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推會| 微短劇的發展方向以及變現模式是什麼?

2022-04-23     第一製片人

原標題:春推會| 微短劇的發展方向以及變現模式是什麼?

2022年4月23日刊總第2722期

打開視頻平台,服化道簡單、海報醒目的微短劇,在首頁推薦中越來約占有突出的位置,微短劇已經在部分觀眾群體中悄然走紅。

2020年,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後台將「單集時長不超過10分鐘的網絡劇」正式定義為網絡微短劇。相較於普通的電視劇,微短劇的體量顯然更小。在抖音、快手、芒果TV、騰訊視頻、B站等平台的助力下,微短劇在2022年迎來了空前的繁榮。不僅參與公司、上新數、流量與分帳票房大幅提升,還走上了精品化的道路。《大媽的世界》通過短平快的喜劇劇情,講述大媽們機智的晚年生活,並且探討了數字化社會中的新潮問題。《山河令》導演李宏宇執導的反套路輕喜短劇《拜託了!別寵我》,在分帳上取得了成功。

微短劇憑藉著短平快的即時滿足和高效的觀影節奏在觀眾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當然,當前微短劇行業內,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是一個客觀現實。微短劇如何微貫徹精品化的發展方向,提升內容質量,擴大市場規模,都是從業者必須解決的難題,也是未來劇集行業能否擴大影響力的關鍵。為了尋找答案,4月21日,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主辦,主題為「向光而行,短劇精品化的突圍與未來」的論壇在京召開。

該活動雲集了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駐會副會長、首制協網生內容創新委員會主任張平;快手短劇內容運營負責人陳一夫;陝文投藝達影視總經理賈軼群;國韻文化董事長導演任曉鋒;粒粒橙娛樂營銷及內容自製負責人、製片人李錦;首制協短劇聯盟秘書長岳雲飛;大芒短劇製片人工作室負責人湛亞莉;《拜託了!別寵我》導演李宏宇等機構領導、平台負責人與一線創作者。

在論壇上,各位行業大咖分別站在短視頻平台、長視頻平台、頭部影視公司的角度來探討短劇如何在保留短平快特點的同時給觀眾帶來更多思想和藝術的滋養,如何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深層次的追劇需求,以及短劇的變現模式又有哪些,進行了深度解讀。

短視頻平台合作門檻相對較低,

長視頻平台更偏向專業製作團隊

2021年,不管是短視頻平台,還是長視頻平台,都在逐漸的加碼微短劇。

對於短視頻平台而言,微短劇作為製作更加精良、劇情更長的內容,其主要作用是拉長用戶的使用時長、增加平台流量、捧出平台「明星」以進行引流漲粉。因此,它們更加強調的關鍵詞往往是「上頭」,著重突出角色人設演員本人。大部分UGC製作的微短劇,起到的還是引流漲粉的作用,讓用戶關注演員的個人帳號,粉絲達到一定的數量,就可以帶貨直播

例如,在快手上靠《這個男主有點冷》漲粉500萬+的「一隻璐」,目前就開設了自己的品牌並長期進行帶貨直播。她成名後帶貨GMV(商品交易總額)單場增長60倍。微短劇在快手形成了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鏈。創作者依靠好的內容可以在快手商業體系中尋找更多變現的機會。

快手短劇內容運營負責人陳一夫表示,從去年10月金劇獎大會之後,快手星芒短劇做了升級,從原有的男性向、女性向題材,細分到「青春勵志、國韻古風、家庭共情、時代旋律、都市職場」這五大品類。「題材多樣化將是快手短劇的重點發力方向,截至2021年底,快手上線240部快手星芒短劇,在2022年,快手將突破240部,將迎來更多的短劇。」

長視頻平台,作品決定用戶存量,存量決定財富。因此,相比於短視頻平台, 長視頻平台在微短劇的合作方選擇上偏向於 專業製作團隊,不會因為是微短劇就將製作水準降低。

芒果作為以內容起家的平台,在一開始短劇的定位就是 十分鐘橫屏精品短劇。大芒短劇製片人工作室負責人湛亞莉分享稱,「從2019年到今天,我們從優勢題材出發做了非常多項目的開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出了職場高概念的爽劇 《本宮今天不加班》,古裝無限流劇集 《進擊的皇后》系列,同時我們也跟網絡IP合作改編了 《謊言使用法則》等等,積累經驗教訓,不斷的疊加,到了2.0階段。」

