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探測器意外發現,數以千計的銀河系恆星在「顫抖」

2022-06-14     星空天文

原標題:蓋亞探測器意外發現,數以千計的銀河系恆星在「顫抖」

「顫抖」的群星:蓋亞探測器公布龐大的銀河系恆星資料庫。

根據蓋亞數據繪製的銀河系塵埃分布圖。 ESA / Gaia / DPAC

歐空局的蓋亞探測器正在完成一項偉大的任務——它正在一顆一顆地「數」著銀河系中的星星。

根據蓋亞數據繪製的銀河系「金屬」元素分布圖。 ESA / Gaia / DPAC

蓋亞當然不止是數星星,它還會記錄這些星星中每一顆的詳細參數。蓋亞的雄心是繪製一幅它所看見的詳盡的銀河系3D星圖。根據這幅星圖,我們不但可以知道這些恆星現在在哪裡——當然是指我們今天看見的位置,還能追溯它們過去的位置,以及未來會運動到什麼地方。

6月13日歐空局宣稱,蓋亞在觀測中意外發現,至少有數以千計的銀河系恆星在「顫抖」。這些恆星由於內部活動而發生了異乎尋常的「星震」。

說「意外」,是因為觀測「星震」並不是蓋亞的主要任務。蓋亞的主要任務,是對大約20億顆恆星的距離、運動速度和運動軌跡等參數進行測量。在蓋亞剛剛發布的恆星資料庫中,還包含了大約5億顆恆星的亮度、質量和溫度數據,以及其中數百萬顆恆星的化學成分信息。

與星震有關的信息,是在蓋亞對銀河系變星的觀測過程中獲得的。變星是亮度會周期性變化的恆星。雖然星震同樣也會導致恆星閃爍,但是兩者的機制有很大不同。變星的閃爍是恆星的整體問題;而星震更像是偶發事件。星震能反映恆星的內部結構和活動機制,正如地震也能反映地球內部的情況一樣。

6月13日蓋亞還公布了迄今為止最龐大的銀河系雙星資料庫,以及3000多萬顆恆星的徑向運動數據。

雙星是由兩顆恆星互相圍繞對方運行的恆星組成的天體系統。這個資料庫收錄的雙星數量是此前已知銀河系雙星數量的40倍。而徑向運動指的是恆星在面朝探測器方向,和遠離探測器方向的運動。

除了恆星,蓋亞還對太陽系天體進行了觀測。此次它還公布了60000顆太陽系小行星的化學成分信息。此前人們掌握化學成分信息的小行星數量只有大約4500顆。這次一下子提升了13倍。不僅如此,這些小行星的軌道參數也被一一記錄了下來。

蓋亞這一次公布的數據總量經壓縮後有10個T。為了這10個T,蓋亞觀測了20億個目標,總觀測次數達到了9400億。 蓋亞目前仍在處理一個龐大的系外行星資料庫,處理完成後將會公之於眾。

銀河系的自轉。圖中較暗的恆星正面朝我們而來,較亮的恆星正背朝我們而去。根據蓋亞提供的恆星徑向速度數據繪製。 ESA / Gaia / DPAC

根據計劃,蓋亞探測器將工作到2025年,那時它的燃料將會用盡。

銀河系恆星的徑向速度和自行。 ESA / Gaia / DPAC

參考

Gaia sees strange stars in most detailed Milky Way survey to date

https://www.esa.int/Science_Exploration/Space_Science/Gaia/Gaia_sees_strange_stars_in_most_detailed_Milky_Way_survey_to_dat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8a727192e91251042a1dd74bc6ac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