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風一吹就繁殖了,人辛辛苦苦一年最多只能生一個孩子。dg,本來已經放下的,又要轉身看,放得下自己,放不下孩子。又要做人。人還是挺美麗的,那樣晶瑩的質感。跑來跑去飄動的頭髮,突然嘴一撇滾滾落下來的淚珠。這麼脆弱,美好,一下子就使人生充滿了意義,就覺得死也不能解脫,特別特別絕望。」
「惡棍」王朔在《致女兒書》里這麼描述成為爸爸的感受。
探討「父親節」這事時,編輯部最初對外發出邀約,希望大家一起聊聊「什麼書和電影讓你成為更好的爸爸」。
微博大V @地下天鵝絨 推薦了《海邊的曼徹斯特》,他說這不是關於「一對父子」的電影,但兩位角色的確又分別是一個被大火燒光了人生的父親,和一個突然被現實擊潰的兒子。
「我有父親,也有孩子,有時候回憶我們之間不愉快經歷,那些沮喪和失落其實大都來源於渴望對方和自己更完美一點。」
從「抄表工」變成攝影師的劉濤則提起,他和女兒一起看了很多部邵氏武俠電影,既有張徹、倪匡導演的,也有狄龍、姜大衛、付聲、劉家出演的。他希望讓女兒看曾經電影里的演員,隨著時間、命運、遭遇後的現在模樣,最終「會有時間的觀念」。
而更有趣的部分是,「女兒和班裡同學發生不快,回來課本上好多頁上被寫了「SB」 。後來同學有道歉,我和女兒心有靈犀……邵氏(的標誌)。」
聯邦走馬創始人惡鳥乾脆提供了一份「聰明的小壞蛋」書單。據他的說法,「跳耳朵日益增加的閱讀量及碾壓我的閱讀速度,不出兩年,估計會超過我的知識量,現在書架已經被他的藏書快速侵蝕。於是順帶整理書架之時,把跳耳朵幼兒園到一年級的書目記錄下來,僅記錄精選好書」。
從 2018 年開始記錄整理的書單,已成為五年級跳爺和一年級A仔的共同所有,選書標準是 激發求知,內容有趣和具備審美,「A仔基本看哥哥留下的書」。
惡棍機車的製造者,此刻自稱是一個「想從跳爺和 A 仔身上找回自己的爸爸」。
也許,根本沒有什麼書「能成為更好的爸爸」,只有和孩子共同閱讀重新成長的爸爸。
01
給年輕科學家的信
[美] 愛德華·威爾遜 著
王惟芬 譯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集團
2019-9
給跳買了威爾遜《給年輕科學家的信》,先有熱情,再談訓練,在科學領域只有原創才算數,但數學不用太擔心,而科學的原型精神很重要,青少年時期就要培養好,一蠻荒探險(冒險),二尋找聖杯(好奇),三對抗邪惡(正義)。這也是我給跳耳朵的建議。
02
夏天守則
[澳] 陳志勇 著
常立譯
蒲蒲蘭繪本館| 連環畫出版社
2018-3
給跳耳朵買了本陳志勇的《夏天守則》,畫風漂亮,想像力和視角特別迷人。
選繪本,一看畫風(視角,色彩,線條形狀),二看內容是否經典(故事)或權威(知識)或創意有想像力,三看裝幀設計。
03
日本精選科學繪本·萬物的秘密
[日]鐮田步等著
肖瀟 譯
100層童書館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10
這套買給跳耳朵的日本精選科學繪本很贊,尤其裡面「加古里子」的繪畫。科學和視覺敘事結合很好,適合知識的整體性表現,視覺記憶和想像。
04
大都會:
手繪地圖中的城市記憶與夢想
[美] 傑里米•布萊克 著
曹申堃 譯
漢唐陽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6-9
推薦一本跳耳朵的寶書,圖的解析度很高,色彩還原度也很高。講城市手繪地圖,其實也講了歷史,地理和文化變遷。
