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楠
張太太牽著女兒回家,氣沖沖地說:「我不會再給你買雞肉漢堡了,我們家以後也不吃雞肉。」
「發生什麼事了?」聽到太太那麼生氣,張先生問道。
「你女兒吵著要吃炸雞漢堡,我不給她買,她就在那裡鬧騰不停。還有以後啊,我們家也不要吃任何雞肉了!」張太太生氣地回答。
張先生更加納悶了,「油炸雞不健康,不吃是好的,但是為什麼連普通雞肉都不能吃了?」
「今天閨蜜給我分享了一篇關於牛津大學的研究,裡面說吃雞肉會提高癌症的發生風險。可是牛津大學的研究耶,你說該不該相信?」
關於食用雞肉的危害,網絡上的言論可太精彩了,有說「雞肉致癌」的,有說「吃雞脖子會中毒」的,有說「雞皮不能吃」的……這五花八門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01
牛津大學研究:
吃雞可增加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
早段時間,曾有一份來自牛津大學的文獻研究指出,家禽肉類的攝入量跟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呈正相關。
該實驗的科研人員通過匯總分析47.5萬位英國中年人群日常飲食及患病情況的數據,發現人們每日攝入30克雞鴨等禽類肉,出現黑色素瘤的風險提高20%,同時也提高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
科研人員也有進一步介紹道,上述的結果只能初步說明,肉類攝入的量可能跟人類罹患某些癌症有關聯,但是數據分析中沒有確定當中的潛在機制,也未排除混雜因素的影響,所以實驗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
也就是說,目前研究還比較偏面,並不能充分證明人們吃雞肉、鴨肉會提高患癌幾率。
02
雞脖子裡面有淋巴結,
吃多了會中毒?
關於雞的脖子不能食用的言論已經流傳很久了。
雞脖中的淋巴腺體和血管分布較為密集,如果只是想解口腹之慾,偶爾吃個一兩次問題不大,但不要經常吃,因為淋巴等排毒腺體聚積在脖子的皮下脂肪,所以即便是偶爾吃一兩次雞脖子,也最好是剝掉外面那層雞皮。
03
雞頭也不能吃?
「雞頭當中含有重金屬物質,食用有危害」 「十年雞頭似砒霜」......
生活中,相信有不少的街坊聽到過這種言論,雞頭到底能不能吃,有些人拿捏不准,索性每次煮雞肉時都習慣性地將雞頭斬掉。
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雞通過嘴來吃東西,在食物進入到雞體內時,已經被吸收再進入血液中了,因此毒素並不會積聚在雞頭的部位。
如果非要說雞頭不能吃,那是因為雞頭看起來比較「可怕」而已。
所以,雞頭不能吃的說法,不能相信。
04
「雞尖翅」里全是毒素,不能吃?
不少人認為,雞翅尖存在很多毒素,所以不能吃。其實,這是因為有人混淆了尖翅和翅尖這兩個不同的部位。
翅尖是翅膀,而尖翅是雞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雞屁股」。
雞在養殖時可能會用到抗生素,注射到雞翅膀偏下的部位,並非我們所認為的翅尖。
不過,雞屁股,因為含有兩種不能吃的腺體(腔上囊和尾脂腺),的確是不建議吃。
05
雞皮不建議多吃!
除了前面說到的雞屁股因為含有不能吃腺體,雞脖子中的淋巴腺體和血管分布較為密集不建議多吃以外,雞皮同樣是少吃為妙。
雞的皮雖然口感很好,但是它的營養價值真的不高,其成分占比里有大量的脂肪物質,這些物質攝入過量會大大增加超重肥胖、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變的發生風險。
此外,雞的烹煮方式不同也可能影響人的健康,例如:油炸的雞及香烤的雞,都建議少點進食,這主要是因為:
1.油炸雞:香脆可口的炸雞腿、炸雞翅都不少人愛不釋手的食物。但在經過高溫油炸處理後,雞肉裡面的營養成分都大量流失,如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都很容易被氧化失效;同時,高溫還會產生有毒致癌物質,損傷人們身體。
2.香烤雞:與油炸處理類似,經過高溫烤制的雞肉,也很容易產生有毒致癌物質,如雜環胺等等,人們過多食用不利於健康。
這樣過性生活,讓子宮和前列腺很受傷!擴散,現在知道還不晚!
千萬別用這種碗筷吃飯,否則白血病、肝癌隨時可能找上門!
冰箱裡的肉凍多久就不能吃了?過了這個時間,看著再新鮮也建議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