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連續156小時0新增!請保持!拐點沒到,不要飄

2020-02-24   煙台晚報

2020年2月23日0-12時,山東省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754例(含重症病例5例,危重症病例11例,治癒出院318例,死亡病例4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17例。截至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6608人,已解除醫學觀察14793人,診斷為疑似或確診病例291例,尚有152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詳見下表(單位:例):

備註:根據要求,按病例確診時醫院所在縣區統計。

近日,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久違的扎堆場面——

有餐館急匆匆恢復堂食引來門口排長隊的,

有在城市廣場上摘掉口罩密麻麻圍坐曬太陽的,

還有縣城集市摩肩接踵的,熱門公園門前再現「停車難」的,有商場裡人潮湧動銷售額暴漲的……

雖然還只是少數地方,但看著特別扎眼。

疫情發展的拐點尚未出現,但一些人的「心理拐點」已迫不及待地到來。

苗頭背後,原因有三:一是一些人在家憋太久了,宅不住了,眼見春光大好,不由得心裡長草;二是一些人誤以為復工復產就等於疫情已過,看著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動了機器,就覺得餐館集市等等也應馬上「復工復產」;三是一些地方的防控工作出現了不應有的鬆動。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 莫要扎堆!

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冷靜判斷——雖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圍繞「拐點」,我們大家至少應有三個共識:

其一,這個新冠病毒確實非常狡猾。科學家們已就此一再提醒公眾。目前疫情蔓延勢頭雖已得到初步遏制,但人類對它的了解和把控還非常有限,它可能狡兔三窟,也可能捲土重來。在遭受遏制之際,它或許正默默等待著人群扎堆這個復甦良機。其二,判斷拐點必須非常審慎。如果一段時間裡病例數據「由漲轉降」或「漲幅縮減」,就倉促認定拐點已到,就此放鬆懈怠,很可能局勢又會「拐回去」。換句話說,疫情接下來的發展,跟病毒這傢伙的脾氣特性有關,也跟我們的勁往哪兒使、腳往哪兒走有關。其三,這兩天已有些聲音發出,提醒大家「拐點未到,莫要扎堆」。這個提醒很及時,不過還少說了半句話。把提醒的話說全乎了,應該是:拐點未到,莫要扎堆;就算拐點到了,也再繃繃,先別扎堆。

復工復產:有科學合理的次序、秩序至於復工復產,全社會更應保持對中央部署和各地做法的精準理解。要注意,在中央的部署里,「復工復產」前面還有四個字呢——「有序推動」。這個「序」,就是科學合理的次序、秩序。一是事關防控救治的關鍵物資生產,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事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龍頭企業等,先開動運轉起來。而容易形成人群聚集的餐飲娛樂等服務業,恐怕視當前疫情狀況,基於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應作有序安排。不能一窩蜂,更不能自行其是。二是看看那些復工復產的企業,也不是在甩掉口罩、扎堆聚集中復工復產,而是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一邊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好生產空間裡的防控要求,一邊才開動機器、加緊生產。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部署里有一句很關鍵的話——「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那些在餐館、商場、廣場、集市等場合又悄然重現的扎堆聚集,恐怕就是一種與疫情防控不相適應的秩序吧。這個苗頭,必須打住!管住腿、戴好口罩是支持疫情防控最好的方式當前,湖北、武漢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那裡的保衛戰還在艱苦推進。對於其他地區的人們來說,支持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的最好方式,繼續為本地防控出力的最好方式,就是繼續管住自己的腿、戴好自己的口罩、遵守本地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具體要求。

擔有防控之責的工作人員,要對一些鬆動的苗頭保持警覺,並及時採取行動。這幾天冒頭的一些扎堆行為,很多已被當地防控管理者及時制止,這是必要的。也是給更多人的提醒。服務業場景里的熱鬧場面,一定會回來。但如果回來早了、回來得「無序」,那麼真正有序安全的回來,就會被拖得更久。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前一個階段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的成果,還需要下一個階段大家來共同珍惜、保持、鞏固。爬泰山,半道有個地方叫「快活三里」,地勢平坦,好多遊客正好爬得累了,就在此駐足歇腳。而有經驗的挑工們從不在此停留,因為一旦鬆了勁,後面的「十八盤」就難上了。

疫情防控是人民戰爭。在這場嚴峻的鬥爭中,我們所有人,都不是遊客,而是挑工。

來源丨健康山東、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責編丨魏琳 審核丨楊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