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鮮食玉米之都,為什麼是齊齊哈爾?

2023-01-09     35斗

原標題:中國鮮食玉米之都,為什麼是齊齊哈爾?

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作者胡小鳳。

鮮食玉米,無疑是2022年最出圈的農產品。

作為綠色有機食品的代表,鮮食玉米引領了健康生活的新風潮,並在各大直播間的熱度居高不下,成為大家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這也反映出,鮮食玉米產業正蓬勃發展。君智戰略諮詢數據顯示,2003年至2020年,我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從200萬畝增長到2000~2200萬畝,位列世界第一,消費體量600億穗,未來整體體量還將進一步增長,市場規模超700億。

產業發展勢頭正猛,誰能生產優質的鮮食玉米產品,建立消費者對品牌信任感,誰就能快速搶占鮮食玉米市場。

遼闊的東北松嫩平原、丹頂鶴的故鄉齊齊哈爾,再一次走在了前面。2023年1月7日,齊齊哈爾正式獲得中國鮮食玉米之都的稱號,該稱號由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予,齊齊哈爾鮮食玉米產業協會也正式成立,黑龍江北緯四十七綠色有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緯47°」)當選常務理事單位。

(授牌儀式)

北緯47°總裁牟曉華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鮮食玉米銷售額一路高歌猛進,北緯47°品牌占比達69%,作為常務理事單位,公司將制定行業標準,提升協會競爭力,夯實齊齊哈爾鮮食玉米之都的地位。

放眼全國,我國鮮食玉米種植區域分布在東北三省、京津冀、甘肅、江浙滬、雲貴川等地,但中國鮮食玉米之都,為什麼是齊齊哈爾?

一、農產品黃金種植帶,自然環境無可比擬

在火熱的農產品直播帶貨浪潮中,黑龍江產區的鮮食玉米備受消費者喜愛,是各大博主熱衷的單品。北緯47°品牌的鮮食玉米產地就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2022年連續2個月占領抖音玉米爆款榜排名第一、客單價排名第一,三大平台高端市場份額第一。

優質的農產品,離不開優質產區和優勢品種。北緯47°品牌的鮮食玉米能夠成功搶占消費者心智,離不開齊齊哈爾市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能夠種植出更優質的鮮食玉米。

齊齊哈爾位於地球上一條神奇的緯度線——北緯47度,是世界上公認的農產品黃金種植帶,貫穿了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北海道、美國威斯康星州、加拿大阿爾伯特等世界著名農作物產地。這裡還有「大自然的宮殿」阿爾卑斯山脈,有著世界上僅存的三大黑土帶之一——東北平原。

齊齊哈爾所處的松嫩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沖積而成,正是東北平原最大的組成部分,坐擁東北地區最肥沃的萬年黑土地。黑土有機質含量高,以「一兩黑土二兩油,插雙筷子也發芽」聞名。據了解,形成1厘米黑土地需要400年,歷經萬年積澱,齊齊哈爾黑土地核心地帶黑土厚度可達1米,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全國均值的2倍,是全球0.1%珍稀的不可再生資源,被譽為「熊貓土」,是真正的黑土糧倉。

齊齊哈爾還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扎龍濕地,這是亞洲面積最大的濕地,植被豐茂、水資源豐富,有著「地球之腎」的美譽,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丹頂鶴是候鳥的一種,對生存環境極盡挑剔,這也側面說明齊齊哈爾生態環境極為優質。

此外,齊齊哈爾降水適宜,日照充沛,冬夏溫差超過70度,年均日照超過2600小時,農作物可以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加之全年優質清新的空氣,純凈無污染嫩江水的灌溉,非常適合發展有機綠色食品,被中國國家地理認證為黃金種植帶。

以上,都為北緯47°品牌的鮮食玉米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讓鮮食玉米擁有獨特的營養價值。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按照國家標準方法,以北緯47°品牌的鮮食玉米為東北地區樣本,與其他地區產的鮮食玉米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功能成分和風味物質等進行測定、對比和分析,發現東北鮮食玉米相較北京、雲南、天津、山西等地,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含量平均都更高。其中北緯47°品牌的黑珍珠甜糯鮮玉米還含有維生素E、葉酸、花青素、原花青素和類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其膳食纖維高於普通玉米近2倍、高於米麵近3倍。

二、產業積澱深厚,重新定義鮮食玉米

擁有先天優勢的齊齊哈爾,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產業優勢,為發展以鮮食玉米為代表的綠色有機農業打牢了基礎。

齊齊哈爾在2002年獲得國家「中國綠色食品之都」稱號,也是當時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截至目前,齊齊哈爾綠色食品標誌產品認證數量463個,有14個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認證。年加工綠色食品200多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多億元,遠銷海內外,綠色食品成為了齊齊哈爾一張靚麗的名片。

