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浮新興:加快繪製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圖景

2023-12-21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雲浮新興:加快繪製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圖景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 《小康》·中國小康網 王際娣

雲浮市新興縣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並將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深入推進,強力推動縣鎮村三級聯動,通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打造新型城鎮、建設和美鄉村,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隨著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的縱深化推進,雲浮市新興縣奮勇爭先,鉚足幹勁,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上奮力衝鋒,加速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今年以來,新興縣錨定高質量發展,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明確在縣一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大做強縣域經濟;鎮村級通過「政銀企村(戶)」共建家庭農場切入,探索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構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格局,走出縣鎮村協同一體高質量發展的新興路徑。

強化部署落實 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今年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第一年,新興縣以「開局即衝刺」的昂揚之姿,謀布局、抓實幹,劍指高質量發展,將藍圖繪精繪細,成立「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建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成功建立指揮、目標、工作、政策、評價五大工作體系。

該縣「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採用「1+5+7」模式,即下設1個辦公室、5個工作組和7個工作專班,分別是縣域經濟、城鎮建設、鄉村振興、要素保障、決策諮詢、村級集體經濟6個工作專班以及新興縣發展新型集體經濟項目建設服務保障工作專班,指揮辦下設信息化建設專班,協同配合開展工作。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新興縣深諳保障實施方為制勝關鍵,及時編制出台《新興縣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意見》及7個配套專項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並將「百千萬工程」主要指標量化細化,把考核評價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實績考核,為「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提供科學的政策指引。

今年以來,新興縣在「百千萬工程」框架下找准著力點和突破口,推動新興縣產業發展有聲有色,城市治理有禮有序,高質量發展落地有聲。日前在廣東省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上,新興縣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22個典型縣名單,成為全省9個創先類典型縣之一。

「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創先類典型縣,為新興縣實施『百千萬工程』開了個好頭。各鎮各部門要乘勢而上,推動『百千萬工程』不斷取得新成效。」新興縣委書記、縣「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陳哲江表示。

截至目前,新興縣共投入資金23.35億元,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落地落實,縣域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新興縣通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打造新型城鎮、建設和美鄉村,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圖為新興縣金台山智慧公園

發展特色產業 壯大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既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新興縣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培育壯大以金屬智造、先進裝備製造、生物科技、有機食品為主導的工業產業,這些產業正逐步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興縣一手抓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一手抓營商環境,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新興縣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吸引不少優秀企業到新興縣投資興業。

發力「百千萬工程」,新興縣縱深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一號工程」,以營商環境新優勢激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優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模式,完善幫辦、代辦機制,及時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在一流營商環境的加持下,新興縣已形成以畜禽養殖龍頭企業溫氏集團為代表的第一產業,以不鏽鋼餐廚具製造龍頭企業凌豐集團為代表的第二產業,以禪宗生態文化旅遊為代表的第三產業。

有著近40年不鏽鋼餐廚具製造歷史的新興縣,是全國最大的縣級高端不鏽鋼製品生產和出口基地。近日,新興縣不鏽鋼企業凌豐集團展出的綠色環保產品在第134屆廣交會上大放異彩。此次,凌豐集團進一步強化「綠色低碳」設計理念,圍繞「五新」——「新技術、新材料、新功能、新工藝、新款式」重磅升級「綠色」產品,近三百款精品餐廚具與本屆廣交會「綠色低碳」主題相得益彰,以嶄新的產品陣容掀起「綠色旋風」,受到眾多國際客商的認可和讚揚,圓滿收官。

事實上,新興縣不鏽鋼餐廚具行業為縣域經濟提供了強大支撐。據悉,新興縣共有不鏽鋼製品及上下游配套生產企業110多家,以生產和出口高端不鏽鋼餐廚用品為主,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家,年出口額近4億美元,年納稅額超3億元,解決勞動就業2萬多人,是全國最大的縣級高端不鏽鋼製品出口基地,素有「中國廣東新興鍋」美譽。

在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方面,該縣大力發展以溫氏股份為代表的現代農牧業,構建起以1個國家級和7個省級的「1+7」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體系,從產品到產業,從局部布點到全面開花,「國」字頭、「省」字頭產業園在新興縣充分發揮著「頭羊效應」。目前新興縣已形成各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2家、省級「菜籃子」生產基地4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22個、「粵字號」農業品牌22個,是雲浮打造「千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的中堅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為壯大縣域經濟,今年以來,新興縣全力打好土地收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三大會戰」。據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全縣實現GDP213.93億元,同比增長2.3%,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增幅穩健、穩中有進。

今年以來,新興縣大力實施「項目引建年」活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並在今年首個季度簽約重大項目6個,總投資45.5億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縣新增招商合同項目35個,計劃總投資140.19億元,超額完成市下達128億元的年度任務109.5%,完成213億元年度衝刺任務的65.82%;已收儲土地3214畝,完成市下達任務214.3%,占全年任務的91.83%。項目數量、投資總額、完成進度均排雲浮市第一。

