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樂園 生態福祉|檢察助力國家公園體制建設

2023-10-19     大邑檢察

原標題:熊貓樂園 生態福祉|檢察助力國家公園體制建設

熊貓樂園 生態福祉

陝西寧強:為保護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貢獻檢察力量

「您已進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請注意保護野生動物。」陝西秦嶺深處,一塊醒目的路牌映入眼帘,這裡是位於陝、甘、川交界處,有著「一腳踏三省」區位特點的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

2021年,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後,位於秦嶺核心保護區的陝西青木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名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是陝西境內唯一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地區,承擔著秦嶺生態環境暨大熊貓保護的雙重任務。近年來,寧強縣檢察院圍繞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堅持能動履職,為保護大熊貓棲息地貢獻檢察力量。

專案專辦

保護熊貓生態樂園

發源於大熊貓國家公園腹地的金溪河,是鰱魚、桃花魚、白條魚等眾多野生魚類的家園,豐富的魚類資源有助於維持水體生物圈整體平衡,凈化水質,是水體環境的晴雨表。2022年5月24日深夜,石某等三人抱著僥倖心理,在禁漁期內非法電捕野生魚,嚴重破壞了金溪河水生態環境。

「我們保護大熊貓不僅是保護這一個物種,更是保護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對破壞大熊貓棲息地的行為,需要依靠司法機關來懲治犯罪。」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巡護員說。

今年10月,寧強縣檢察院與國家大熊貓公園陝西片區管理機構開展走訪調查。

司法保護是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也是最直接、最有力的保護。寧強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成立專業化辦案團隊,並組建了一支公益訴訟志願者隊伍,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建設注入檢察力量。

在辦理石某等三人非法捕撈案中,該院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專業化辦案團隊優勢,堅持「一案三查」,同步審查該案的刑事、民事、行政責任。最終,石某等三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給當地生態帶來不可逆的損害,自願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並願意承擔全部民事責任,主動增殖放流魚苗,修復補償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2022年8月,該院依法對石某提起公訴,對其餘二人作相對不起訴處理,並向行政機關提出給予兩名被不起訴人行政處罰的檢察意見。同時,就行政監管不到位的問題,該院及時向有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職。收到檢察建議後,當地政府立即成立了聯合檢查組,加大對轄區重點水域的巡護力度、執法力度,並改進工作措施,健全考核問責機制,確保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區域協作

築牢秦嶺保護屏障

大熊貓國家公園橫跨秦嶺山系、岷山山系、邛崍山系2.7萬平方公里的高山深谷及原始森林,是大熊貓等野生動植物棲息的天然生態樂園。今年10月1日《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施行,標誌著陝西、甘肅、四川三地攜手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格局正式建立。從碎片化棲息地到整體的國家公園,從「九龍治水」到統一管理,離不開陝甘川三地的整體規劃和攜手共建。

四川省旺蒼縣與陝西省寧強縣毗鄰,寧強縣毛壩河鎮一垃圾堆放場,被傾倒、堆放了大量生活垃圾,經雨水沖刷,垃圾隨雨水流入河道,威脅旺蒼縣水源安全。2022年10月,接到四川省檢察機關移送的案件線索,寧強縣檢察院立即向該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及時履職,及時開展垃圾清運工作。在該案的辦理基礎上,寧強縣檢察院注重加強跨區域協作,形成跨區域生態保護合力。目前,該院已與四川省旺蒼縣檢察院、南江縣檢察院建立了米倉山腹地生態資源跨區域保護協作機制,全力構建漢江源生態檢察保護格局。

2022年以來,寧強縣檢察院全力推動跨區域檢察協作和保護管理機構協作,與四川省青川縣、甘肅省文縣兩地檢察院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跨區域保護協作機制,通過發揮機製作用,開展跨區域案件線索移送、協助調查取證、舉行檢察聽證,提升協同履職能力。同時,該院加強與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管理機關的協作,為專業機構保護注入檢察力量;在涉及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周邊鎮政府和街道辦開展水源涵養林保護、固體廢棄物污染、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普法宣傳,營造良好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治理保護氛圍。

構建「檢察+」

擴大生態保護朋友圈

保護好野生大熊貓的棲息家園,是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初衷。但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內,不只有大熊貓,還生活著川金絲猴、羚牛等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5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1種,它們在秦嶺腹地繁衍生息,共享這條「熊貓長廊」帶來的生態福祉。

今年9月,寧強縣檢察院檢察官對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河流進行水質檢測。

「看,這裡水變清了!」近日,寧強縣檢察院檢察官與該縣河長辦、住建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一同對鐵鎖關鎮玉帶河一起水污染案件水質恢復情況開展「回頭看」。

2022年7月,檢察官在巡河時發現,某工業園區內的排污管道由於缺乏維護,污水外泄至玉帶河,嚴重影響了水生態環境。發現線索後,該院迅速採取行動,現場勘驗、詢問、走訪職能部門了解情況,通過提出檢察建議、向監察機關移送涉案線索的方式,與監委、河長辦合力督促有關行政機關對排污管道加強管理維護。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玉帶河重現清澈,周邊草木繁茂,最大程度維持了河流原有生態系統特徵。

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於「檢察+」多元監督模式的構建。據了解,寧強縣檢察院與縣紀委監委建立協作配合工作機制,與河長辦建立「河湖長+檢察長」工作協作機制,確立線索雙向移送、信息共享、重大情況通報等工作機制,加大辦案協作、督促落實、執行協助等聯動配合,多維度推動漢江流域水生態保護,同向發力構建「共治都管」格局。

寧強縣檢察院圍繞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積極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督促恢復林地10餘畝、河道3公里,增殖放流魚苗8萬尾。通過辦案凝聚以「我管」促「都管」治理合力,該院與該縣法院、縣公安局簽訂《關於加強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案件辦理協作的意見》,將公益訴訟案件辦理「關口」前移,依法介入公安機關偵辦的破壞環境資源保護案件,及時研判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受損情況和行政機關履職情況,同步開展公益訴訟調查取證、鑑定、評估工作,確保案件及時移送法院全面依法審判;通過聘請特邀檢察官助理、邀請公益訴訟志願者參與辦案等方式,擴大案件辦理的社會知曉面和影響力;積極發揮「河湖長+檢察長」「山長+檢察長」工作機製作用,持續開展守護綠水青山、濕地生態保護系列專項活動,將辦案職能向社會治理領域延伸,織密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監督網,擴大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朋友圈。

萬物生靈,美美與共。在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大傘」之下,如今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里,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大熊貓國家公園

劃分為四川省岷山片區、邛崍山—大相嶺片區,陝西省秦嶺片區和甘肅省白水江片區,包括核心保護區、生態修復區、科普遊憩區、傳統利用區4個功能分區。其中,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秦嶺片區總面積43.86萬公頃,核心保護區覆蓋全國現有的67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涉及大熊貓及區內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2021年10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被列入第一批國家公園名單。

(檢察日報 祝長英 廖富明 趙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8554d347dda734d2f362c8d14c8b4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