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上海女商人資助窮青年,二十年後再重逢,驚呼:您是兵團司令

2023-01-07     一耿歷史

原標題:29年上海女商人資助窮青年,二十年後再重逢,驚呼:您是兵團司令

前言

1949年5月27日,經過16天的激戰上海市完全解放,當槍炮聲漸漸平息之時,上海的老百姓紛紛走上街頭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作為上海錦江飯店的創建者董竹君自然十分欣喜。

這時董竹君突然收到了原新四軍聯絡部長楊帆的請柬,邀請他在上海市華龍路的一間公寓與幾位多年未見的同志們相見。

董竹君在此次宴會中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有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原新四軍聯絡部長楊帆等幾位革命前輩,但唯獨有一個人身穿軍裝、身材魁梧的男子她不認識。

還未等董竹君說些什麼,那個軍裝男子就快步上前緊緊地握住她的手說道:「我是宋時輪,二十年前不是您,我就離不開上海!」

董竹君

董竹君的大腦一片空白,驚訝地說道:「您就是第九兵團的司令員宋時輪?我二十年前是做了什麼嗎?」

隨著宋時輪的將二十年前的事情講述出來,董竹君也陷入了回憶……

貧苦少女,嫁入豪門

1900年2月董竹君出生在上海市洋涇浜畔旁邊的一個貧民窟里,董竹君的父親叫董同慶是一個賣苦力的黃包車夫,沒有文化的他也不知道給女兒取什麼名字,只好給她取了個「阿暖」的小名。

而她的母親也是一個普通人,沒有文化的她只能跑到富商家中當保姆,以此來補貼家用。為了不讓董竹君和自己一樣吃虧受罪,董同慶和妻子省吃儉用了多年,才讓董竹君在六歲那年走進私塾讀書。

洋涇浜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正式成立,清帝溥儀正式退位,延續上百年的清政府宣告終結。就在這舉國歡慶之時,董竹君一家卻過得頗為艱難。

常年的辛苦勞作,終究還是讓他們家中的頂樑柱董同慶在一場傷寒中倒了下來,甚至多次出現了險情,差點重病身亡。為了延續丈夫的生命,董竹君的母親只能四處借錢,欠下了不少高利貸。

等到董同慶出院之時,他們家已經是債台高築,而且因為嚴重的後遺症,董同慶再也無法外出跑車,徹徹底底地喪失了勞動能力。

一年之後,董同慶迫於還債壓力,只能將自己的13歲的女兒賣入「長三堂子」做一個賣唱的「清倌人」。

「長三堂子」是舊上海有名的青樓,董竹君必須在這裡學藝、賣藝三年,為自己的父母抵債,但其中「賣藝不賣身」的條件便是夫妻二人最後的尊嚴與倔強。

董竹君得知此事後痛哭流涕,拉著母親的手說道:「阿媽!我不想離開你們,我也不想去那個鬼地方,求求你了!」

哪裡有母親想讓孩子去青樓的,但在現實面前她只能含淚說道:「我的娃娃,你看看咱家過的什麼日子,爸媽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能走這條路了,你到哪裡學三年戲就能回家了,你可千萬別怪媽媽阿!」

幾天之後董竹君來到「長三堂子」,老鴇給他取了個藝名叫做楊蘭春。因為董竹君樣貌俊美還讀過6年的私塾,一下子就成了青樓當中的紅人,一天常常要出場五十多次,甚至有不少有權有勢的客人對他垂涎三尺。

青年董竹君

老鴇看到眼前的真金白銀早就忘記了將「賣藝不賣身」的約定拋之腦後,甚至要求她做好「接客」的準備。

董竹君卻在老鴇的威逼利誘面前寧死不屈,常常以性命相威脅,這才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之身。但老鴇卻並不甘心,私底下開始謀划著各種陰謀。

