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再三堅定自己是中企的「立場」,美國「折扣」時代或將結束?

2019-07-30   易馳科技網

聯想之前所犯下的種種「過錯」真的是楊元慶所致嗎?對於這一問題,或許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說是。但如果去「深究」的話,或許我們一直都「錯怪」楊元慶了。

聯想之所以會「落魄」到這般地步,似乎並非楊元慶所致,畢竟楊元慶只是聯想的「繼承人」,聯想的一切「規章制度」與體系並非是由楊元慶定製的,而是自聯想這一企業正式創辦之後就「與生俱來」的。

如果說到這裡,大家還是依舊要去「怪罪」於楊元慶的話,那么小編只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是否是我們太過於「局限」了,只聽聞到了關於聯想的「負面」消息,卻未曾認可它的正面消息?

雖說楊元慶在「5G投票」一事上做出了一個對國人意願有所「違背」的「錯誤」決定,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堅定了聯想是一家美國企業的認知。但如果回頭去想一想的話,聯想投票給高通的行為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畢竟商場如戰場。

換言之,聯想與高通達成合作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證明我國的科技企業已得到了國外科技巨頭企業的充分認可,如果國外科技巨頭企業不認可聯想這一公司,不認可我國科技實力的話,高通又為何會與聯想達成合作協議呢?

再說了,在「華為事件」發生期間,聯想方面並沒有做「對不起」華為的事,如果聯想真的是一家美國企業的話,那麼它很有可能會像谷歌等公司一樣響應美國的號召,就此站在華為的對立面。但是,聯想並沒有這麼做。

說到這裡,或許大家又會問了:小編,聯想產品在美國的售價要比國內低又作何解釋?聯想國內產品價格為何位居全球第一?對於這一問題,小編想說的是,我國聯想產品的價格並非全球第一高,歐洲的價格要比我國更高。

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正如楊元慶之前所說的那樣,由於稅收問題所致。想必大家都知道,在稅收方面,一直都是歐洲>中國>美國的。同時我們也知道,聯想也是一家靠賺取利潤而維持發展的一家企業,雖說聯想國內產品的價格要高於美國,但基本利潤率是一樣的。

如果從這一角度去想的話,聯想國內外產品售價會有所差異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此,我們或許不能因產品售價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而去質疑聯想的「國籍」。

除此之外,聯想此前也因侵犯專利而被美方發起調查,可以說,聯想已不是第一次遇到美方的調查了,而是連續幾年都被美國發起過調查。但慶幸的是,聯想每次都能安然度過。但換言之,美方一旦將調查執行到底,那麼則可以判定聯想產品不能夠在美國售賣,從這一角度去看的話,或許可以完全證明聯想不是一家美國企業,如果聯想真的是一家美國企業的話,美國又為何會去對聯想發起調查呢?

對於聯想被美方調查一事,小編髮表一下個人觀點,如果聯想真的會因侵犯專利而被起訴的話,美國的「折扣」時代可能就會結束。要知道,一旦訴訟成立,聯想勢必要面臨著巨額專利費的「罰款」,到時候,聯想或許不再會「讓利」於美國,而可能會是想方設法的去將這一「罰款」給「賺」回來,既然想「賺」回來,聯想的辦法或許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美國產品的售價。因此對於聯想再三堅定自己是中企「立場」一事,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