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範大學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大思政課」格局 一所高校改造「低頭課」的生動實踐

2024-06-30     中國青年網

5月8日上午,山東師範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的一堂思政課正在進行中。教室門被悄悄推開,該校校領導一行進入課堂,坐在後排開始認真聽課,課後便悄然離開。

類似「推門聽課」這樣的情況對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部副部長吳春雷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一年下來,校領導至少要聽十幾次思政課」。

在這所高校,一場改造「低頭課」的生動實踐持續已久。一些傳統的思政課一度被稱為「低頭課」——課堂上,老師們在台上講課,但台下的學生低頭玩手機、看書甚至睡覺的現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在於課堂沉悶乏味、離學生太遠。

如今的山東師範大學,優秀的思政課教師不斷湧現,他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同時,該校依託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著力在學科支撐、師資建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出實招、下功夫、求實效,不斷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校領導帶頭「講」思政課

除了「聽」思政課外,這所大學的校領導還帶頭「講」思政課。

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馮繼康以「深學細悟習近平文化思想 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貢獻青春力量」為題,給馬克思主義學部300餘名學生講授思政課。

「希望你們能夠學好習近平文化思想,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課堂上,馮繼康說。不少學生看來,「這堂思政課真正講到了我們心裡,明確了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山東師範大學校長張建為地理與環境學院學生講授思政課;院級黨委班子成員給學生講「開學第一課」……從主席台到講台,從會議室到教室,「低頭課」變身思想政治教育的「金課堂」。

「為了實現校領導帶頭上好思政課制度化、常態化,學校已經把校領導講課直接安排到本科生的課表中。」該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於曉明介紹。

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山東師範大學一直在行動——校、院兩級領導和思政課教師深入座談,了解老、中、青不同思政課教師的思想動態,力求「對症下藥」解決問題;馬克思主義學部在青年教師的選拔選聘中,新入職教師都要求是中共黨員,為信仰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提供了思想指引,做到「政治強」。

以賽促教,打造過硬的思政課隊伍

學校近年來努力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正在形成,他們講授的思政課貼近學生實際、入腦入心,實效性和影響力強。

張偉麗就是這樣的年輕思政課教師代表之一。「我很慶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春天』中開啟職業生涯。」張偉麗說,自己的快速成長與學部對年輕教師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2019年入職後不久,張偉麗就參與了學部的「青藍工程」,得到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獲得者、馬克思主義學部教授呂松濤一對一的指導。「呂老師教會了我如何進行有溫度、有深度的教學設計,如何將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有機統一。」

備賽2022年度山東省高校思政課「萌新磨課總會」時,每準備好一個教學節段,張偉麗都會拿到自己的課堂上進行試講,真正觀察教學效果和學生們的反應。她還成立了「師生互助小組」,讓學生們也來出主意、想辦法,真正做到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最終獲得「萌新磨課總會」本科組特等獎。今年上半年又取得了山東省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的好成績。

數字思政帶動思政課堂「活起來」

「我想搞直播」「我想當老師」「我想為中國的教育事業作出點貢獻」……在大一新生上的《思想道德與法治》必修課上,學生們用手機寫下自己對「理想」的看法,一條條「彈幕」被投射到大螢幕上,課堂上陣陣歡聲笑語。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打開教材,來看看理想的定義是什麼吧!」任課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部劉園園話鋒一轉,讓青年的關注點走入今天的課堂。

如今山東師範大學的思政課上,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滿堂灌」,內容新穎、形式活潑的思政教學越來越多。

劉園園的手機上有「對分易」「智慧樹」「雨課堂」「超星」等眾多平台。博採眾長、各取所需,劉園園把「數字思政」加入課堂設計中,贏得學生們紛紛點贊,「原來思政課可以這樣上!」

「你心目中的『新時代』,是什麼樣的?大家一起畫出來吧!」劉園園在App上發布消息。在學生們的畫筆下,「新時代」是從「小雞」成長為「東方雄雞」的昂首挺胸,是從「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的鬱鬱蔥蔥,是從「溪流」匯聚為「汪洋大海」的波瀾起伏……

