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的弟弟,99年的妹妹,虐得我肝腸寸斷

2020-05-18     八卦芒果

原標題:04年的弟弟,99年的妹妹,虐得我肝腸寸斷

八卦芒果推送原創的娛樂八卦和影視評(吐)論(槽)。

漫長的《清平樂》播到最後的三分之一時,原著里讓人肝腸寸斷的懷吉徽柔公主的感情線才算正式展開......

雖然主角線變成了配角線,還砍掉了不少原著內容,但還是很好哭!我的枕頭濕了,99年的任敏妹妹,和04年的邊程弟弟,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港真,如果一開始遵照原著用他們為主CP線,這劇很可能就爆了。因為懷吉和公主這條故事線實在是太特別,太罕見。

一個尊貴的公主和一個被凈身了的內侍,在無望的時代產生了超脫身體肉慾的感情,畸形,瘋狂,毀滅......兩個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就問你好不好奇,想不想看。

當然原著里寫的不是完全的歷史,是把歷史上的一段故事拎出來,加上想像力擴展而成的同人文。我們現在結合電視劇和原著來看看這個北宋絕美BE故事

(演員邊程和任敏)

梁懷吉這個人物,真是把我看殤了,太苦了 太苦了

他天資聰慧,本該是讀書當官的料,卻命途多舛變成了孤兒,小小年紀就被沒良心的親戚賣了進宮,凈了身,當內侍。

他小心翼翼地活著,但進宮第一天就差點被重罰,不久公主趙徽柔出生,滿宮大赦,他才被免了罪罰。

啊,真是宿命般的CP,從出生那一刻就關聯上了,但身份又註定了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一點幸福的可能。

任敏演繹的長大後青春期的公主,是「如花似玉」的代名詞吧,好鮮嫩,粉粉肉肉的,嬌憨可愛,有點任性但很善良。

邊程扮演的長大後的懷吉也好帥,誰能想到,他在拍這戲的時候才 15歲,還在念高中。

誰又能想到,這把大家虐出血的劇本,旁邊放著 九年級數學下冊

PS, 其實邊程就是《微微一笑很傾城》里的那個要貝微微補課的學生(這時11歲)

也是《如懿傳》里的小五阿哥 每一年都肉眼可見地迅速長開了,越來越帥。

不敢說兩位小演員演技多麼高超,但是演得很自然,重點是形象太符合了,年輕,清澈,往那裡一站感覺就對了。如果讓三十來歲的演員硬扮嫩,就沒有那種「如朝露般美好事物被蹂躪」的悲劇感。

懷吉陪著公主長大,他長得好看,又溫柔有才華,顏控的公主從小就喜歡懷吉陪著做任何事情,從不把他當下人。

公主一聲聲真摯的「哥哥」,給早已心如枯槁的懷吉注入了活著的意義,她是懷吉灰色世界裡的唯一的色彩。

懷吉也知道自己對公主的感情,但他不動聲色地隱忍著,什麼也不求,只求能陪伴她,盡所能給她一點快樂。

公主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對有才帥哥 曹評一見鍾情,但被宋仁宗許配給各方面都平庸的 李瑋苦惱憂愁得很。

這非常可以理解,相當於爸爸是梁朝偉,暗戀和初戀是朱一龍,陪著一起長大的是楊洋,最後要被迫嫁給應勤,誰受得了啊!