就在這時一個叫夏之時的人向她伸出了援手。

青樓此地魚龍混雜,但並非都是好色之徒,在辛亥革命前後,董竹君經常能在此地看到一些革命黨人,憑藉此地的搜集情報或者掩護身份。

董竹君雖然淪落至此,但她並沒有就此淪落,反而對這些革命黨人心生憐憫,於是乎一個叫夏之時的人走進了她的世界。

夏之時曾經參與過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武昌起義時被選為四川省的副都督,受到萬人敬重,可惜的是,袁世凱在竊取革命果實之後,夏之時被迫從四川逃離,跑到上海躲避災禍。

當他在「長三堂子」遇見董竹君時便對他心生好感,並非常願意出錢為她贖身,可有志氣的董竹君並不願意當別人的小老婆,此事便一直耽擱了下來。

夏之時

後來夏之時的原配夫人閻氏給他留下了一個兒子後便撒手人寰,而袁世凱也在國內大肆搜捕革命黨人,甚至用三萬大洋懸賞夏之時的項上人頭,妻子的離世和事業的受挫讓夏之時更加渴望有人能撫平自己的創傷,於是他決定在逃亡日本之前,將自己的心意全部告訴董竹君。

看到夏之時遭此不幸,董竹君的內心又一次地軟了下來,不過她在答應夏之時前提出了三項要求:

「其一,我嫁給你時必須是正室;

其二,逃出青樓後,我要去日本讀書;

其三,我們成婚後,你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國家,家務則由我來處理。」

對於心愛之人的要求,夏之時全部一一答應。於是乎董竹君佯裝生病,將自己珍貴的首飾和旗袍留在房間之中,當作贖身費用,趁著「長三堂子」內的「龜公」不注意時,叫來一輛黃包車揚長而去,與夏之時一同跑到了日本團聚。

一個青樓女子搖身一變成為都督夫人,自然遭到了其他革命黨的反對,但夏之時卻頂住了壓力,在結婚之後與董竹君在日本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期。

兩人雖然恩愛,但董竹君的青樓經歷卻成為夏之時一家,永恆的心結……

龍潭虎穴,邂逅青年

董竹君嫁入夏家後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並且她上學讀書的願望也終於實現,可就在這段時間,她看清了丈夫的真實面目。

1915年12月袁世凱悍然「稱帝」,夏之時得知此事後欣喜若狂,連忙與革命同僚返回國內,繼續組織人員進行革命。

臨走之前,夏之時對著自己的妻子拿出了一支手槍,認真地說道:「我離開日本期間,你若是遇到危險就拿他防身,但你要是做出了對不起我的事情,也不用說些什麼,拿著槍自盡即可。」

此時的董竹君剛剛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見到丈夫對自己的懷疑,不禁地打了一個寒顫,但她只能點頭答應,含著淚將手槍收下。

董竹君在日本留學期間與大女兒國瓊

儘管如此,夏之時還是不放心董竹君的為人,返回國內之後,他又專門找到在上海讀書的四弟,明面上要求他與妻子一起讀書,暗地裡卻是讓四弟監視董竹君的一舉一動。

看到丈夫對自己戒備,董竹君一開始非常地忍讓,在日本學習期間,一心學習知識並無其他念頭,可夏之時還是有所擔憂,為了減少妻子外出,他居然花費重金,邀請日本老師來家中授課,讓董竹君減少外出。

1917年夏之時的父親病危,作為兒媳的董竹君不得不跟隨丈夫返回四川合江照顧親人。夏家是當地有名的地主家庭,封建思想早已在整個夏家根深蒂固,因為董竹君以往的出身,夏家人時常對他進行各種鄙夷。

夏之時和董竹君一家合影

董竹君的婆婆還對自己的兒子苦苦勸說道:「你是有身份的人,這個女人怎麼配得上你?你要和他在一起也行,不過只能當個姨太太,正室應該找個名門大家。」

好在夏之時並未忘記與妻子的約定,有些為難地說道:「這不太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實在不行就娶兩個老婆吧!」夏母依然如此勸說著自己的兒子,此時的夏之時也陷入了猶豫之中。

出身!出身!還是出身!難道你們夏家一直都這麼富有嗎?

