣,一輩子活在自己的固執和偏見裡面,一直都不會走出來,他的知識面和人生的邊界,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歲的增加而發生任何改變。

兩種人,兩個不同的選擇,過得是不一樣的人生。

正如胡適先生所說: 怕什麼真理無窮,知識無涯,進一寸自有一寸的歡喜 。

很喜歡這樣一張圖,圖片的名字叫讀書的境界:

你人生的高度,就是你腳下書本的厚度。

你的看到的風景怎麼樣,你看問題的角度怎麼樣,取決於你腳下書本的厚度。

問:我們讀過的書大部分都忘記了,讀書還有什麼意義?

答:當我們還是個孩子時我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且被我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們的骨頭和肉。

讀。

限時名校百分卷1-6年級人教語、數(周考+月考+單元考+期中+期末)

限時15本自然拼讀小書

限時小學奧數7大知識體系思維導圖與33個奧數知識點匯總

限時135份自然拼讀詞彙練習作業紙,附帶答案!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fiZm3gB9wjdwRpvqC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