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杭州,跨越33年的三個亞運故事

2023-04-29     生態體育

原標題:從北京到杭州,跨越33年的三個亞運故事

杭州亞運會來了!

1990年9月22日,來自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下的亞運火種,歷時一個多月的傳遞,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在北京熊熊點燃。

2023年9月23日,亞運火種將移師錢塘江畔。繼北京、廣州之後,從第11屆到第19屆,杭州將成為中國第三座舉辦亞運會的城市。

為了迎接這一時刻,杭州亞運會面向全國開展的「亞運走十城」活動,此前已相繼走過上海、西安、天津、武漢、成都、廈門、南京、廣州、珠海等9站。4月27日,收官之站來到全球唯一「雙奧之城」——北京。

「亞運走十城」收官站來到北京

杭州亞運@ 「雙奧之城」,從北京亞運到杭州亞運,33年光陰荏苒,潮新聞記者採訪了3位親身經歷過1990北京亞運會、2008北京奧運會和2022北京冬奧會的北京市民,從他們的講述中,解碼這些體育盛會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1990年那會兒,周益華22歲。

那年8月,浙江紹興上虞學子周益華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來到國家旅遊局工作。北京亞運會開幕當天,參加工作才一個多月的他,和同事們一起,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觀看了這場舉世矚目的盛會,全場七萬多名中外觀眾,他是其中之一。

2023年4月,北京新工體回歸

「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國風采,展示了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面貌。我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能在北京亞運會開幕式現場觀看,那種心情不是以『激動』『興奮』能簡單形容。」採訪時,周益華告訴潮新聞記者。

「我至今清楚記得,那年的主火炬是由許海峰、張蓉芳和高敏同時點燃的。」他說,「為中國奪得第一枚奧運金牌的許海峰高擎亞運會火炬,在前女排隊員張蓉芳及跳水冠軍高敏的護衛下,跑入北京工人體育場時,我們激動地起立鼓掌,目睹他們繞場一周後點燃了亞運主火炬。」

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令他這個新北京人永遠銘記。

北京新工體

他記得,那時的北京城並不大。1986年,他從上虞來到北京讀書那一年,包括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員村在內的亞運會工程,在北京中軸線北端上百公頃的莊稼地里破土動工。

「北京還建了大量的立交橋和寬敞的馬路,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就在亞運會前,北四環大部分路段已經建成,比四環路全線貫通(2001年)提早了11年。」周益華說,「由此可見,全國人民和北京市對亞運會的期盼和重視。」

他仍然記得,為了迎接亞運會的到來,北京城裡那段時間的氛圍,「真的很熱烈!很青春!到處洋溢著催人奮進的節奏。」

「北京人向來好客,為了喜迎來自亞洲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北京街頭張燈結彩。特別是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門口插滿了一面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周益華說。

2023年4月,北京新工體回歸

他記得,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為中國的大熊貓,取名「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誼,盼望迎來優異成績。

「象徵著亞洲人民『團結、友誼、進步』的北京亞運會,規模空前,同在比賽中創出輝煌成績和新紀錄的體育健兒一起,被載入史冊。」周益華表示,當年他跟全國人民一樣,受到極大鼓舞。

「畢竟是競技體育,體現的是『更高、更快、更強』。對我們來說,體育給我們的感受就是要不畏艱難、奮力拚搏。人生只有在拼搏中,永不言棄,才能展現你的極限。做事和做人一樣,在挑戰中才能展現更多精彩。」他說,「我參加工作第二個月就經歷了這場盛會。自那以後,亞運會上運動員們展現的風采和頑強拼搏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前行,更好奉獻崗位,更好熱愛生活。」

「今年,第19屆亞運會即將在杭州舉行。這讓我想起了當年北京亞運會我看的一些賽事情況,歷歷在目。」周益華表示,「我的家鄉紹興作為杭州亞運會協辦城市,將承辦棒(壘)球、籃球、攀岩和排球等比賽項目,也搭建了展示自身文化特色的城市展台。到時,我要爭取回到家鄉去為健兒們吶喊助威。」

