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人民日報、潮新聞、錢江晚報、廣州日報、新浪微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這兩天,
一則關於
「老公胃癌晚期,
老婆該不該賣房治療」的話題
迅速登上熱搜
引起網友的廣泛討論
家屬或自己確診癌症去醫院治療時,
你最擔心和在意的是什麼?
在與醫生的溝通中,
你最糾結的是什麼?
最希望得到什麼建議?
實際上,
醫生和患者溝通時同樣會糾結。
確診癌症的他
決定親自與醫生溝通
最近,57歲的程先生(化名)找到記者,想講講自己的求醫經歷。
2021年年初,他時不時覺得乏力,最開始以為是沒休息好,在經過胃腸鏡檢查以及後續一系列檢查後,程先生確診殘胃低分化腺癌。
拿到結果時,程先生的老婆還想隱瞞,「我看她臉色不對,吞吞吐吐,旁邊的護工還開始安慰我,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
程先生當即就對家人說:是好是壞,都如實說。「我當時就說,如果是不好的結果,我也要參與進來,自己找醫生,自己和醫生商量方案。」
樂觀需要支撐
「我的樂觀來自醫生」
看到檢查報告上的結論時,程先生的確難以接受,但他也很快讓自己鎮定下來,考慮治療事項。他找了很多醫生,總感覺不順暢。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找到了浙江省腫瘤醫院胃外科副主任醫師余建法。
為患者成功做完手術的余建法 受訪者供圖
「醫生仔細看了我之前的各種檢查報告後說,再做一個增強CT就可以了。還詳細地說了,手術怎麼做、有什麼風險等。他告訴我說不要慌。」 醫生的態度讓程先生像吃了定心丸。
之後,程先生又接受了胃切除手術、化療治療。程先生的性格本就樂觀,確診胃癌後雖然情緒低落,但從未想過放棄,「我知道這個病會死,但沒想過自己會死,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想辦法。」
程先生也承認樂觀是需要有支撐的,「我的這些支撐就來自醫生,他的淡定、醫術、耐心,讓我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
做醫生的他
曾勸患者家屬「放棄」
有時候,作為醫生,余建法也會勸說患者家屬「放棄」。
一位40多歲的男患者因為胃癌晚期找到余建法醫師,「他的情況很不好,印戒細胞癌,非常晚期,腹腔轉移。」
夫妻倆很恩愛,老婆傾盡全力給他治療:開刀、免疫、靶向治療……傾全家所用,能用的治療手段都用了,但男患者術後一年還是出現了復發。
「他老婆很不甘心,說要把家裡的房子也賣了,繼續治療。」 余建法醫師看在眼裡,忍不住規勸她冷靜,「從現有的治療手段來說,他其實沒有機會了,這是醫學的局限性。」
他對患者家屬說:你已經盡力了,可以繼續治療下去,但最後的結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活著的人還得繼續生活,不要留下沉重的負擔,你們還有孩子,以後還要讀高中、考學,也為孩子考慮一下。」
作為一位醫生,進行這樣的勸解也不容易,余建法醫師不是沒有想過,會不會有家屬責怪和埋怨,「勸說放棄比勸說治療更難,確實是綜合評估後,沒有更好的治療辦法了,才會這麼說。從我的角度看,其實也是換位思考後,才這麼建議。」
醫生做法引發討論
網友紛紛表示理解
有網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也有網友表示
醫患之間必須加強溝通
醫生應該客觀、完整地告知診療方案
把決定權交到病患和家屬手中
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積極治療,永不放棄
是對生命的敬畏。
但有時出於無奈,只得放棄,
也是一種對於未來的理性選擇。
願所有人都如下面這位網友所說
遠離癌症
我們需要關注這些早期信號
癌症並不可怕,
關鍵在於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那麼,哪些人是患癌的高危人群?
身體的哪些信號要警惕?
如何做才能遠離癌症?
小編送您一份癌症預防手冊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談癌色變不可取,
科學防治是關鍵。
更多新聞資訊
關注浙江之聲視頻號 發現更多精彩視頻
浙江女子崩潰,發現時已是晚期!家屬:「我太后悔了…」
又要反轉!-5℃,就在這天!浙江下雪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