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課前學情分析、課上互動、課後評價,劉園園將抽象的思政課轉換為具象化的表達,為大一新生打好精神底色、夯實人生根基,讓思政課真正「解渴」。

據了解,該校從2015年開始推廣混合式教學,進行智慧化、數字化建設,單劉園園教授的思政課就有3000餘名學生聽過。

10年來,「數字思政」已經輻射全校10多萬人,全國40多所高校選用了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部的線上思政課程資源。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啟智潤心的教學氛圍正在形成。

四維協同,推動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首次刊印了200套,一下就被『搶』沒了。」吳春雷介紹,山東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依託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山東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中心(以下簡稱「指導中心」),學部專家和基礎教育一線教師反覆打磨,歷時5年多打造《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專題教學設計》,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法治意識和文化修養」5個方面的大中小學一體化學科核心素養,凝練形成15個教學專題。

「我們探索出『指導中心牽頭、學理研究支撐、聯合研訓驅動、優質資源共享』四維協同育人模式,在山東省教育廳指導下,統籌推進全省學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部部長王增福介紹。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導和栽培,基礎教育學段教師如何用好思政課的「鹽」,講出真理的「味」?

指導中心通過對山師附中、二附中、附小及濟南燕山學校等校的調研走訪,深入了解不同學段在思政課一體化發展中的困惑點與需求點,明晰跨學段合作的結合點,利用理論學科優勢和師範教育優勢,系統闡明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基本理論問題,為推進一體化建設提供學理依據。

「通過參與一體化教學設計的論證與編寫,我對大中小學如何銜接遞進、螺旋上升講好思政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山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的教師蓋瑩說。

如今,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部開展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已效果初現,教學改革成果「『協作貫通 銜接遞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機制探索與實踐」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追隨足跡上好「行走的思政課」

2023年,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的學生們有些忙碌:在黑龍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2級學生張芯萍走進伊春,在祖國林都見證「林區三問」的時代答卷;在內蒙古,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2021級學生張蓓寧帶領黃河行社會實踐隊,到巴彥淖爾體悟習近平總書記「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深厚情懷;在雲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21級學生趙芮組織美好生活實踐隊,赴昆明西南聯大舊址追尋崢嶸歲月間教育救國的時代強音……

馬克思主義學部團委書記李志亮介紹,學部團委在2023年度結合思政工作實際,組織開展了「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勇做新時代的先鋒」專題社會實踐活動,100餘支隊伍、500餘名學生分赴山東、浙江、湖南、貴州、新疆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理論宣講、調查研究、志願服務等系列活動。

「如何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立德樹人,在思政課中擦亮育人底色?」這是學部團委始終思考的問題。學部黨委書記顧大偉介紹,學部創新性地提出了「五步調研」模式,即「走」,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的視察路線和考察故地;「訪」,聽總書記考察時的親歷者、基層黨政機關工作者講當年事;「拍」,藉助新媒體記錄地區發展變化;「講」,把社會實踐調研和理論宣講結合起來,開展理論宣講和實踐感悟交流活動;「寫」,發揮學科優勢,撰寫調研報告,不斷深化實踐體悟。

「目前,已有10餘項成果在學科競賽中轉化為學術作品獲佳績。」顧大偉說。

今年4月11日,山東師範大學「金種子」課堂啟動暨首場金牌黨課展演在長清湖校區舉行。6名來自不同學院、不同領域的教師現場進行了精彩的首場金牌黨課展演,他們以親身經歷和實際感悟,深情講述了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深入宣講了黨的理論、黨的歷史和優秀黨員的光輝事跡,讓現場師生接受了一次觸及心靈的理想信念教育。

「金種子」課堂是該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精心打造的又一個黨建和思政工作品牌,核心理念是經過科學培土、精心育種、實踐育莖、磨鍊修枝、引領成材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全面把好價值認同的「思想關」、理論學習的「教育關」、黨性修養的「考察關」、服務師生的「實踐關」、輻射帶動的「示範關」,真正做一名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金種子」,為全面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基於課堂,用於實踐,思政課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潤物無聲中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馮繼康說,學校將堅守教育初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真正把青年學生培養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王志 董廣遠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c1faac1ffa3dc32f5210249ef15fa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