此外,省、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進度均高於時序進度,不斷為縣域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地處大灣區腹地的新興縣名人輩出,其中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文化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作為惠能出生、開悟、圓寂之地,新興縣被譽為「六祖故里」「中國禪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惠能當時寫下的《菩提偈》,他開創了「無神論的唯心主義」,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宗教道路。

當前,新興縣加快構建以禪宗文化旅遊產業為代表的全域旅遊業,著力寫好「旅遊+」「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文章,今年新增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共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3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5個,是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連續5年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政銀企村」合作 激發村級能量

近年來,新興縣聚焦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難題,大力推進「政銀企村」共建模式,著力把發展短板轉化成潛力板,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實施「百千萬工程」,在村一級最關鍵的就是要讓農民腰包鼓起來、產業強起來。通過「政銀企村」共建模式,初步探索建成「3牛3雞1豬」建成7個「政銀企村」共建高效養殖小區,帶動全縣199個行政村(社區)實現年經營性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目標。

10月31日,新興縣簕竹鎮欖根黃塘村「政銀企村戶」共建家庭農場正式揭幕,標誌著黃塘村家庭農場在實現全市「第一個動工、第一個投產、第一個收益」的「全市三個第一」目標上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

據了解,黃塘村正是在「政銀企村」模式的基礎上探索的「政銀企村戶」共建家庭農場項目建設模式。通過政府、農業龍頭企業、自然村、農戶四方簽訂協議開展的肉雞養殖合作,也是簕竹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項目,該項目規劃33畝,預計總投資800萬元。建成年出欄約80萬羽的肉雞高效養殖示範基地,項目全面投產後,預計總產值2400萬元,可為兩條「政銀企村戶」試點自然村集體帶來各10萬元收入,將為簕竹鎮特色農牧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當前該縣推進110個自然村參與集體經濟試點項目建設,鎮村經濟發展不斷刷新「進度條」,預計2024年所有試點自然村年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眼下的新興,農業經濟保持穩步增長的發展態勢,城鄉區域面貌發生顯著變化,法治鄉村建設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的鄉村振興新形態逐漸凸顯,處處呈現和諧幸福的美好畫卷。

當前,新興縣加快構建以禪宗文化旅遊產業為代表的全域旅遊業,著力寫好「旅遊 +」「文化 +」產業融合發展文章。圖為國恩寺

區域協調發展 打造美麗圩鎮新興樣板

推進縣域、鎮域、鄉村「三級聯動」,高效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興縣以創建「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為契機,打造美麗圩鎮「新興樣板」。該縣深化美麗圩鎮「七個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圩鎮環境衛生、市政公用等設施建設,持續提升圩鎮集聚度。目前全縣12個鎮全部達到宜居圩鎮標準,其中新興縣天堂鎮、太平鎮成功創建成為全省美麗圩鎮示範樣板。

天堂鎮充分利用農業強鎮優勢和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鎮村建設成果,大力盤活本地人文資源、特色飲食文化等「沉睡資源」,培育壯大美麗經濟,村民們紛紛吃上了旅遊飯。目前,「天堂小鎮旅遊景區」已正式評定為國家級AAA級旅遊景區。

要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除了要打造鎮村的「面子」,更要將文化和服務延伸到基層的最後一公里,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把鎮域發展的「里子」充實起來。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千百年來,交通發達的地方亦伴隨著繁忙的商業貿易。如今鄉村要發展,基礎設施補齊是關鍵。目前新興縣已打通深岑高速、汕湛高速、高恩高速、縣城二環路等重要通道,內通外聯的綜合交通體系已基本形成。隨著廣湛高鐵、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等逐步建成,新興縣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三產均衡、各有特色、均有龍頭,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勢頭強勁;社會風氣積極向上、文明風尚深入人心,人文之美促進城市活力加速釋放。

「百千萬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用好政策。新興縣廣泛調動社會力量,緊抓佛山順德與新興第四輪對口幫扶協作的契機,深化與結對單位的政、商、企三大資源合作;開展「村企共建、村村結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引導建築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全縣11家建築企業與12個鄉鎮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擬定了13個幫扶項目;爭取金融機構為「百千萬工程」加大金融投入,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等,以此推動政策、資源、產業、金融等發展要素和資源下沉鎮村,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接下來,新興縣將大抓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大抓人居環境建設,有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抓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切實增強群眾滿意度獲得感;大抓體制機制改革,激發釋放縣鎮村發展活力潛能;大抓社會力量參與,凝聚齊抓共促的強大合力,集眾人之力、展各家所長,奏好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協奏曲」。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3年12月中旬刊

作者:王際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85ad4642a8bba86e4f47ebb6e986b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