大家耳熟能詳的齊齊哈爾區域品牌包括梅里斯洋蔥、依安大鵝、甘南向日葵瓜籽、克山土豆、泰來大米、龍江小米、克東腐乳、富裕老窖等,可以稱之為舌尖上的齊齊哈爾。

在鮮食玉米領域,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鮮食玉米相關企業238家,集中分布在北方區域,其中黑龍江現存57家,領跑全國。這些企業從產業鏈各環節賦能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放大齊齊哈爾鮮食玉米產業優勢,北緯47°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企業,2022年9月份在齊齊哈爾組織舉辦了中國首屆高端鮮食玉米產業峰會。

具體來看,北緯47°品牌從源頭種植、生產加工再到銷售等全產業鏈,重新定義鮮食玉米,將鮮食玉米產品水準提升至全新高度,助推齊齊哈爾鮮食玉米品牌發展。

為了讓食材更加鮮美,區別於傳統種植,北緯47°品牌鮮食玉米採取綠色種植方式,一年僅產一季,讓土地自然休眠,沉澱更多營養。種植過程中控施有機化肥,合理施用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天然殺蟲,確保食材天然純凈。

在生產管理上,北緯47°在整個有機產業中,開展全產業鏈有機閉環生產,打造全程標準化、機械化、數字化種植模式,達到品種、施肥、管理、回收、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六統一」,保障產品品質安全。

鮮食玉米相比普通玉米,採收後呼吸代謝更為旺盛,養分衰退迅速,想要完成從採摘到入庫的快速鎖鮮,進行長期貯藏或周年供應市場,對製作工藝水平要求極高。北緯47°的現代化玉米加工廠,先進的極速鎖鮮技術從採摘到鎖鮮不超過3小時,保持鮮嫩口感與更多營養物質,兼顧品質與時效。

更為重要的是,北緯47°品牌重新定義行業標準,是鮮食玉米產銷標準的發起者與制定者。公司標準化實驗室精準檢測產品糖度、微生物、微量元素等理化指標,上市前所有食材均通過147項國家農殘檢測、148項綠色認證、27項理化及感官指標評審,確保產品0農殘,天然非轉基因。

優質產區、優勢品種、精細的種植生產和運營,這些產業積累都放大了北緯47度黃金種植帶產地優勢,讓齊齊哈爾成為中國鮮食玉米之都。

三、齊齊哈爾的新名片,帶動產業鏈共富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不是一個農業強國,從「大」到「強」,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打造農業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2—2025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也提出,要培育推介一批產品優、信譽好、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品牌和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

打造鮮食玉米品牌完全符合這一發展思路。在北緯47°等產業企業的帶動下,鮮食玉米將成為齊齊哈爾的又一張名片,進一步發揮助力農民增收、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帶動產業鏈共同富裕的作用。

在發展品牌農業方面,北緯47°在依安縣建立了電商網紅直播基地,提升農民專業素質,打造「電商+現代有機農業」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模式。並與依安職業教育中心合作,拓寬就業渠道,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在助力農民增收方面,切實提升農民收益才是有效的助農。鮮食玉米多採取「合作社+經紀人+農戶+企業」的庭院種植和「合作社+基地+大戶+工廠」的規模種植,發展訂單化、定製化、本土化種植模式,這讓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成功銜接,為農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收益。

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北緯47°的產業經營模式為農民以土地入社,企業與合作社合資建廠企業化運營,通過市場驅動和利益連結,打造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民緊密聯結的產業化聯合體,改變農產品流通方式,促使產銷良性互動。

北緯47°還通過建設「有機產業集群」,賦能上下游夥伴,推動全產業鏈上下游種植、養殖、運輸和包裝產業發展,帶動產業鏈共同富裕。在依安縣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北緯47°還建設了包括鮮食玉米、冷凍蔬菜、有機油類作物、植物蛋白、高端乳製品、林下產品及食用菌、穀物及麥類作物產品、藥食同源產品、植物飲料在內的精深加工、智能倉儲和冷鏈物流等產業集群項目。

據了解,北緯47°設立了到2030年實現千億產值,帶動100個以上企業共同發展的目標。因此齊齊哈爾成為鮮食玉米之都,離不開當政府政策的大力引導和支持。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顯示,鮮食玉米要由單一糯玉米向甜玉米、甜加糯型多元化發展;外銷由粗放原料批發,向精細包裝、品牌化運營方向轉型;到2025年,鮮食玉米面積230萬畝、產量200萬噸。

齊齊哈爾也把發展嫩江流域高效生態農業列為了重點工作計劃,提出了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四個一體化」和「兩大一小」產業為抓手,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的行動路徑。

四、寫在最後

隨著人們對綠色有機健康生活的不斷追求,鮮食玉米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此時齊齊哈爾成為鮮食玉米產業之都意義重大,意味著齊齊哈爾鮮食玉米將成為中國鮮食玉米的領導品牌,快速搶占中國鮮食玉米產業的制高點。

作為產業龍頭公司的北緯47°,成長、紮根於齊齊哈爾這片歷經萬年沉澱的黑土地,將與齊齊哈爾鮮食玉米產業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打造更具代表性的中國鮮食玉米產業集群,賦予鮮食玉米更大的使命——助農增收,踐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b73f8de025613eb820c26ed0b7bc2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