1990年那會兒,鍾紅燕12歲。

那年,她剛被招收進浙江桐鄉市少體校皮划艇隊;其後進省隊、國家隊。直到1998年曼谷亞運會,20歲的她迎來人生高光時刻——曼谷亞運會女子雙人皮艇500米冠軍。

鍾紅燕是我國著名的皮划艇運動員。浙江皮划艇運動從她和孟關良那一代開始崛起,中國皮划艇運動也是從他們那一代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著名皮划艇運動員鍾紅燕

身高1.75米的她,臥推重量能突破110公斤,引體向上能做60多個,被稱為女版「大力水手」。將近20年運動生涯中,她參加過兩屆奧運會、三屆亞運會、四屆全運會。1998年-2008年,是她的運動生涯黃金十年。十年間,她在皮艇項目上獲得的全運會、亞運會、世錦賽、世界盃冠軍獎盃拿到手軟。但縱觀她的獲獎履歷,亞運會在她人生中的重要性卻不言而喻。

她曾是亞運會上的明星級人物。之前從未在省里、全國拿過冠軍的她,卻一舉在曼谷亞運會上拿了冠軍,屬於出道即巔峰。

「亞運會是我的福地,1998年曼谷、2002年釜山、2006年多哈,三金兩銀的成績。」採訪時,鍾紅燕告訴潮新聞記者,「特別是在曼谷,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冠軍,我挺激動,特別激動!從那以後,我的自信慢慢就出來了——這對我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促使我去實現自我價值。」

其後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她勇奪兩金一銀:女子單人皮艇500米冠軍,雙人皮艇500米冠軍,四人皮艇500米亞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四,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五。兩屆奧運會,鍾紅燕都以極其微弱的差距,與獎牌擦肩而過。「我征戰過、奮鬥過,也努力過。此生,無憾了!」她說。

今年秋天的杭州亞運會,她將作為裁判執棒富陽區水上運動中心的靜水皮划艇項目。對此,她充滿期待:「我是浙江籍運動員出身,相信杭州亞運會一定又是很精彩的一屆。因為我相信我的家鄉在各方面都會表現得非常出色,盡現『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獨特韻味。」

鍾紅燕

專業運動員出身的她,看到如今中國同胞在賽場上的競技水平和團隊保障感慨不已。「不可同日而語!」鍾紅燕說,「競技體育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這些年,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科學訓練加上強大的團隊保障,中國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上升很快,不斷挑戰並突破極限,展現了中國人風采。科學訓練+團隊競爭+國際競爭+保障體系,才是競技體育的優勝之道。」

這一點,鍾紅燕在浙江省體育運動學校(浙江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前身)讀書時就有了深刻體會。那會兒她們用的教材,都是學校自己組織教師編寫的,把大學的課程知識都揉了進去。「比如解剖、生理、運動心理和營養這些知識,我都是在杭州學的。它雖然是個中專,但實際學的都是一些大學的課程,這讓我受益匪淺。」鍾紅燕說,「因為它不僅大大豐富了我軟性實力的這一塊,讓我懂得了科學訓練;還讓我認知到作為一個運動員,你應該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和控制什麼。這些,都是需要知識儲備的。」

2010年退役後,鍾紅燕去北京體育大學讀了博士。其後,她選擇去首都體育學院當了一名教師,主講「教練學」和「運動訓練學」這兩門課。「其實是從管理學和人文的角度,去研究如何推動體育運動事業發展。它結合了體育運動的各方面功能,讓我也慢慢認識到,體育除了競技功能之外,還有教育這項功能,可以更好推動全民健身。它可以讓人們直觀認識到,什麼叫失敗?什麼叫難受?什麼叫持之以恆?什麼叫死而後已?」

現在,作為全國青少年教練培訓講師班成員,她每年會去到很多地方給教練們講課,指導他們更好、更科學執教,讓更多人認識體育、感受體育。

「其實全民健身是和競技體育密切相關的。競技體育如果沒有群眾基礎,很難發展壯大;群眾體育你想開展得更好,沒有一定的投入,沒有開展競技,你就感受不到體育的魅力。」所以,鍾紅燕認為,開展全民健身,一定離不開競技。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更好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1990年那會兒,張文全4歲。

這個在胡同里長大的北京小伙,自2000年雪梨奧運會時開始收藏奧運吉祥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了遠近聞名的奧運收藏迷,人稱「奧運小王子」。

張文全手捧杭州亞運會吉祥物在鳥巢

張文全的家在北京西城區一個老胡同里。每次走進他家,潮新聞記者都覺得像是來到了「吉祥物世界」。大家盡可以想像:位於北京老胡同的一間平房裡,堆滿了各式各樣、不同年代的奧運會、亞運會吉祥物,你看到了會是什麼感覺?

