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以後,為何朱元璋要大力除掉開國功臣?

2022-07-30     仲安筠

原標題:明朝建立以後,為何朱元璋要大力除掉開國功臣?

朱元璋對於貪官污吏的深惡痛絕來源於他小時候的經歷,由於元朝腐敗的統治,在一次饑荒中,賑災的銀錢被官員們層層剋扣,導致朱元璋父母兄弟在這場災難中去世。而在洪武年間爆發的「空印案」與「郭桓案」更讓朱元璋篤定了官員們都是腐敗貪墨的蛀蟲。朱元璋怎麼也想不明白,文人們「朝聞道,夕可死」的高尚氣節為何會在進入官場後立刻淪為「朝獲官,夕腐敗」的不良風氣。

長孫順德,唐朝建立的時候被封薛國公。李世民即位後,他貪污受賄,屢次犯法,最後被免除官職。在明朝,死於貪贓枉法的功臣就比較多了,朱亮祖、廖永忠、胡惟庸、藍玉等都在此列。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朱元璋在為他的子孫鋪路,他知道他的子孫即位後可能控制不了這些開國功臣,所以就藉機削權打壓,防止他們起來造反。

因為老朱的皇位來的太傳奇,從乞丐到皇帝,所以本來就內心有種不安生的感覺,這些大將再不聽話,老朱就有點不耐煩了,直接肉體消滅。此外,朱元璋的兒子朱標早逝,老朱又不想把皇位給其他兒子,就需要給小孫子留一個安全的環境。這也是朱元璋屠戮開國功臣的原因,沒辦法,這些大將太厲害了,隨便找一個,都能馳騁天下,還是消滅了放心。

本來朱元璋屠殺完胡惟庸一黨後也告一段落了。但是後來因為太子朱標的逝世。原本藍玉一黨也成了新任繼承人朱允炆的威脅了。所以後來朱元璋又屠殺了藍玉一黨給繼承人清理障礙。經過「胡惟庸慘案」和「藍玉案」後整個明朝功臣十之八九都被清除了。也由此可見朱元璋屠殺功臣並不完全是因為他殺性重。有時候真是迫不得已,逼到那步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769da054c5c35cbbd5b764f7ed674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