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通報證券公司投行罰單情況,對開源、中原實施暫停債券承銷業務6個月

2024-10-18     介面新聞

介面新聞記者 | 陳靖

今年以來,投行業務嚴監管態勢持續,多家券商相繼收到「罰單」。

10月18日,證監會通報了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專項檢查情況。

證監會稱,為落實中央金融監管工作會議「長牙帶刺、有稜有角」要求,持續強化對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監管,壓嚴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今年證監會組織對部分證券公司投行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情況開展了現場檢查。

證監會指出,從檢查情況看,通過近年來持續從嚴監管,大部分證券公司較為重視投行內控基礎制度建設,由業務部門、質量控制、內核合規構成的「三道防線」內控體系運行總體有效,項目執業質量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個別證券公司仍存在投行內控把關不嚴等問題,一些項目尤其是債券承銷項目盡調核查工作不到位,沒有全面落實勤勉盡責的要求。

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證監會堅持「穿透式監管、全鏈條問責」和機構、人員「雙罰」的原則,抓住公司高管等「關鍵少數」,根據問題的輕重,依法分類採取措施。

證監會稱,對違規問題多、情節嚴重的開源證券、中原證券採取暫停公司債券承銷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要求公司全面整改,切實吸取教訓;對11家公司視違規問題情節輕重分別採取監管談話、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要求針對性解決盡調、內控短板問題。

同時,證監會對43名直接責任人員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分別採取監管談話、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人員涵蓋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投行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質控部門負責人、業務部門負責人及項目組成員,並要求公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

本次現場檢查在覆蓋面、追責範圍、處罰力度等方面較往年均有明顯提升。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決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新「國九條」等資本市場「1+N」文件部署,督促所有行業機構以案為鑑、以案促改,持續強化投行業務監管,及時評估監管效果並持續改進監管工作,推動保薦機構進一步提升執業質量,堅守廉潔從業底線,更好發揮證券公司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

同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對興業證券(601377.SH)、中國銀河證券(601881.SH)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經查,發現中國銀河證券在部分項目中未勤勉盡責;未識別出個別項目非市場化發行;個別項目債券發行結果公告未披露銀河證券認購債券情況;個別員工通過他人代領年終獎金逃避繳納稅款;薪酬遞延支付執行不到位;質控、內核核查把關不嚴;對子公司廉潔從業管理不到位;部分項目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信息披露不到位等。

興業證券則存在部分項目發行保薦報告未完整披露立項、質控、內核審查問題、薪酬考核制度設計不合理等問題,上述情況違反了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興業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公司應加強對投資銀行業務的內控管理,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

「相關處罰,充分體現強監管之下,監管在關注項目申報發行等傳統重點關注之外,同步加大對於持續督導職責履行的檢查,反映出對投行業務全鏈條的監管。」有業內人士稱,「此外,涉發債保薦承銷違規處罰在今年也時有出現,說明監管目光不僅僅局限在IPO等熱門領域,對此前關注度不高的領域也保持了一定的監管強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72ebfe5b1985d17238482c2d45b62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