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這樣步入社會之後將會有更高的起點。但是孩子們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事物在吸引著孩子,把他們的注意力從學習上面引開,網絡遊戲就是很主要的一項。
近日一則廣告又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廣告中一位父親給孩子挑選平板電腦,在選擇完成後,服務員貼心地問了一句這是為誰準備的,父親回答給兒子買的。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服務員直接告訴父親讓他七年之後再來取。
原來父親的孩子今年才五歲,而平板電腦適合的人群年齡最好在十二歲以上,所以這位服務員用這種方式來告誡父親。並且還告訴這位父親,孩子在年紀還小的時候父母應該多陪伴他,而不是讓他去玩平板電腦。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父親聽了之後打算和兒子商議,卻沒想到兒子很痛快地答應了。
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本來想讓孩子認真學習,但是孩子自己卻每天抱著手機電腦不鬆手,一有時間就打遊戲聊天,根本不把學習放在心上。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家長需要以身作則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是無意識學習家長所造成的,因為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而且如果家長每天也沉迷於遊戲的話,就沒有很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導致孩子自己內心的空虛和難過。所以家長要學會去以身作則而不是單純地訓斥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遊戲,同時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規律,每天玩一個小時作為放鬆。這樣既可以提升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增強親子之間的關係。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千萬要和孩子一樣遵守約定,這樣才能保證長輩的形象,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2、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在孩子沉迷遊戲的時候,想要用過武力來解決爭端。但是暴力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壓力,讓孩子童年留下陰影。而且很多遊戲並不像家長所想像的很不好,一定程度上的遊戲有益於孩子的腦部發育,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開發。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是一定要採取合適的方法,最好能夠和孩子進行心平氣和平等的溝通,讓孩子知道沉迷遊戲的壞處,以及父母的苦心。
3、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愛好
轉移注意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孩子還小,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很容易沉迷於快感較強的網絡遊戲中。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培養孩子其他愛好,如音樂和運動。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娛樂,陪孩子多出去玩,逛一逛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讓孩子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麗。這樣可以有效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時拓展孩子的知識面。久而久之,孩子在遊戲上面花費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少,最終達到家長的目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們玩遊戲根本不是他們喜歡玩,而是因為自己的父母沒有時間陪伴,而且同齡人都在玩遊戲,為了獲得陪伴,孩子只能去遊戲世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多陪伴孩子,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愛,在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更加積極和樂觀,在以後生活中也會更加開朗陽光。
當孩子沉迷遊戲的時候,各位家長儘量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積極做出改變,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下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OEbW3cB9wjdwRpv5g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