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兗州區顏店鎮秸稈綜合利用讓「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2024-06-17     海報新聞

秸稈打捆機在田間工作

大眾網記者 侯暢 通訊員 束婧冉 濟寧報道

「三夏」麥收忙,遍地鋪金黃。6月的顏店,微風吹過麥浪層層遞進,到處瀰漫著豐收的氣息。遠處機械轟鳴,熟透的麥子在機聲隆隆中脫粒歸倉,麥收戰鬥「號角」奏響了夏日「豐收曲」。

除了收割機在麥田裡作業外,隆隆作響的秸稈打捆機也格外搶眼。在李宮三村的麥田裡,一台台打捆機穿梭其中,秸稈被有序地粉碎、壓實、打捆,散落的秸稈不停地被機器「吃」進去,一個個草捆便被「吐」了出來,整齊「躺」在田間。卡車、農用車在鄉村小路上來回穿梭,將收集到的秸稈統一進行清運,原本被視作廢棄物的秸稈轉眼變成了寶貴的資源。

「秸稈離田有助於減少下茬作物的病蟲害,提高播種成苗率,不僅可以降低秸稈焚燒風險、保護生態環境,還能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增加農民種田收益。」顏店鎮副鎮長范田新介紹,「我們按照『農用優先、多元利用』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努力提高農民利用秸稈、抵制露天焚燒的意識,不斷提升秸稈綜合利用能力與水平。」

連日來,為有效推動實現秸稈多渠道利用,顏店鎮堅持分類做好秸稈回收工作。針對大田地的秸稈,積極聯繫蚌埠市益民農作物種植合作社,利用大型農作物秸稈打捆機,對大田地里的秸稈進行機械化打捆清運;對散落在「路邊、地邊、村邊」的麥秸、麥糠等雜物,按照「村收集、鎮清運」的方式,由各村組織動員各村村幹部、公益崗對散落秸稈進行收集「打堆」,對接嘉祥、汶上等周邊養殖專業戶前來清運,為他們提供信息、場地等力所能及的幫助。無法處理的部分,由鎮政府統一運送至北發合利(濟寧)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用於發電。「三夏」工作以來,顏店鎮累計清理秸稈2萬餘畝,打捆麥秸5000餘噸,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戶秸稈「處理難」的問題,還能為農民及時播種玉米、大豆等夏季作物提供有利條件,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互利「雙贏」。

秸稈打包「捆草成金」 ,生態離田「變廢為寶」。顏店鎮將持續引導推廣小麥秸稈打捆離田工作,搶抓有利時機、加大宣傳力度,有效提升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水平,讓「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d3790a4389d30d3aa7ae9d56af7dc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