(李瑋)

懷吉見公主有了心上人,他心如刀割,承受不起她一聲聲的「哥哥」了,同時也害怕給公主惹麻煩,就請求她不要再喊自己「哥哥」了。

公主以為是懷吉不喜歡自己了,這時公主理解的喜歡≠男女之愛,她就是本能般很在乎懷吉對自己的感情,急得語無倫次, 「你不許生我的氣,不許不喜歡我,不許!」

懷吉怎會不喜歡公主,他是覺得自己不配。

看著公主都急哭了,他連忙安撫: 「公主是怎樣的妹妹,懷吉就喜歡怎樣的妹妹,懷吉永遠喜歡公主,只喜歡公主這樣的女孩。」

懷吉就是這樣,看不得公主有一點不開心,受不住公主的一滴眼淚。而公主呢,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只要懷吉對自己的感情是確鑿無疑的就覺得安心,她也不知道怎麼歸類這種感情。這種戲真的必須得叫膠原蛋白滿滿的年輕人來演,不然就會很造作。

(扁嘴好可愛嚶嚶嚶~)

公主很善良,總怕自己給懷吉添麻煩了,怕懷吉不喜歡自己。其實懷吉對她的感情,比她想像的還要深一萬倍,深不見底。

這場婚嫁困境的唯一好處就是讓她一層一層地、漸漸深入感受到了懷吉對自己的感情,以及意識到自己對懷吉的感情。

當公主覺得自己被摯愛的父親當成禮物一樣送給李家,她有濃濃的被拋棄感,甚至想自殺,是懷吉的不離不棄救了她,懷吉讓她覺得有一個人永遠不會放棄她。

公主不想失去懷吉,但也為他可惜,她知道如果懷吉不進宮,定能金榜高中,娶個大家閨秀,有很不錯的一生,但現在卻只能在她這個嬌嬌公主身邊當一個影子。

懷吉馬上說,「臣願意做公主的影子」,說完仿佛覺得不夠,應該是 「臣慶幸可以當公主的影子」

啊啊啊懷吉必然也曾經質問命運,為那「本可以擁有的一生」不甘心,但後來因為公主,他甚至慶幸自己遇上的那些不幸。這得多愛啊,我永遠為這種絕美愛情流淚......

「影子在哪兒?」 ,「影子在公主腳下」 ,「懷吉在徽柔心裡」, 兩個在封建社會中被認為不可能的人又互相走近了一點......

公主最後還是按照 宋仁宗的旨意,比較平靜地嫁給那個她瞧不起的李瑋,因為 宋仁宗答應讓懷吉陪著她。只要轉頭能看見懷吉,她就覺得安心。

出嫁後,公主冷冷地對待李瑋和婆婆,所有的開心都寄托在懷吉身上,反倒是跟懷吉更像新婚小夫妻。

兩人在大街上被誤認小夫妻,如果是真的那該多好啊......一向隱忍克制的懷吉也情不自禁貪戀這兩分鐘的美好。

粗鄙的婆婆因為公主不肯圓房而憤憤不平,甚至還下藥。她依仗的是「嫁都嫁了,哪有不圓房的道理」,那是她當妻子的「義務」。真掰扯到朝臣面前,未必不占理。

這就是絕望的地方,在封建禮法面前,一個人妻說自己不想圓房,就像笑話,即使她是公主。或者說,正因為她是公主,更要做禮法的表率。

只有懷吉,全然以公主的尊嚴為先,拚死救了她,臉受傷了。

經過這段日子的依賴以及這一次的相救,公主完全覺醒自己對懷吉,是比愛情還是深的感情。沒他會死。

後來公主問他,臉是怎麼受傷的。懷吉回答,「走路不小心,撞牆上了」,公主明知故問「在哪面牆上撞的」,懷吉說, 「南牆」。我又

公主先是被逗笑,然後蹲下來又哭又笑,她知道,懷吉是在告訴她, 不用擔心,不用愧疚,他甘之如飴,也不會回頭

公主知道自己一直以來對懷吉有太多的情感索取了,對他說, 「懷吉,你被困住了,被困在這裡了(公主的心裡)......」

懷吉微笑說, 「我心甘情願,永遠被困在這兒。」

啊啊啊啊我360度旋轉爆哭,他說的「我」,不是「臣」,他在表白!第一次,以平等的身份,說出那靜水流深的愛。老天吶,把那二兩肉還給懷吉吧啊啊啊!