這個世界裡,最醒目的是1.2米高的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一共7個,不同色彩。同樣醒目的,還有1.2米高的索契冬奧會吉祥物北極熊;80厘米高的倫敦奧運會吉祥物文洛克、巴黎奧運會吉祥物弗里吉。

張文全的部分藏品

從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吉祥物、也即夏季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官方吉祥物瓦爾迪開始,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文全收藏的奧運會吉祥物足足有1000多個。當然,他收藏最多的還是曾經爆火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各種版本的,加起來有500多個,實現了大家羨慕不已的「冰墩墩自由」。

今年,亞運會移師杭州舉辦,張文全自然不會錯過收藏杭州亞運會吉祥物的機會。「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我其實是從2021年開始收集的。從首發版套裝開始,加上杭州亞運會會刊,還有北京亞運會、廣州亞運會的各類周邊,目前已收集50多款。」張文全告訴潮新聞記者。

張文全收藏的杭州亞運會會刊

潮新聞記者在他家看到,他收藏的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吉祥物,既有虎年版本的琮琮、剩餘布料做的環保版本,還有卡通造型的玩偶……「這個方頭版的我挺喜歡。還有這個吉祥物音箱、手機支架、防蚊拍拍樂、眼罩,這些我都覺得挺實用、設計也挺有創意的。」張文全說,「吉祥物文創創意十足,這是杭州亞運會吉祥物的時代特色。」

這其中,一套7款的杭州亞運會盲盒隱藏款,讓他愛不釋手。「特別是這個夜光電競版的,我花了好多精力才找到,實在太喜歡它了!」他說。

部分藏品

對於曾經在北京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和2022年冬奧會,他還付諸實踐,積極報名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青年志願者,向世人展現北京志願者的風采。

因為這個愛好,他已名聲在外,成為宣傳各大賽事的民間使者。「我應邀參加了2022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張文全告訴潮新聞記者, 4月19日那天成都大運會官方特許零售北京鳥巢旗艦店正式開業,他也受邀前往助力了。

因為這個愛好,他還實現了朋友遍天下的願望。「我的部分藏品,還是朋友們找到後送過來的。」張文全說,「比如這套『杭州2022年亞運會亞殘運會二級標誌紀念章』,共7枚徽章,市場上非常難找。一個朋友特意送給我的,他知道我喜歡收藏,想豐富我的藏品。」

部分藏品

北京冬奧會期間,他和日本電視台記者「義墩墩」之間的互動,算是冰墩墩世界的一段佳話。「看到『義墩墩』盯著『冰墩墩』的痴迷樣兒,我深有同感。我先後送了他限量版的太空航天員版『冰墩墩』、冰墩墩冰球造型手辦、兔墩墩等。好東西只有和同樣愛好的人一起分享,才最有意義。」張文全說。

今年3月12日,他還收到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托馬斯·巴赫的回信。去年11月,張文全給巴赫寫了一封信,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冰墩墩的喜愛以及冰墩墩在中國民眾中的影響力,希望冰墩墩能再出新品,在2023年以後能夠繼續售賣。「沒想到巴赫主席給我回信了,他對我成為雙奧志願者進行了鼓勵。」張文全激動地告訴記者,「在信中,巴赫主席還用中文重申了他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說的話:志願者,謝謝你們!謝謝你們,中國朋友!」

張文全展示他的杭州亞運會藏品

就在上個月,張文全給巴赫主席寄去了第二封信。他告訴潮新聞記者:「信中,我熱忱邀請他前來觀看杭州亞運會。」

作為收藏行家,張文全會開啟他獨特的亞運會之旅嗎?

「杭州亞運會倒計時200天時,我去了一趟杭州。目前,已初步和杭州圖書館敲定,等到倒計時100天時,我要帶著自己的藏品去杭州辦個展覽。」他說,「這也算是我助力杭州亞運會的一種方式吧。」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bc38f1be50bf6c24d3d04e603f453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