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幕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高3767.25米,山頂氣候嚴寒,冰凍時間長,常年有積雪,晴天的時候,山上白雪皚皚,故名太白山。2016年國慶節,醞釀已久的太白山之行終於成行。10月1日早上,山貓,鋼鐵,結緣,五龍,飛鷹,濟源燕子,一片紅葉七好友於早上8點30分在電業局門口完成集合,分乘兩輛車由濟源南上高速,一下福到周至縣老縣城。
二、秦嶺界和老縣城途經秦嶺界碑處合影留念。後經詢問保護區李站長得知,此處為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分界處。
曾經的佛坪縣老縣城,如今是周至縣距離西安最遠的一個村落,相距數百米的東西城牆和城門依然挺立,向人們訴說著曾經的喧囂和輝煌。
到達老縣城後,山貓老師迅速和之前聯繫好的濟源老鄉取得聯繫,安排好住宿。晚上受到濟源老鄉盛情款待。
在馬召鎮買的西鳳酒和老鄉款待的臘肉炒土豆片受到同志們關注。太白山區因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糧食和蔬菜產量低,但土豆長得很好,土豆收穫後,當地人把多餘的土豆切成片,曬乾,作為冬天備菜,也成為當地著名特產。
第二天早飯後合影,整裝待發,登山是此行的主要任務,至於老縣城,以後有機會再來,住這兒,好好耍幾天。
老鄉找車,驅車4公里,把我們連人帶裝備送到了這次登山的起點都督門。感謝老鄉!
三、第一天進山了,從此開始脫離塵世三天。
進山不遠處,有保護區設立的警示牌。最後一句是"為了你自身安全,請立即原路返回!"
過了警示牌,路兩邊密密麻麻全是竹子,這裡是大熊貓的領地了。
走走停停,四處張望一下,看有大熊貓沒有。
鋼鐵說:"走吧,到太白廟休息。"
休息,喝水,吃東西,照相,同時進行。
這兩人一塊跟岩石走過鰲山,太白山想了好幾年,終於一起來了。
過了太白廟,基本沿著這條河在林中穿行,過去,再過來,再過去,再過來,反覆多次。河水巨清,石頭巨滑,不敢絲毫大意。
反覆多次過河後,突然開始拔高。至此與河暫別,一路上沒有見到大熊貓。
一個小陡坡,預示著拔高要正式開始了,同志們個個身手矯健,蹭蹭蹭都竄上去了。
山貓老師在最後,用單眼相機留下了夥計們矯健的身姿。感謝!
渾身充滿力量的樣子
"走吧,郭老師,不用照了。"
持續的拔高,走的人沒一點脾氣。腳步開始變慢,呼吸變短,包變得越來越重,表情變得痛苦,一個字,難受。但是後邊沒有追兵也退不回了,辦法只有一個,堅持走,不要停。
這二位穿過鰲太,多次來過太白山,所以肚子裡有小竹杆兒。不慌不忙,紿搖給搖,走在後邊,走一會兒,歇一會兒,很狡猾。
累是累,但休息的時候那是真舒服,取下背包如缷下千斤重負,渾身上下到處透著得勁。
喝點水,吃點東西,雲兩句,真粗坦。
隨著海拔不斷升高,山貓、結緣、五龍跑到老前邊了,鋼鐵和飛鷹在老後邊,我和燕子在中間緩慢前行。記得山貓說經過這片小石海就離營地不遠了。
終於到達海拔3059米的老廟子營地。山貓、結緣、五龍已把帳篷搭好,並燒好開水。什麼是幸福?奏是這,這就是幸福,能和好夥計們一起去登山就是最大的幸福!
喝水吧,每人五碗,一直喝到尿那清的漣漣才中。
天說黑就黑,很突然,氣溫驟降,抓絨衣秋褲都穿上仍然凍那亂給戰。哆嗦著吃完飯,鑽進帳篷,匆匆入睡。
晚上在一隊十點半到營地的驢隊中的一女驢的驚呼聲中睡去。"我靠,這麼多帳篷!我靠,這麼多帳篷!我靠,這麼多帳篷!......."
四、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帳篷外帳上結了一層冰,到處是嘩啦嘩嘩啦抖冰的聲音,怪不得晚上那麼冷。飯後收拾好行裝,合影。
出發,開始第二天的行程,今天將在3千米海拔上再拔高700米,登上主峰拔仙台。
( 本文作者 : 一片紅葉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G6vu20BMH2_cNUgaM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