平靜的日子終於還是結束了,粗鄙的婆婆步步緊逼,還羞辱懷吉「不男不女的東西」,把公主氣到崩潰,一秒也待不下去,一定要連夜回宮。

夜叩宮門的後果,公主不知道,但懷吉從第一天進宮就知道了。 他知道即將降臨即的罪責和即將面對的分別,他還是堅定地陪在她身邊,給快窒息的她一點喘息的空間。

正如原著里,皇后規勸懷吉,「她是紫藤,你卻並不是喬木,本來就無法承受她的攀援……你恬淡明凈,如果用莘木來形容,就應該是杜若或萱草那樣的草本植物罷?生在水邊谷中,吟風飲露,清凈無為。這樣獨善其身便好,與藤蔓糾纏,不但於她無益,還會危及自己的生存。」懷吉回答 (這段竟然沒拍出來!)

我期待了很久的「 夜叩宮門這個重頭戲,竟然拍得很平淡!怎麼回事!這部劇的一大弱點是大場面總是缺了應有的高潮感。

後果當然是言官們不停進諫,皇上即使想偏私也難以做到,權衡之下把懷吉從公主身邊的調走了,公主傷心得不行,屢次想自殺。對她來說,最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漫長地活著,卻再也見不到懷吉。

有人問,為何懷吉不能像茂則一樣忍住,忍了一時以後還要好多日子,為何要一步一步走向深淵?

因為茂則愛皇后,但皇后並不愛茂則,而徽柔和懷吉是相愛的,相愛的人總會情不自禁。如果皇后給茂則一點回應,指不定誰比誰瘋。

為了讓公主安心,皇上安排他們遠遠見一面,戳視頻,我又在流淚......

電視劇的大結局,公主跟駙馬離婚了,懷吉被放出城了,公主一個人在孤城,好像比書里happy一點,但我還是喜歡書里的,將悲劇進行到底,深刻,絕望,但美,BE愛好者的戳心之作。

書里懷吉和公主被迫分開了, 沒有完美離婚,她靠著對懷吉的思念苟延殘喘,每逢節日在樹上掛起花勝,給牆外的懷吉看,然後在分別的第8年,懷吉沒看見花勝,公主死了,才33歲。 (這是其他劇的鏡頭)

70集的劇終於要完了,現在對這部劇的批評聲音有很多,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小思考,其實絕大部分的批評都可以用一個辦法解決——用懷吉和徽柔作為CP主線,穿插皇上,皇后,貴妃,以及各位朝臣的故事,然後壓縮在50集左右。

如此一來,大家覺得彆扭的地方都會理順不少。例如現在最大的質疑是,宋仁宗口口聲聲多麼的愛女兒,但還是把女兒嫁給李瑋,這個過程,觀眾看得很擰巴。

其實仔細想想,即使現在2020年了,很多父母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是祈求「孩子健康快樂就好,別的不求了!」但是後來呢?不也是在選專業,考公務員,擇偶之類的問題上,用「為你好」的理由軟硬兼施?

劇里的宋仁宗讓人覺得彆扭,主要是因為這劇是大男主視角,主體感太強,拉著觀眾代入他,仿佛在暗示大家他是對的,這對不能代入的觀眾來說是一種冒犯。

如果轉圜一下,把宋仁宗當成故事裡的一個觀察客體,客觀展現宋仁宗的優點與缺點,觀眾就不會收到那種暗示。同時再壓縮一下劇情,刪掉他對李瑋的溢美之詞,也不用給他和皇后太多的沒必要的拉鋸戰,那就舒服多了。真的可能會爆欸!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 懷吉和徽柔變成了故事主線,可能就是不是這兩個演員來演了,畢竟一部大劇,用這麼新的人抗大旗的話太冒險。 罷了罷了,既成定局,最後看一個懷吉和徽柔的剪輯,再哭一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ERdKXIBd4Bm1__YwL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