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內人頭攢動,漢威科技、西門子等知名企業齊聚於此,共同參與2022年世界傳感器大會。
不僅如此,此次大會的專家陣容也堪稱豪華,包括200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巴里·馬歇爾先生,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約瑟夫·王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先生,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候任主席拉曼先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福田敏男先生,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李正國先生等業內頂級知名人士。為什麼這個大會能讓來自全球各地的傳感器行業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匯聚在鄭州呢?
萬物互聯,傳感器是數據採集的源頭。作為信息技術的基礎核心元器件,同時也是信息採集的首要手段,傳感器核心技術、核心設備是構建新型製造體系的重中之重,更可以為數字經濟賦能。近年來,河南省高度重視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形成以鄭州智能傳感谷為核心的「一谷多園」發展格局,已集聚漢威科技等一批上市企業,並建立河南省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在這樣的優質氛圍下,世界傳感器大會應運而生,並落地鄭州,今年這個大會已經是第四屆了。
作為河南省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的發起單位之一,漢威科技已有24年的歷史,目前已成為國內氣體傳感器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成立之初,便將發展方向聚焦在傳感器領域,在國外廠商技術壟斷的情況下,沿著傳感器產業鏈走上了一條完全依靠自主創新和研發生產的道路。從核心的敏感材料做起,由早期的單一傳感產品拓展到催化燃燒、平面式半導體、電化學、紅外、雷射、MEMS氣體、壓力、流量、濕度、熱釋電、稱重、振動等多門類敏感元件,智能傳感器及傳感器行業應用系統解決方案實現多點開花,多項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並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全方位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漢威科技沿傳感器及其應用的產業鏈進行技術創新,組建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傳感器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了以漢威研究院為核心,涵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瀋陽的國內研發中心,積極建設英國、波蘭等海外研發中心在內的全球研發創新體系。在科技+資本的雙輪驅動下,如今的漢威科技已經由最初的傳感器零部件製造商,發展成為硬體、軟體、服務相結合的綜合解決方案及數據服務商,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應用於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展會期間還進行了二十多場行業頂級的主題研討,漢威科技集團董事長任紅軍將受邀發表題為《傳感器生態建設實踐》的主題演講。在大會現場接受央視採訪時,任紅軍董事長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他透露,漢威科技基於自主的「傳感器+監測終端+數據採集+空間信息技術+雲應用」技術,已經構建了相對完整的物聯網產業生態圈,未來會將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與應用行業高度融合,繼續助推傳統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