得知此事的董竹君氣不打一處來,但她並沒有因此跑到丈夫面前大吵大鬧,她決定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讓夏家人對自己刮目相看。

在四川時的董竹君

之後的日子裡,董竹君白天料理家務招待親友,晚上讀書教子幫助管家算帳,睡覺之前還會在煤油燈下用鐵針縫補衣物,可他換來的卻是丈夫對自己的疏遠。

1919年夏之時被川軍總司令熊克武罷免軍職,這個曾經的革命鬥士卻突然變得頹廢貪婪起來,整日以賭錢吸煙為樂,對自己的妻子卻又打又罵。

看到丈夫日漸糜爛和國家的逐步破敗,董竹君決定走出家門,為祖國作出貢獻。

董竹君用自己的積蓄分別於1924年和1926年開辦了一家女子織襪廠和一家飛鷹黃包車公司,因為董竹君作為誠實,頗有商業頭腦,很快就實現盈利,受到了《重慶日報》《國民公報》的頭版報道。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跑到上海求官。在丈夫離開之後董竹君接觸到了很多共產主義思想,為了更好地了解共產主義知識,她在1929年將自己的公司賣掉,帶著自己的孩子們也來到了上海。

董竹君母女

可賣公司的舉動卻引來了夏之時的不滿,為了報復自己的妻子,夏之時將兒子帶回四川,將董竹君和五個女兒留在上海自生自滅。

為了生存,董竹君只能將自己所有的首飾賣掉,獨自一人開了一家小飯館生活著。儘管窮苦,但她依然保持著善良和樂觀,好心的她在店裡立下了規矩:

「凡是前來喝水的窮人、蘇北老鄉、黃包車夫一律不收任何費用,並提供桌椅以供休息。」

大量的黃包車夫對董竹君的行為十分地感激,凡是搭載客人時便會向他們推薦這家餐館,希望他們幫忙照顧,看到從小餐館出來的食客也會少收銀兩,以此報答董竹君。

民國時期的黃包車夫

隨著黃包車夫們的大力宣傳,董竹君飯店的生意越來越好,並在此時認識了一個叫鄭德音的共產黨員。原本想要入黨的她卻因為上海黨支部遭到打擊的緣故未能如願,而鄭德音告知董竹君「找李同志聯繫」後就再也沒有見過。

這個李同志究竟是誰?

1929年夏末,董竹君正在積極尋找「李同志」時,一個身穿灰色長衫的年輕人走到店中,並對夥計說道:「我是李棠萼哥哥的朋友,找你們老闆是重要事件!」

董竹君在四川時,李棠萼曾向她講述過共產主義思想,得知此事後,認為這個年輕人可能是所謂的「李同志」便吩咐夥計將她帶到21號房間。

那個年輕人見到董竹君後仔細地觀察了四周,在確認無人的時候,才從懷中掏出了一份信件遞給了董竹君。

董竹君照片

董竹君打開信封后,一眼就認出了這是李棠萼的筆跡,並在信中看到一句:「請對這個年輕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董竹君當即笑了一聲,詢問道:「請問您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需要我怎麼幫你?」

那個年輕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慚愧地說道:「我有要事前往湖南,但是錢包丟了,李棠萼先生要我去找您求援。」

「你稍等片刻。」說完董竹君便急急忙忙地跑到辦公室當中,將自己所剩不多的錢款拿了出來,親手交到了年輕人的手中,並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我很願意幫你。」

年輕人感激地看了董竹君一眼,搖了搖頭說道:「沒有了,太感謝您了。」

董竹君見狀由衷地說道:「那就祝您順利!」年輕人點了點頭便轉身離開了。

然而讓董竹君沒有想到的是,二十年後他們依然會重聚,並得知這個年輕人的真實身份——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

