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五道口會客廳首場講座:風險投資要「抬頭看天,低頭看路」

2023-03-23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清華五道口會客廳首場講座:風險投資要「抬頭看天,低頭看路」

風險投資在中國起步雖晚,但是對於推動幾十年來我國產業的不斷變革、升級、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3月19日,「清華五道口會客廳」迎來首場講座。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講席教授田軒作為講座主理,特別邀請金融EMBA2014級校友、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圍繞「風險投資如何助推產業創新」話題展開深度對話。

圖為直播間對話現場(從左到右:田軒、劉二海、李豐)

作為中國風險投資行業的兩位「老兵」,劉二海和李豐都見證過中國風投行業的興衰更替,助力諸多新興企業成長壯大,也鑄就了輝煌的投資「戰績」。本次講座的對話內容始於對當前形勢和地緣政治的研判,再到投資賽道、賽手的選擇,由宏觀到微觀,層層推進,兩位嘉賓分享了自己的專業見解和重要判斷,為眾多對金融知識感興趣的線上受眾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幫助大家認識風險投資對於推動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價值。

「在全球特別是大國關係不確定性增強的大背景下,風險投資(簡稱:VC)需要做哪些考量?」田軒首先提問。劉二海表示,做VC顯然要關心國家大政方針,還要關心宏觀環境,這是VC要面對的重大課題。對內要深刻理解國家的政策指引,符合監管要求,對外要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交流。李豐表示,新的全球化形勢下,中國想要成為全球化的主導者,既要提供規則,也要提供需求。他認為,促進內需是政治經濟上對內和對外的幾乎唯一選擇。「做投資要有大局觀的思考和研究,」田軒總結說,「VC投資人在低頭做投資時,還需要抬頭看天,看國家大政方針。」

在談到風險投資如何推動和引領技術的興替時,劉二海表示,2018年之前我國風險投資支持的創新創業還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及相關行業;在2018年之後,移動網際網路、AIoT和雲、中國製造、移動支付及現代物流等新技術構建的基礎設施成熟,逐步重塑中國經濟。國家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也可以理解為新基礎設施對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風險投資比拼的是「非共識」的認知,進入新基礎設施時代,投資題材百花齊放,熱點不斷湧現。劉二海將之歸納為「一行三縱」,「一行」指數字基礎設施對大型行業的重構,這是處於底層的技術動力;「三縱」代表了愉悅資本主要的投資方向,分別是汽車與新能源、數字醫療與健康、食品科技與消費。「這是VC的黃金時代。」 劉二海說。

李豐也分享了他對投資科技創新的理解。他認為科技創新分三種,第一種是基礎科學的線性追趕,它需要一步步積累向前走,例如我國正在努力攻克的光刻機技術;第二種是應用端驅動的非質變創新,例如新能源汽車;第三種是學科交叉融合帶來的創新機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崛起帶動了我國電機技術的突飛猛進。風險投資的特性決定了它更適合投資第二和第三種創新。

投資人除了選對「賽道」,還要選對「賽手」,也就是創業者。在李豐眼中,優秀創業者要具備堅持、開放和誠信等性格品質。劉二海補充說,在這些個人品質基礎上,還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創業者和創業內容的匹配程度,再就是創業者是否經過「測試」,在過往創業經歷中積累的經驗。

在互動問答環節,田軒和兩位嘉賓對線上觀眾提問積極做了解答,針對創新模式「軟」「硬」之間的關係、以ChatGPT為代表的內容生成人工智慧的應用前景,以及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的潛在影響等問題,分享了他們的專業分析和判斷。

「清華五道口會客廳」是清華五道口雲課堂平台重磅推出的全新欄目,由清華五道口的教授專家們發起邀請,與相關領域的重要嘉賓進行對話的系列講座。目前「雲課堂」的往期講座視頻回看均已上線,可以訪問「清華五道口雲課堂」小程序觀看。

來源:清華五道口

編輯:丹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a05dc11df1d7438e9e12eb5f7956d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