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停更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昨天(4月24日),千萬粉絲UP主「木魚水心」回應停更傳言的動態直接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話題閱讀量超過2.5億次。
事情起因是不少網友發現「木魚水心」自4月5日發布最新一期視頻後再未更新,疑似停更。儘管「木魚水心」在回應中否認了停更傳言,表示在打磨新作品,但也指出了現下商業化的「艱難」:
「2023年到目前為止,四個多月沒有接到廣告,B站的創作激勵,還不夠付辦公室房租,現在基本是用愛發電。」
據了解,「木魚水心」是B站影視區頭部UP主,目前B站粉絲超過1023萬,發布內容中有450條視頻播放量超過百萬次。
他所遇到的問題並非個例。近期圍繞B站停更潮一系列的話題討論中,停更是否成「潮」尚未成定論,B站2022年Q3財報數據顯示,月均活躍UP主達到380萬,三五個停更也不稀奇。在所謂「停更潮」背後,核心討論的是UP主賺錢難這件事,具體表現在兩點:一是創作激勵腰斬,二是商業廣告減少。
與之相對應的,是B站最新一期財報中披露的數據:過去一年給UP主分了91億元,全年廣告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12%。
在廣告收入高於市場預期的B站上,為什麼會有不少UP主陷入有流量、沒廣告的窘境?「木魚水心」所提到的長視頻創作者商業化困難有破局之法嗎?
接不到廣告的千萬粉絲UP主,
只能「用愛發電」?
UP主的收入主要由4部分構成:平台激勵、廣告商單、直播、充電計劃,其中平台激勵和商單占大頭。
這也意味著,如「木魚水心」所提到的,不夠付房租的創作激勵,和幾個月沒有廣告,創作團隊可能會難以維繫生存。
創作激勵是B站從2018年上線的平台分成計劃,從播放量、點贊、投幣等多維度數據評估對UP主給予現金獎勵。2022年3月,B站對創作激勵機制進行了調整,一些UP主反映調整後收入幾乎被腰斬。
某5萬粉UP主向新榜編輯部透露,在調整前視頻達到百萬播放,激勵收入可以有2000元左右,如今大概是900元左右。
有UP主也曾在動態中分析,調整前一個10萬粉的創作者在保證每1-2日就高質量更新一次的狀態下,一個月的內容激勵收入能累計達到7500元左右,調整後大概減少50%-80%。
截圖來自B站某UP主動態
不過,某二次元UP主商務菜菜透露,被創作激勵機制調整影響的更多是中小UP主,頭部創作者大多和平台是有深度合作的,簽約方式也不一樣,「很多頂流UP主本來也不吃創作激勵」。
相比於創作激勵,廣告商單是頭部創作者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然而,不僅僅是「木魚水心」,影視區另一位254萬粉絲的頭部UP主「low君」也在4月的動態中提到「很久沒有商品方找我們打視頻廣了」。
是內容賽道的問題嗎?B站在財報中提到,過去一年用戶關注遊戲、數碼、美妝等領域,並展現出對汽車、家裝、家電等領域的消費需求,由此吸引了更多相關品牌主進行合作,而影視區並非一個對標垂直商品的賽道。
「半佛仙人」也在《一堆人喊B站斷更潮,我都傻了》一文中分析表示:「不是B站、是所有離甲方遠的領域的自媒體,都不好接廣告。」
他提到數碼領域可以每一期是廣告,汽車領域的廣告金額大,生活領域的甲方範圍廣,美妝領域的可以一條視頻接8個測評廣告,而有些領域確實不好接,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B站上。
與此同時,市場大環境集體降本增效,與自媒體行業的越發內卷,也為這些創作者的商業生態「雪上加霜」,甚至有UP主提到連時尚美妝區的接商單能力都大不如從前。
然而,同樣是沒有垂直商品對標的二次元和鬼畜賽道,商務菜菜卻表示上半年收入有所增加,「影視區UP還行吧,做二次元的還沒死呢,先別急」。
