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大半個月,春節檔終究是沒能爆出一部50億量級的電影。
冠軍《長津湖之水門橋》,目前預計40億;
亞軍《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雖然以黑馬姿態攬下超20億,但已無力衝擊30億。
這意味著,春節檔的競爭提前結束,也沒有影片衝擊更高紀錄,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就需要新鮮血液作為補充,否則就會直接進入一段淡季。
去年因為有《你好,李煥英》的逆襲,一直到元宵之後兩日,大盤單日總票房都有超過三億和兩億。
而今年,元宵之後的初十六日,單日只剩下1億出頭,日冠《水門橋》單片也只有3684.78萬進帳。
更糟心的是情人節檔的幾部影片全部「一日游」,節日一過又得靠春節檔的老片撐起大盤。
其實往年的這個時間點基本都是淡季。去年還是依靠《阿凡達》的重映,加上《哥斯拉大戰金剛》的引進,市場才不至於太糟糕。
3月的單月票房排名,這兩部好萊塢大片都排進了前三。然後前六名其他都是春節檔老片。
沒錯,往往這個時候,就需要進口片來助力一番。
好萊塢經過去年暑期和秋季檔的復甦,大片撤檔潮基本不會再出現,所以今年不知不覺,已經有4部好萊塢製作確認引進。
其中兩部都是成本達到1億美金的A級製作,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好萊塢大片。
《尼羅河上的慘案》
上映日期:2月19日
肯尼思·布拉納的大偵探波洛系列第二部,上一部《東方快車謀殺案》在中國內地11月上映,有著2.3億票房,還算不錯。
《尼羅河上的慘案》的陣容不及前作,不過有著「神奇女俠」蓋爾·加朵作為女一號,也夠看了。而且成本是據傳高達9000萬之多,畢竟前作是有賺的。
只是肯尼思·布拉納的導演功力好極有限,口碑不算崩卻只能算平庸,用粵語說就是「麻麻地」。
北美上映之後票房平平,能否在內地帶動大盤還是未知之數。
關鍵可能不是看口碑,而是看宣發能帶動多少男性觀眾,讓他們願意花錢去大銀幕看看加朵女神。
《紐約的一個雨天》
上映日期:2月25日
避開了情人節的國產愛情片圍堵,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這是伍迪·艾倫被好萊塢徹底封殺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票房預期估計會和《小婦人》差不多,適合顏控和文藝青年觀看。
蒂莫西·柴勒梅德和艾麗·范寧的超新星組合,外加裘德·洛,都是顏值擔當。
雖然伍迪·艾倫這個人可能不怎麼樣,但他拍電影的功力還在那裡,如果情人節檔不幸中招,拿《紐約的一個雨天》來壓壓驚還是可以的。
《神秘海域》
上映日期:3月14日
官宣定檔3月14日!
雖然比北美2月18日檔期晚了差不多一個月,但由於索尼大片是沒有流媒體同步這回事,而且這是一部可以只看特效場面,不需要看劇情的片子,加上在市場急需引進片支援的情況下,檔期時間對票房不會有什麼影響。
就是這映前口碑比較糟糕,爛番茄新鮮度僅40%,評論認為綠幕特效過於明顯,品質上難逃遊戲改編撲街的魔咒。
其實這部「PS宇宙」大作最終能上映就已經不錯了。
籌備時間長達10年,前前後後換了6次導演,馬克·沃克伯格從男一號變成二號,終於由《毒液》導演魯本·弗雷斯徹,加上當紅的「蜘蛛俠」湯姆·赫蘭德最終完成任務。
索尼試圖將《神秘海域》打造出《奪寶奇兵》那樣的冒險系列,但現在看起來有點懸了。
不用預期太高,當做是「看看特效」系列就行。
《新蝙蝠俠》
上映日期:3月18日
漫威沒有沒關係,DC馬上就到。
在《小丑》取得成功之後,華納的DC異界計劃再推新作,這一次就是家喻戶曉的蝙蝠俠登場了。
在宣布分級是PG-13級之前,很難想像這還能引進上映。
不過想想,蝙蝠俠最後都把罪犯關進去了,能過審很正常。
這是不屬於DCEU系列的獨立故事,電影將會讓蝙蝠俠回歸到偵探類型風格,這也是蝙蝠俠在大銀幕中從未有過的風格。
成本只燒了1億,大場面可能沒那麼多,甚至動作戲也會比預期少,劇情或許會集中在蝙蝠俠和謎語人的鬥智,以及韋恩家族和企鵝人的勢力爭鬥。
預告呈現出不錯的質感,重要是這次的DC不會再尷尬模仿漫威的風格,而是要再度暗黑起來。
票房口碑,都可以把期待值拉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