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包容吸納八方來客 西安文旅爆火的「流量密碼」是什麼?

2023-07-16     陝西傳媒網

原標題:開放包容吸納八方來客 西安文旅爆火的「流量密碼」是什麼?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唐代詩人盧照鄰筆下的「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就展現盛世長安社會生活的廣闊畫卷。

西安:多元文化匯長安

西安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這裡豐厚的歷史遺存和深沉的文化底蘊,讓它名列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戳視頻,感受多元文化在西安匯聚的魅力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今年以來

    西安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作為熱門旅遊城市,今年以來,西安更新了古城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城市地標,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吸納八方來客,積極打造消費新場景,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到底有多火?一組數字了解一下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出行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6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日均航班數達到900架次以上,日均運送旅客人數超過12萬人次。今年端午假期期間,國鐵西安局共發送旅客238.3萬人次,目的地為西安的端午假期訂單量同比增長199%。

      近三個月,西安景區預訂量比2019年增長60%,熱門景區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城牆、華清宮、回民街、大唐芙蓉園等。

      商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西安全市限額以上企業,也就是規模以上的大中型商貿企業,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018.31億元,同比增長9.6%。從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956.30億元,同比增長7.9%;餐飲收入62.01億元,同比增長45.5%。從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智慧型手機、新能源汽車的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2.4%、34.2%和105.9%。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長安城

      西安既不沿邊,也不靠海,但卻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頻頻「出圈」。西安的文旅市場到底有多火爆?我們一起去看看。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千里赴長安打卡新場景

        西安文旅消費的火爆,離不開當地對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融合創新,豐富供給。這裡既有像大家較為熟悉的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大唐芙蓉園等歷史文化聚集區,又有正在興起的「文化餐飲」「研學旅遊」等消費場景,吸引遊客前往打卡。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長安牛肉餅」「大唐牡丹菜」,還有不少遊客不遠千里奔赴西安,就是只為品嘗一口當下最火的「毛筆酥」。伴隨著傳神的「小二」「掌柜」等招呼聲,一道一道飽含文化內涵的菜肴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在西安,不少餐廳都推出了帶有唐風唐韻的陝菜文化飲食,並會為遊客一一講解菜品背後的歷史故事。

          記者在一家餐廳門口看到,儘管剛到用餐時間,但這裡的食客早早就排起了長隊,商家還特意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文藝表演,避免遊客們無聊地等位。

          外地遊客田玥:其實我們昨天晚上已經來了一次了,但是當時要排100多位,如果能在旅遊的同時也能接觸到文化就是比較好的。

          西安某餐廳廚師長孫喜軍: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不僅僅是停留在吃好,要吃出來有氛圍,有文化。

          除了新型消費場景的塑造,傳統熱門旅遊地也在努力拓展與遊客的互動空間。

          秦陵博物院社教部的工作人員黃思雨和同事們幾乎每天都要給前來兵馬俑參觀或研學的遊客普及相關知識。今天講解的內容是關於兵馬俑的修復,遊客們可以使用仿製的兵馬俑模型,親自體驗修復的過程。這也是秦陵博物院推出的系列研學科普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一項。

          除了學修兵馬俑之外,秦陵博物院還針對不同人群推出了學寫秦小篆、秦服飾體驗等多種研學體驗項目,遊客在親身感受了兵馬俑的震撼之後,還能趁熱打鐵,進一步加深和豐富對歷史文化的了解,從而給遊客帶來了跟以往截然不同的參觀體驗。

          數據顯示,進入暑期以來,來兵馬俑參觀的研學團隊,日均人數就超過了5000人,由此帶動門票、講解項目及各類文創產品銷售火爆。

          絲路新業態 文旅新體驗

          除了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人文氣息,西安還有一張鮮明的標籤。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裡曾經是各國商賈和商品的重要聚集地。如今,隨著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由此衍生的絲路新業態、新商機也是層出不窮。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在開業不久的西安滻灞生態區的中亞國家商品館,記者看到的是一片人頭攢動的景象,不少市民正在選購心儀的商品,產自哈薩克等國家的餅乾、巧克力、飲料深受消費者喜愛。

            西安市民李鑫:把我們中國的好的產品放到別的國家,把別的國家的產品帶到我們中國來,這就是很好的交流。

            中亞國家商品館正是今年5月在西安舉辦的中國-中亞峰會前夕正式投運的,目前共有來自七個國家的七百多種商品在此陳列銷售,開館至今,已銷售上萬件,每天的零售額大約在一兩萬元。

            除了中亞國家商品館,西安還有不少商場或超市都設有絲路商品館或專櫃。如今,陝西人吃的麵條所用的麵粉和食用油,很大一部分是產自中亞國家。

            多元文化匯聚西安,帶來的不僅是進口商品消費的火熱,更有精神文化的滋養。台上正在演繹的實景歌舞劇《駝鈴傳奇》,以盛唐為背景,講述了商貿駝隊勇敢開拓絲路的故事。通過光影虛實依次呈現,伴隨驚心動魄的故事,讓觀眾大呼過癮。

            外地遊客聶子琦:關於絲綢之路,我們之前在歷史課上有講過,現在用表演的形式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我覺得認識更加深刻了。

            數據顯示,劇目上映以來,場場爆滿,已累計演出3500餘場,接待遊客超1600萬人次。(總台央視記者 岳群 陳鈺潔 楊曜語 吳成軒 李大傑)

            1

            往期回顧

            高溫又要來了!剛剛,西安最新發布

            翻閱秦嶺

            引漢濟渭工程今日通水 長江與黃河在關中大地「握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 | 龍 軼

            編輯 | 何 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55d7292e641decc4c62660ef9625590.html










            今日冬至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