芒果在未來會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題材的打開,芒果即將上線情景喜劇以日更形式排播的《又是努力的一天》。第二步是大芒短劇商業化推進,在內部已經成立了專項商業化小組,後續會把優質的短劇內容推向市場,與市場接軌,這樣也會更好的搭建一個健康的商業生態。第三步,芒果TV推出了一個全新的短劇APP「大芒」,軟體專注在7到10分鐘的優質系列內容。

傳統影視公司、知名創作者轉戰微短劇賽道,

微短劇市場可多元變現

當下,不乏傳統影視公司轉製作微短劇,例如華誼創星、嘉行傳媒、陝文投藝達等公司。這些老牌製作公司,雖然出入微短劇領域,但有豐富的製作經驗。美食甜寵微短劇《大唐小吃貨》作為陝西文投首次涉足微短劇賽道的第一部作品,一經播出就受到觀眾與市場與業界的喜愛和認可。該劇累計分帳超1400W,並榮獲騰訊視頻微短劇「2021年度優秀分帳劇」。

論壇現場,作為《大唐小吃貨》的出品人與總製片人賈軼群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思考,「第一,要明確知道觀眾喜歡看的原因,像《大唐小吃貨》讓大家感到非常解壓和放鬆;第二,還要關注到它的播出形式,現在視頻平台的播出方式很多是一周播三天,一天播兩集或者一集,這就意味著我們的作品還是要有連續性,否則為什麼觀眾要等好幾天來追劇呢?所以,我們把做長劇的思維濃縮到短劇的連續性創作之中,這樣讓觀眾有興趣和耐心追下去。第三,劇集要有一定的話題度,《大唐小吃貨》是以甜寵打底,美食和喜劇內容來調動觀眾去參與討論,這是我們創作劇本之初就確定下來的。」

國韻文化很早即已進入短劇賽道,目前儲備項目達30+部,國韻文化董事長導演任曉鋒分享製作心得:「要有差異化的世界觀,建立向光而行、有光芒的價值觀底層,掌握類型化的主線結構和敘事方式,建立有趣的、有成長的、有光、有溫暖的人設。」

與此同時,微短劇也吸引一批從傳統內容轉型而來知名創作者,2021年熱門劇集《山河令》導演李宏宇製作了《拜託了!別寵我》,他分享了「化繁為簡、去粗取精」的創作標準,加快節奏、精益求精,用有限的成本來創作讓人無限開心的故事。

此外,在現場關於微短劇商業化的議題,眾平台短劇負責人,影視製作公司高層更是展開了切實、落地、可行的深度討論。微短劇的商業模式正在不斷探索,粒粒橙娛樂營銷及內容自製負責人李錦介紹,三八女神節時,《大媽的世界》天貓超市定製相關番外篇,一天的播放量就可以達到1500萬,後續收益可觀。賈軼群表示,《大唐小吃貨》播出後,其製作團隊嘗試在淘寶上開啟元婉兒店鋪,所有在劇中出現的小吃都會在淘寶店鋪上新。次元壁的打通,對於商品的植入和影視劇的創新而言,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國韻文化董事長任曉鋒也分享稱「我們跟內容部門基本上是同步成立商業開發部門,我們內部叫做短劇電商。劇中同款將來會跟合作的平台洽談,貨盤由我們組織,供應鏈由我們組織,主要是兩種供應鏈,一是自有供應鏈,二是合作的優質聯名供應鏈,包括數字產品。」包括快手短劇內容運營負責人陳一夫也在會場表示,快手短劇仍在探索更多商業可能性,已嘗試過劇情植入、AR植入、番外植入、挑戰賽等形式,之後也需要跟更多同行交流、完善。

論壇上,在場的嘉賓都對微短劇行業信心十足,未來的文藝市場將百花齊放。論壇最後,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網生內容創新委員會短劇聯盟秘書長岳雲飛現場宣布成立「FRESH!BANG!鮮見創投」,面向整個微短劇行業招募優質項目,從各個埠給予資源扶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微短劇將成為影視行業發光發熱的新藍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71683158cc8aef3f813e21271484e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