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育兒俗語是「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這是寶寶大運動發育的大致規律,不少家長會作為參考。
但是從月子裡的趴著抬頭,到一歲左右會走路,寶寶的大運動發育具體會 經歷哪些步驟、有哪些注意事項、不同月齡段具備哪些能力?
這篇文章,京媽就來具體說說,0-30個月寶寶這些運動能力的發育,新手家長可以收藏,對照著幫寶寶做好相應月齡的運動能力鍛鍊。
小寶寶出生後沒幾天就可以把自己的頭抬離床面,只不過抬頭的高度有限,抬頭的時間比較短,但如果家長注意幫寶寶做這項能力鍛鍊的話,寶寶抬頭能力會越來越棒!
從出生到6個月左右,寶寶抬頭的好不好,可以參考這份發育表:
剛出生:屈肌緊張,寶寶雙手雙腳蜷曲在身子下,頭能偏向一側;
3個月:雙肘在肩下面支撐,腹肌和背肌能協調運動,抬頭高度可以達到90°;
4個月:雙手支撐俯臥,會把身體重量放在一側,騰出一隻手夠取東西。
6個月:可用伸展的胳膊支撐,抬頭挺胸。
隨著寶寶抬頭能力越來越好,脊柱力量不斷增強,他們就已經不滿足於抬頭看見的世界了,而是想通過不斷的翻身來看左右兩側的物體。
一般在3個月左右,寶寶會開始學習翻身,這時家長要多輔助寶寶練習,可以讓他學會的更快。
不過,也有幾個注意需要家長提前了解:
當寶寶出現想要翻身動作時,就可以鍛鍊了;
練習翻身期間,要注意安全問題,避免悶住寶寶口鼻而發生危險;
剛好趕上冬天寶寶穿得多,或寶寶偏胖,學會翻身慢是正常的,不用太著急。
學坐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逐步練習,一般會經歷拉坐-靠坐-獨坐的過程。
4個月左右 可以根據寶寶情況,適當練習拉坐,到 5個月左右 開始靠坐,6個月左右,寶寶可以獨自用身體支撐頭部,坐著時不會前傾或後仰,不會歪向左右兩側,就說明寶寶已經學會獨坐了。
到 7個月左右 就可以坐的很穩了,到 9個月左右,能獨坐10-15分鐘,到12個月能站起來,再坐下。
關於學坐,京媽也有 幾點建議 給家長們:
不可「拔苗助長」,要根據寶寶的實際發育情況做相應的訓練,不要過早讓寶寶學坐,如果寶寶身體還不具備學坐能力,家長強行讓寶寶學坐,會非常不利於脊柱發育。
練習時多觀察寶寶,如果有煩躁、哭鬧等抗拒表現,要立馬停下來。
學靠坐、獨坐時,要選面積相對大、安全的地方,確保安全。
都說「七滾八爬」,到了8個月左右,大部分寶寶開始了對爬行的探索,因為坐著看物體,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小小好奇心了。
在6個月後,寶寶逐漸掌握了身體平衡能力後,就會開始「不對稱動作」的發育,就比如爬行時晃動身體、扭腰轉動身體等。
如果寶寶爬行時,僅僅是用 肚子和膝蓋支撐在原地打轉,說明上下肢的力量還不太行;
不能向前爬,而是向後爬,說明寶寶腿部力量不夠。
爬行這個動作的具體發展過程是:
第1個月:反射性匍匐動作;
第4-5個月:雙肘支撐身體數分鐘;
第7-8個月:能從俯臥姿勢換成側臥姿勢,開始爬行,但是原地打轉的狀態;
第9個月:可以雙手、雙膝爬行;
第12個月:已經爬的很快很熟練;
第18個月:可以扶欄杆爬樓梯;
第24個月:能上下攀爬,比如爬上椅子拿桌子上的東西。
寶寶會走路的前提條件是能夠站立。當寶寶會坐後,很快就能解鎖扶站,慢慢的還會扶著走,這個時候寶寶越來越喜歡被媽媽的手扶著走路。
一般到10個月,寶寶就能站起來了,到11-12個月,可以扶物橫走,並慢慢向前邁步。
到12個月,能獨站幾秒,也能走幾步,走的時候寶寶會張開雙臂來保持身體平衡,而且是雙腿分開走,這樣底盤可以更穩。
到15個月,一般寶寶就會獨自走路了,上臂有時張開,也能自如放下,走路時雙腿分開的距離也變小。
到18個月,寶寶就可以走的很穩了,想停就停,想走就走,還能倒退走,也能拿著玩具走。
到30個月,寶寶會用腳尖走,這就意味著寶寶的小腦發育已經成熟了,平衡能力也成熟了。
以上就是俯趴-抬頭、翻身、獨坐、站立-走路能力的發育過程,但由於每個寶寶都不一樣,因此作為參考就好,學會的早並不能說明寶寶,學會的晚也不能說明寶寶就笨。
除了寶寶自身發育,家長也要 適時且正確的幫寶寶做好鍛鍊,平時還可以藉助一些親子遊戲、玩具等,除了促進運動發育外,還有助大腦發育。
你家寶寶是幾個月會翻身、幾個月會坐、幾個月會爬會走的呢?歡迎來和家長們分享你帶娃過程中的問題和經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