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慧在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致辭

2022-05-16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張曉慧在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致辭

2022年5月14日,以「動盪中的2022——全球與中國經濟及政策展望」為主題的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在線上舉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出席論壇並致辭。

張曉慧指出,時代呼喚新的宏觀經濟學理論,新的貨幣經濟學理論。從實際問題出發的理論創新和更好服務於實際政策的理論創新,是學院下一個十年應當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希望首席經濟學家論壇能就中國與世界的經濟、金融、科技趨勢、政策進行分析和展望,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和智慧成果。

圖為張曉慧

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致辭

(2022年5月14日)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 張曉慧

尊敬的王希勤校長、林毅夫院長、黃奇帆市長、達里歐先生,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經濟學家、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全體師生向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以及在線上觀看論壇直播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每年春夏之交在北京舉行,論壇聚焦全球視野、助推多維度交流、集聚國內外著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與領軍學者,政策、市場、學術三界同場共商,是中國與世界宏觀經濟政策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平台。首屆論壇於2019年在清華大學校園舉辦,2021年論壇在線舉辦、全網直播,實時觀看人數過千萬,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今年是第三屆,面對疫情反彈、俄烏衝突以及全球通脹高企等不確定因素,論壇選擇 「動盪中的2022——全球與中國經濟政策展望」作為今年的主題。今天的論壇,迎來了眾多研究中國與世界經濟金融政策最優秀的經濟學家,我和螢幕前的朋友們一樣,期待聆聽他們對於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深刻洞見。

今年也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成立十周年。五道口辦學至今已歷經四十一載。2012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與清華大學強強合作,在1981年於北京海淀五道口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的基礎上成立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十年前五道口金融學院成立之初,我們立下了「紮根中國大地,建設國際一流金融學院」 的冀望。雖然辦學成功與否並不以「論文」判高下,但國際一流的論文發表畢竟也是學院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截至2021年底,學院全職正教授在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的A+類論文人均超過7篇,領先於亞洲其他金融院系。學院自成立以來,在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或被接受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共311篇,數量和質量均處於較高水平。可以說,建院時希望能夠成為亞洲最好的金融學院這個目標已經初步實現。

最近這兩年,學院一直圍繞著如何繼續堅持理論和實踐創新,立足中國金融實踐,做好中國問題研究,與時俱進地發展和完善支撐和影響決策的經濟金融理論框架,大力提升通過金融研究服務國家重大決策的能力等問題在展開持續的討論。我們認為,理論研究必須從實際問題出發、從實際政策出發,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政策與學術相結合。五道口金融學院本身就是人民銀行與清華大學合作的產物,學院的前身就是人行研究生部。早在80年代研究生部建立之初,我們不僅邀請了全國最優秀的經濟金融學教授來傳授最經典和最前沿的經濟金融理論,也邀請了業界著名專家和政策研究人員來為我們的學生講解行業的最新發展和政策動向。可以說,無論是早期的人行研究生部還是現在的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從來都是一個開放的平台。一直以來,老師和同學們都是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的,大家圍繞中國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問題展開研究,努力探索中國經驗,力爭在經濟學、金融學領域有所突破。

從實際問題出發,必然要求理論上的突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等發達經濟體中央銀行推出了量化寬鬆等非常規貨幣政策,通過增加金融系統的流動性來支撐實體經濟的復甦。按照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說法,量化寬鬆等非常規貨幣政策打破了所有的經典貨幣經濟學理論。只不過我們看到的是,長期的超低利率並未能帶動長期生產率的提升,相反卻鼓勵了短期刺激、助長了資產泡沫。近年來新冠疫情的反覆來襲又使全球範圍內的產業鏈、供應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疊加俄烏衝突,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和利率則顯著加大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動盪,避險情緒高漲,全球經濟由此增添了許多新的不確定性。無論是貨幣經濟學理論還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矛盾,尤其是地緣政治衝突期間經濟金融制裁的濫用,令人不得不懷疑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是否還能繼續為全球提供公共產品?

疫情暴發以來,我國沒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採取貨幣政策結構性逆周期發力,信貸資金直達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定向精準支持製造業等重點領域,在貨幣總量基本匹配經濟需求的前提下,既激活了微觀主體活力,增強了總體創新能力,穩定了產業鏈、供應鏈,也穩住了宏觀經濟。但是,如何解釋在非常時期的當下結構性貨幣政策成為挑大樑的角色,恐怕是經典的貨幣經濟學所不能承受之重,迫切需要能在理論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代呼喚新的宏觀經濟學理論,新的貨幣經濟學理論。從實際問題出發的理論創新和更好服務於實際政策的理論創新,恐怕是五道口金融學院下一個十年應當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

今天我特別高興,看到有這麼多著名學者共聚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就中國與世界的經濟、金融、科技趨勢、政策進行分析和展望。這樣的學術探討,無疑對提升五道口金融學院的研究能力大有裨益。

最後,感謝各位嘉賓對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一如既往的支持,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來源:清華五道口

編輯:舟影

全球金融論壇

  • 周小川:關於數字貨幣的幾點問題及回應
  • 王希勤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張曉慧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廖岷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劉連舸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吳曉靈: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找准航向
  • 肖鋼: 推動基礎設施公募REITs健康發展
  • 廖理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
  • 朱民對話麥可·斯賓塞: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及挑戰
  • 周延禮:構建與老齡化趨勢相適應的養老金融體系,助力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
  • 陸磊:積極應對多種風險挑戰的中國金融政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f5ace2ffd16af75d8eb3532ed79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