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歷不是985一切都枉然:24屆秋招和香港落戶凸顯985本科含金量

2023-10-27     星球數據派

原標題:第一學歷不是985一切都枉然:24屆秋招和香港落戶凸顯985本科含金量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全民教育水平整體得到明顯提升,受過高等教育的高學歷人才不斷增多。然而,近年來隨著高學歷人才結構性的供過於求,全社會的第一學歷焦慮卻日益嚴重。這種焦慮很大程度上源於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壓力和對學歷的過分追求。

在就業市場上,許多公司對招聘者的第一學歷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使得雙非本科985碩博的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了學歷歧視,這種情況在一些熱門行業中尤為突出,如金融、網際網路等。

不僅如此,10月25日剛剛官宣的香港高才通計劃擴容,也只認可包括武大在內的12所985名校的本科學歷,更是凸顯了985本科學歷的重要性和含金量,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第一學歷焦慮和復讀風氣

01 2024屆秋招:本科雙非985碩博求職遭遇全軍覆沒

對於那些雙非本科985碩博的畢業生來說,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往往處於劣勢地位。這些畢業生在學術上可能非常優秀,但在招聘過程中,他們常常因為第一學歷的問題而失去機會。一些公司在招聘時甚至會直接拒絕這些畢業生的簡歷,即使他們的碩士學歷和實習經歷都非常優秀。

近期,一位2024屆復旦大學研究生曬出自己求職100家公司的過程,但是最終結果幾乎全軍覆沒,網友們對他的經歷進行了熱議。這位求職者本科畢業於一所211,碩士則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這個背景按理說已經算非常不錯了,但血淋淋的現實擺在面前,本科不是名校碩博也挽救不了。

而小某書上另一位本科畢業於南信大(雙非雙一流)、碩士畢業於赫赫有名的行業強校西電的求職者,則自述自己在面試一家網評很差的研究所時都被卡了第一學歷。該求職者有過兩段實習經歷,在大疆實習了半年,結果被這家單位掛了簡歷,僅僅因為本科是雙非。

該求職者的吐槽瞬間衝上熱搜,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雙非網友們紛紛現身說法,控訴求職過程中遭遇的第一學歷歧視問題。

網友感嘆經過2024這個招聘季,感覺985本科的含金量急劇上升,尤其是在經濟形勢與畢業生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這一趨勢愈發明顯

02 香港高才通計劃:只認12名校本科畢業生,碩博無用

而25日剛剛官宣的香港高才通計劃擴容,明確表示只認可包括武大在內的12所985名校的本科學歷,本科不是這12所畢業,碩博即使是清華、北大都沒用。個人認為,港府的政策導向實際上更加凸顯了985本科學歷的重要性和含金量,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第一學歷焦慮和復讀風氣。

我們一起看一下香港「高才通」的申請條件,其實非常簡單而直白:

A類:年薪達到250萬港幣或等值外幣(遞交申請前12個月),不論學歷,申請不受限額; 【有錢人通道,人數無限額】
B類:全球百強名校學士學位+過去5年內累計至少3年工作經驗,申請不受限額; 【有經驗的名校畢業生通道,人數無限額】
C類:全球百強名校學士學位(申請人百強名校畢業,低於3年工作經驗)。 【沒有經驗的名校畢業生通道,限額1萬人】
注意,這裡 只接受本科百強名校學位,碩博是不可以的。如果申請人本、碩、博皆為世界百強名校,自然符合條件。如果申請人 本科非世界百強名校,即使碩博是名校也無法申請

在這樣的政策下,雙非畢業生會意識到讀研並不解決問題,本科不是985甚至不是清北華五的話,研究生就算讀了清北、哈佛耶魯,最終在求職、落戶時也會被卡第一學歷。既然如此,那高考一旦沒考上985,還不如原地重開,直接復讀,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這種情況不僅對雙非畢業生造成了困擾,也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造成了影響。在現實中,一個人的能力和潛力往往不是由一次學歷決定的。然而,過度的學歷追求和第一學歷歧視卻讓很多人失去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今日話題:

各位讀者,你是怎麼看待中國社會越來越嚴重的第一學歷焦慮的呢?你認為用人單位卡第一學歷是否合理呢?你認為應當如何解決第一學歷被卡問題呢?評論區告訴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8afdedddffcd2f3ae2b39e0861bd4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