05
鯨之骨 :
穿越海陸與時空的尋鯨之旅
[美]尼克·彭森 著
曾千慧 譯
未讀·探索家 | 海峽書局
2022-5
跳爺的愛。作者分享了自己從南極到智利荒漠、巴拿馬的熱帶海岸,以及到冰島與阿拉斯加離岸海域的遊歷故事,刺激、有趣。你將「體驗」在小艇上為鯨打標記,在鯨屍中收集標本,在岩層里奮力挖掘化石……
06
紐約:超級城市如何運轉
[美] 凱特·阿歇爾 著
潘文捷 譯
新經典文化 | 南海出版公司
2018-4
太適合跳耳朵趣味,電力電站,監控網絡,港口運輸,供水系統,垃圾清運到地鐵交通無所不包,而且是真實運營的技術性解構。
07
關於《納尼亞傳奇》的那些事:
給孩子們的信
[英] C.S.路易斯 著
余沖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12
路易斯在宗教、文學、學術三方面都建樹非凡,為了啟蒙跳爺的文學。看路易斯和小朋友通信,才知道他寫納尼亞傳奇是飽含了啟示般力量和信念。
08
給孩子講昆蟲
[挪威] 安妮·斯韋德魯普-蒂格松 著
羅心宇 譯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2021-9
給 A 仔買的,在兒童世界,人要分好壞,蟲也要分益蟲害蟲,我說人不如分有愛還是無愛,好壞不是一個好分法,而蟲,比我們活得更久遠,我們人就沒資格評價它們。
09
我的情緒小怪獸
[西班牙]安娜·耶納斯 著
葉淑吟 譯
信誼圖畫書 | 明天出版社
2017-5
惡鳥「聰明的小壞蛋」部分書單
(向下滑動查看)
#情感啟蒙
1.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家庭三部曲 《我哥哥》《我爸爸》《我媽媽》
2.卡森·埃利斯《家》
3.莫˙威廉斯《小豬小象系列》
4.谷川俊太郎《朋友》
5.馬克斯·維爾修思《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系列
6.盧卡·托爾托利尼《童年的家》
7.丹尼·帕克《完美的一天》
8.安娜·耶納斯《我的情緒小怪獸》
#科普知識
1.約瑟夫·庫夫勒《池塘底下有什麼》
2.熱爾達·穆勒《大橡樹旁的一年》
3.蘿拉·M·舍費爾《橡果》
4.沃依切赫.格拉伊科夫斯基《蜜蜂》
5.熱爾達·穆雷《它們是怎麼長出來的》
6.DK圖解萬物大百科
7.DK萬物運轉的秘密
8.DK偉大的世界地圖
9.DK兒童人類歷史百科全書
10.DK兒童海洋百科全書
#探索及想像力
1.蘿拉·卡琳《創造自己的世界》
2.彼得·史比爾《奇想國大師名著:超級無聊的一天》
3.凱迪克大獎繪本三部曲《不可思議的旅程》
4.威爾·馬比特《我只會畫蟲子》
5.尼娜•蘭登《我們到了嗎?》
6.艾伯丁《135號列車》
7.陳志勇《夏日守則》
8.丹尼爾沙勞《企鵝大酒店》
9.凱薩琳·比戴《迷路的森林》
10.巴巴爸爸(全10冊)
#故事
1.喬瓦尼·曼納《瓦爾登湖》
2.西爾維娜·多尼奧《我想吃一個小孩》
3.霍林·克蘭西·霍林《划槳入海》
4.秦好史郎《夏日的一天》
5.間瀨直方《全景式圖畫書•開車出發系列》
6.安妮•拉瓦爾《故事盒子》
7.駒谷貫《橡子,橡子!》
8.莫澤爾《大象小不點》
9.宮西達也《小卡車系列》《恐龍系列》
10.中江嘉男《可愛的鼠小弟》22冊
- 今日話題 -
和爸爸聊會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