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得不談論地球。
上一次地球嚴重暖化,大約是一千四百萬年前,在人類之前。目前高溫可能導致的嚴重性,「現實不是電影,我們不能假裝不知道結局」。
紀錄片無數遍帶我們回溯過去、探尋現在,並且預演未來:
地球位於距太陽的恰當距離,水蒸氣凝結變成暴雨傾瀉,從而形成河流,塑造地表形狀,又彙集成海洋,以億為單位計算時間,造出樹木、土壤,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位置。
而如今我們發現海鳥胃裡裝滿塑料、乾旱季節大象的遷徙變得愈加不易、北極的夏天將失去冰塊、珊瑚在臨死前發出艷麗異常的螢光……
在「人類滅亡是地球重生契機」的論調外,還有人懷抱期待走遍全球,尋找具有創意的解決方法,像拼圖那樣拼湊完整,食物、能源、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革新,共同說出一個激勵人心的新故事。
本周我們整理了 7 部關於生態的紀錄片,摘錄的台詞無法替換影像的震撼,只希望可以真正令你觀看:
重新認識一下我們所在的地方,重新學習每個普通人可以做的事。
「當你扔掉垃圾並希望它們真的消失,這是不可能的。海洋是每個人的後院,或者說是前院、居住空間,不管你怎麼看待,這個星球是被藍色統治的。
我要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我要回到鯨魚那裡,去尋找我們最初看到的那頭幼鯨。如果鯨可以說話,我猜他們會說:你們在想什麼?世界上的每個物種,都為了生態和環境的美好而努力,但你們人類,就像是地球上的過客。
」
「只有時間才能證明雅典娜的決定是否正確,她現在別無選擇,王國中已經沒有水了,他們前方的水坑也即將乾涸,他們必須前往避難所。
雅典娜活了五十年從沒遇到過這麼嚴重的旱災,現在她必須做出前所未有的重大決定,整個家族命懸一線。但如果她選擇錯誤的時機離開,他們都會渴死。
不論結果如何責任都要她獨自承擔,他們就是這麼信任她。當她決定重返王國,大象們沒有任何猶豫。
」
「現在我們的冰有點像冰淇淋,是冰,但開始融化,融化得相當快。
2040 年,我們就可以在北極航行,北極海夏季將沒有海冰。北極就像是北半球的空調,如果冰消失了,會改變洋流,改變氣候模式,讓洪水及乾旱更為嚴重。這是大環境有史以來最戲劇化的變化。
」
「我們收到報告,表示新喀里多尼亞的珊瑚,有非常奇特的行為。理查在那裡,他說那是他看過最瘋狂的東西,他不知道是什麼,當地人也不知道,它在發光。
珊瑚發出螢光,它們產生化學遮光劑,保護自己不受到高溫傷害。這是自然里美到不可思議的死亡階段。仿佛是珊瑚在說:看看我,拜託注意我。
」
「就在這一刻,智人,聰明的人類走進了故事中,你受益於地球歷經 40 億年遺留下來的驚人財產,你只有 20 萬年的歷史,但你已將世界改頭換面。雖然你很脆弱,但你卻占有了所有棲息地,並征服了大片的領土。
在你之前的所有物種都未曾這樣。
」
「動物們開始以我們幾十年未曾見過的規模繁衍生息。從巨大的海洋生物以新的方式與後代溝通,獵豹改變了它們幼崽的生存機會,到瀕危企鵝正在經歷一個破紀錄的繁殖季。
當人類暫停下來,地球得已再次呼吸。
」
「我們想要推廣食物主權城的概念,讓 底特律徹底自給自足,既然在 2050 年世界將變得不同,燃料用盡、水源不足、甚至沒有足夠的食用作物……我們需要確保食材生產區都靠近城市。
我們試著要找到,如何讓全市市民更聰明的節能減碳。在 哥本哈根,67% 的市民不開車,他們走路、騎車,或是搭載公共運輸。到 2040 年,整個城市就會有儲蓄太陽能與風力電的電池,生態氣與電能為發動主力的車輛將完全替代燃油汽車。
在 圖內鎮,我們使用 21 磅的貨幣,為什麼不可以呢?在其他鎮只是廢紙一張。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本地的循環經濟體,不受全球性影響力的左右。
」
現在全球有超過 1200 個變革性城鎮、超過 800 間良食社、上萬塊城市農莊、4000 種自發性貨幣,有位 19 歲男孩發明了清理海洋垃圾的機器,工程師發明了節能航空引擎,百萬人分享各自的物資、生產自有用電、加入植樹運動……
在《明日進行曲》的末尾,造夢且在行動的人們懷抱暢想,也清醒知道:
當然,我們不能保證這世界會立刻改變,但可以告訴下一代,當下的環境危機是有解決之道的。
成千上萬的人們都已經開始行動了。
編輯 - 殺手
- 今日話題 -
你為環保做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