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邊出現東北虎,男子停車拍照炫耀,不知覺已埋下安全隱患

2022-07-15     動物速遞

原標題:吉林延邊出現東北虎,男子停車拍照炫耀,不知覺已埋下安全隱患

東北虎是現下我國的主要野生老虎,是我國現存4種老虎裡面野生個體數量最多的亞種,不過由於歷史等原因,我國的野生東北虎數量並不多。

2017年的時候,我國的野生東北虎數量僅有27隻,經過多年努力,已經上漲到50隻了

隨著我國對東北地區生態系統的保護,野生東北虎種群數量逐漸增多已是不爭的事實,這點從日漸增多的老虎目擊事件就能夠看得出來。在東北虎出沒的區域裡面,每年都有居民偶遇老虎。

近日,生活在吉林延邊的馮先生,開車經過汪清一林場附近時,就偶遇了一隻野生東北虎。根據馮先生的描述,該只老虎趴在不遠處的路邊,等到馮先生開車經過時,這隻老虎進行了試探性的撲食,向汽車撲過來,只不過沒有撲到。

由於馮先生並非第一次近距離偶遇東北虎,早在2022年5月份的時候,它就曾遇到過一隻東北虎,所以再次相遇時,膽子大了許多,便停車淡定拍照,還朝老虎大喊調侃,發朋友圈炫耀。

老虎十分危險,遇見需警惕

老虎是自然界裡的「百獸之王」,老虎歷來也是被人們當做強大、可怕的象徵,在人們在形容某件事情可怕的時候,通常都喜歡用「猛於虎」來描述,比如「苛政猛於虎」、「洪水猛於虎」等等。而東北虎作為現存體型最大的老虎亞種,更是獸王之王,其實力堪稱恐怖。

成年東北虎的犬齒巨大,而且咬力很強,根據雪梨動物學家史蒂芬·羅發表在《生命科學》上的研究數據可知,老虎的犬齒咬力商為127,即一隻體重187千克的成年老虎,其犬齒咬力就高達1525牛頓,這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一隻成年灰狼的犬齒咬力才大概在600牛頓左右。

另外,老虎的爪子也是不可小覷的存在,還記得闖入黑龍江密山市臨湖村的那隻東北虎「完達山1號」嗎?在逃竄過程中一掌就擊碎了車窗玻璃。

老虎的恐怖之處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遇見它們的時候,要格外警惕,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心或者出於想炫耀的心理而與之接觸,延邊的馮先生做了一個很不好的示範。

在遇見東北虎時,如果你開著車,要馬上駛離,不要停車觀看,更不要搖下車窗拍照。如果是行路時遇到了,不要掉頭就跑,因為這樣會刺激老虎捕食的慾望,將你當成是它的獵物;應該面向老虎慢慢後退,同時張開雙臂或者利用衣物讓自己看起來更加「龐大」。

老虎是一種很謹慎的捕食者,在面對陌生「龐然大物」時,基本上不敢貿然進攻。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爬樹也是一個可採取的措施,畢竟相對於豹子等其他貓科動物來說,老虎的爬樹能力沒那麼高。

當然最重要的防患於未然,在進入老虎出沒地帶前,就要有所準備了,比如儘量開車、不獨行,攜帶高音刺耳的警報裝置等等。

「習以為常」才最可怕

根據馮先生的描述,這不是他第一次遇見老虎,所以相對沒那麼害怕了。

另外,汪清縣復興鎮的一些村民也說,在當地遇見老虎是很常見的事情,自4月份以來,人們就多次與東北虎發生偶遇,人們對老虎的出現,早已習以為常,雖然每次見到老虎還是會有所忌憚,但也談不上特別害怕。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因為人們對老虎的出現習以為常,老虎對人類的出現也會習以為常,這會埋下安全隱患。

老虎對人的陌生感消失,危險係數會變得更大。可能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面,動物園裡的老虎因為常年與人類接觸,會變得更溫順,而野生虎則相對兇猛許多,但實際上對人熟悉的老虎更恐怖。

根據對食人虎、食人獅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的食人虎都是一些「弱勢個體」,或因受傷、疾病、衰老等原因,無法捕食野生獵物,轉而將捕食目標對準更容易捕獲的人類。

當然也不乏健康的食人虎,比如孫德爾本斯紅樹林裡,就經常出現健康的食人虎。

深入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發現,這裡之所以經常誕生食人虎,主要是因為當地的農民經常進入紅樹林裡勞作,一來二去這裡的老虎對人的陌生感就消失了,發現人類也沒啥厲害之處,於是便敢大膽捕食。

保持敬畏很重要

無論是人對老虎,還是老虎對人,保持敬畏非常重要。人們對老虎這類猛獸保持敬畏之心,則會讓我們遠離危險,不敢主動靠近,不去作死;而老虎對人保持敬畏,則使它們不敢貿然接近、攻擊人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國際新聞,會發現印度的豹子似乎比較兇猛,經常攻擊人類或者進村捕食狗,而我國的豹子則鮮有襲人的報道。

其實並非是我國的豹子更加溫順,而是它們對人更陌生,陌生感使它們遠離人類活動區域。

印度是豹子大國,野生豹子的數量很多,它們除了生活在深山老林、保護區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生活在農村、郊區山林里。就拿孟買這座印度大城市來說,每晚豹子都會趁著夜色偷偷潛入街頭,捕食流浪狗。

印度的豹子對人比較熟悉,知道人的底細,實力究竟有多強。而我國因豹子的數量較少,基本上都生活在人跡罕見的地方,一些豹子終其一生甚至都沒見過一個人,對人類很陌生,所以對人這個「龐然大物」始終保持著一顆敬畏之心。

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是很大的,比如吉爾森林裡的亞洲獅,1972年之前,吉爾森林保護區是有人類居住的,當時的原住民馬爾哈里族在裡面過著世代遊牧的生活。

人們飼養的大量牛羊家畜,不僅與當地食草動物形成直接競爭,還是亞洲獅重要的口糧。在亞洲獅飲食構成占比裡面,牛羊牲畜等占據了75%的比重。

1972年之後,印度禁止人類在吉爾森林國家公園內的一切活動,馬爾哈里族遷出,在之後的一次調查中,專家們發現,亞洲獅的飲食結構裡面,牲畜的占比已下降到25%了。而裡面的野豬、瞪羚等有蹄類動物,種群數量上漲到了600%

《黔之驢》裡面,老虎對驢的態度,從原來陌生時的害怕,到後來熟悉時的直接撲咬,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可就是陌生感消失,危險係數會更大。

比如動物園裡逃出來的猛獸,沒有野外生存的能力,最終在飢餓的迫使下,它們會向熟悉的動物下手,人就危險了,這也是當初杭州豹子出逃之後,無論怎樣也要找到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東北虎數量增多是一件好事,但遇虎的機率也會更大,所以更需要我們更加警惕,保持敬畏,遠離它們,更別說主動與之接觸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9844afeda1ad34de7a565a4247d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