聞名上海,好友重聚

在送別完年輕人之後,董竹君便用自己開飯館的錢開辦了群益紗管廠,其規模遠超她四川創辦的富祥織襪廠。但可惜的是,因為日軍發動了「一二八」事變,群益紗管廠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更為可惡的是,董竹君正要重建工廠時受到了國民黨的迫害,被人抓到監獄。當她被朋友保釋出來時,她的母親卻因擔驚受怕而不幸去世。

董竹君父母離開夏家時攝

走投無路之際,一個叫李嵩高的人借給了她兩千元錢,幫他度過危機。

1935年3月15日,董竹君在上海大世界附近的華路臬路包下了一棟小樓,並取名為「錦江小餐」,得益於董竹君的傳奇經歷,上海灘諸多大人物親自捧場,其飯店規模也越來越大,並改名為「錦江川菜館」。

正當一切步入正軌之時,日本人卻打入了上海,並強迫董竹君當賣國的漢奸,寧死不屈的董竹君只能帶著自己的五個女兒來到菲律賓避難,直到1945年才回到祖國的懷抱。

回國之後的董竹君立刻接手了自己創辦的錦江川菜館,並用自己賺來的錢投資到印刷行業,秘密地刊印革命文件。

1935年的董竹君與錦江川菜館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後,作為著名女商人的董竹君與夏之時正式離婚。

因為董竹君在抗日時期向新四軍捐贈過大量的抗戰物資,作為原新四軍聯絡部長楊帆立即與董竹君進行了聯繫,感謝她多年以來的幫助。

在楊帆的邀請下,董竹君來到了上海市華龍路的一間公寓與幾位多年未見的同志們相見,這時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的司令員宋時輪走到她的面前,緊緊地握住了她的手,對他說道:

「董先生(尊稱,不分男女)我是宋時輪,您還記得20年前的事情嗎?您可對我提供過巨大的幫助啊!二十年前不是您,我就離不開上海!」

董竹君的大腦一片空白,驚訝地說道:「您就是第九兵團的司令員宋時輪?我二十年前是做了什麼嗎?」

隨著宋時輪的講述,董竹君這才知道,當初來董竹君飯店求助的年輕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宋時輪。

宋時輪

原來1929年宋時輪出獄後來到上海尋找黨組織,正當他要回到湖南組建游擊隊時,自己的錢包卻被偷了,走投無路之際,他跑到了「獄友」李棠萼面前,希望他幫助自己。

可李棠萼也是剛剛出獄,手裡也沒有什麼錢,離開之時,他便給了宋時輪一封求助信,讓他找開飯店的董竹君幫忙。

從飯店拿到董竹君的資助後,宋時輪來到了湖南等地組建了游擊隊,這才將紅色的風暴席捲到祖國的南方。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後,董竹君非常地驚訝,他沒想到連自己都快忘記的小事,卻被一個軍團司令記到了今天。

這次見面之後,宋時輪又來到了錦江川菜館找到董竹君,並將一把日本指揮刀當作謝禮送到了董竹君的面前。

董竹君與子女

1951年3月,當時的上海缺少一個招待外賓的住所,因為董竹君的錦江川菜館享譽世界,上海政府希望董竹君能提供一些便利。

董竹君得知消息後直接就同意了此事,並將估值15萬美元的錦江飯店以3億元舊幣(3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上海政府。

1991年,宋時輪將軍逝世,得知消息的董竹君泣不成聲,並親筆寫下悼詩以此紀念:

「六十年前滬識荊,微薄奉贈奔前程。戎馬一生功卓絕,將勇風範啟後生。」

六年之後,董竹君女士也與世長辭,從舉步維艱的「清倌人」到人人敬仰的女英雄,董竹君的傳奇人生就此畫上了句號。

臨終之際,董竹君這般總結自己的一生:「不因懷疑而改變信念,不因曲解而改變初衷,不因年齡而放慢腳步!」

董竹君晚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ef0dd0d9044ef497e2f1ce5f3c45b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