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真是一檔神奇的節目。
自開播以來,就話題不斷,引起各種輿論熱搜。
這不,就連導演陳凱歌也難逃這個輿論漩渦,在前些時日的節目表現中頻頻翻車,被嘲上熱搜。
其中最引人熱議的,莫過於陳凱歌擠兌李成儒。
而這僅僅是因為,李成儒在節目中踩到了陳凱歌的痛處《無極》。
一、《無極》是陳凱歌逆鱗?
事情是這樣的。
在節目中,有一組演員表演了電影《無極》中的一個片段,主持人大鵬讓李成儒點評。
李成儒有啥說啥,直接就說:《無極》原片,不好意思,沒看過。
本來陳凱歌也只是笑了笑,並未有什麼表示。
誰知一向情商高的大鵬,這次卻有點一根筋,還直愣愣地問李成儒:為什麼沒看《無極》?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
《無極》是陳凱歌大導演光環加身後拿出的第一個大製作商業片,投資超過3.4億,演員陣容也非常強大。
陳凱歌對這部片子抱有極大的期望,別人說一句不好,立馬翻臉。
當年柳岩在發布會上問了一個常規的電影問題,大意是《無極》票房要是不如預期高,怎麼辦?
陳凱歌當場翻臉,說:「在我的電影上映前說這種話,是何居心?這就猶如我的孩子滿月,你來問我,他會不會夭折一樣!」
把柳岩嚇到連續做了一個月的噩夢,覺得自己得罪大導演了,天都塌下來了。
把《無極》比喻成自己的孩子,可見陳凱歌對《無極》的重視。
確實,當時的陳凱歌,靠著《霸王別姬》一舉成名,成為蜚聲中外的知名導演。
而對於投注了他大量心血的《無極》,他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卻沒想到,《無極》一經上映,就惡評如潮,豆瓣評分僅為5.4,公認的爛片。
最後陳凱歌把胡戈告上了法庭。
弄得腥風血雨的,陳凱歌也因此走下了神壇。
但陳凱歌不服,放話說:「十年之內你們看不懂《無極》,十年之後就明白了。」
但十五年過去了,《無極》仍被釘在爛片的恥辱柱上。
這次在節目中,李成儒的直言不諱,也是瞬間就引起了陳凱歌的反彈。
他不再像當年那樣怒懟柳岩,反而是陰陽怪氣、綿里藏針的懟了一通李成儒。
他說:「他是生活和沉浸在過去時代中間的,感受到過去時代夕陽的一位老藝人。」
話里話外,都在暗懟李成儒思想保守,跟不上時代發展。
在場的人也都是人精,馬上就意會到了陳凱歌的意思。
演員倪虹潔也說:「天哪,他好會懟呀。」
陳凱歌一番瘋狂輸出的暗懟,爽是爽了,卻再次把自己和《無極》送上了熱搜。
二、《霸王別姬》才是陳凱歌痛處
很多人都說:那麼多年過去了,《無極》還是陳凱歌的逆鱗,一提就炸。
也有人說:《無極》確實是爛,《霸王別姬》就是陳凱歌的巔峰了。
確實,《霸王別姬》當年一經播出,好評如潮,豆瓣評分高達9.6。
它代表了陳凱歌導演生涯的一個巔峰。
李成儒也在節目中說:自己看《霸王別姬》不下七八遍。
但遺憾的是,出道即巔峰,陳凱歌此後導演的作品,再無一部能超越《霸王別姬》的高度。
即便是前幾年相對出圈的《妖貓傳》,場景夢幻華麗,故事情節相對《霸王別姬》來說,仍是少了深度。
私以為,與其說《無極》是陳凱歌的逆鱗,不如說《霸王別姬》才是他的心病。
李成儒說自己沒有看過《無極》,覺得陳凱歌《霸王別姬》之後的作品,都流於形式。
陳凱歌雖然笑眯眯,但話里話外也已流露出不滿:
「這就開始給我定性了?」
表面上看是陳凱歌對李成儒的不滿,實際上卻是陳凱歌的強撐與虛張聲勢。
經歷過越巔峰的階段,就越是難以接受平庸的階段,尤其是自傲如陳凱歌。
他怕自己再也拍不出那麼好的作品,一邊心虛一邊強撐,所以一聽到質疑他其它作品的言辭,他就激動不已。
就是怕人說一句:江郎才盡,陳凱歌再也拍不出超過《霸王別姬》的作品。
所謂一得一失,這部電影奠定了陳凱歌導演的地位,卻也限制了他後來的導演生涯。
陳凱歌或許並不是因為李成儒提到《無極》而激動,而是因為李成儒無意中戳破了一個事實:陳凱歌之後的作品,都是形式大於內容,再也達不到《霸王別姬》的高標準。
出道即巔峰,有一部足以封神的作品,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幸運,也是榮耀。
但對於陳凱歌這種仍懷抱傲氣與藝術夢想的人來說,則是一種苦悶:怎麼就拍不出更好的作品了呢?
三、超越需要更清醒的認識
陳凱歌式的苦悶,在演藝圈,並不是個例。
不止導演,也有很多演員面臨這個問題。
嘻嘻哈哈的小燕子形象,也深入人心。
甚至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導演。
這就是超越的力量。
陳凱歌也一樣,他極力想要證明自己還能拍出更好的作品,超越前作。
這就難免陷入不容許別人質疑的誤區里。
但,超越與否不僅在於自我的認知,更在於大眾的評價。
一部作品既容得下掌聲,也該容得下批評。
單一的掌聲或許能帶來榮耀,卻並不能帶來導演對作品更全面清醒的認識。
想要超越與認同,導演們仍少不了去聽取市場的建議和反饋。
觀眾已經在爛片市場中學會了選擇,導演們更需要學會反思和成長。
但願面對下一次李成儒式的點評,陳凱歌導演也能更心平氣和地去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