與其說是沒有廣告,有MCN從業者認為不少UP主面臨的是「沒有自己想接的廣告」:「如果只是要廣告,也有一堆促銷廣告可以接,但有要求的UP主會比較愛惜羽毛,這和自己的內容方向規劃有關係。」
品牌投放更注重性價比,
B站UP主該如何「恰飯」
從廣告市場和品牌營銷的角度來看,行業上游的變化正影響著下游博主們的生存空間。
據QuestMobile報告,2022年整體廣告市場首次出現9.4%的下滑,但網際網路廣告市場依舊增長了1.4%,突破6600億,同時,當前廣告營銷對於轉化要求更為緊迫,曝光和內容均聚焦於投放效率。
「現在品牌市場預算非常緊張,他們正在經歷一場集體的營銷降級。」
視頻博主「G僧東」曾從事廣告行業多年,最近他在視頻中提到,許多品牌的線下活動越做接地氣,越做越親民,從邀請頭部KOL助陣變成了邀請多位KOC,從買熱搜宣傳變成以小禮品換取UGC傳播。
簡單來說,品牌營銷不像以前那樣講究排場了,而是更注重性價比。
視頻評論中,有用戶表示自己是一家品牌公司的市場部總監,除了可以看出活動規模縮減之外,媒體投放也大幅萎縮,去年在眾多主流平台的媒體投放預算總計約5千萬,今年只有不到1千萬。
這說明廣告主花錢要真的花在刀刃上,投放KOL或KOC時往往對ROI有所要求,以期最大化營銷效果。
負責B站媒介業務的Ada告訴我們,美妝日化類客戶一般比較看重帶貨轉化,絕大部分的預算都花在抖音和小紅書,B站一般不會是他們的首選,因為同樣的預算在這些平台可以打出更大的聲量。
《2023年中國KOL營銷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2年,小紅書和抖音的訂單成交量領跑全平台,其中,美妝日化、母嬰育兒、食品飲料、汽車等典型行業品牌主均加碼在小紅書和抖音平台的投放,儼然成為品牌眼中的「黃金地段」。
某資深媒介Sunny表示,目前抖音、小紅書廣告投放市場整體沒有減少,只是今年Q1,的確客戶投放的熱度還不是很高。
相對其他平台來說,B站當初因為聚集了眾多年輕用戶而被認為商業化潛力巨大,但目前來看,UP主在廣告、帶貨方面的變現能力仍有待提高。此次所謂的「停更風波」也反映出大量的中小UP主,對於接不到廣告商單的焦慮情緒。
UP主或許能夠從這幾個要素來思考怎樣才能多多「恰飯」:帶貨轉化率,內容數據,報價,客戶匹配程度。
首先,受制於製作成本,以中長視頻為主的UP主報價普遍較高,難以與短視頻博主一概而論。客戶匹配程度則與UP主的「人設」和「內容調性」有關,比如鬼畜區能得到的商業合作機會就相對有限。
圖源B站花火平台
針對UP主內容合作選人困難、溝通成本大等問題,B站主站商業中心副總經理蘇馨在3月30日新榜大會上表示,B站將推出工業化的售賣方式「無憂計劃」,做標準的品牌植入、提升與UP主合作溝通商單的效率;另一方面,組合公私域流量工具保障合作效果。
同時,UP主在考慮與哪類客戶合作時,可以多關注平台的商業生態走向。
據B站官方數據,過去一年,汽車、母嬰、家裝家電內容的視頻播放次數增長,均超過100%。其中汽車區UP主的接單人數同比增長達118%。在2022年全年財報電話會上,B站COO李旎表示B站商業化希望擴大在電商、汽車、大快消等有大預算領域的廣告份額。
其次,關於帶貨轉化率的提升,有MCN機構提到,目前B站的視頻帶貨效率相對直播帶貨較高,直播帶貨還處於初級階段。對此,B站需要儘快完善社區中的商業基建,多跑出一些可複製的典型案例。
另外,更好的內容數據除了依靠UP主本身的內容質量,也需要B站進一步優化推薦算法和視頻衡量指標。之前有消息稱B站將取消前台顯示的播放量數據,改為「用戶消耗時長」以衡量視頻的傳播程度,此舉可幫助B站篩選出更優質的視頻。
說了這麼多,其實B站的「停更風波」、UP主收入問題能登上熱搜,這也側面證明了B站的大眾關注度很高,依然有討論的價值,至少不像某些平台停更了也無人問津。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