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築名錄!

2020-03-17     這裡是儋州

海南大學教學樓、海南大學影劇院、海南大學儋州校區招待所、長坡糖廠等4處老建築,多了一個名詞定位——歷史建築。近日,我市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築名錄,這些歷史建築將得到有效保護。

此次公布的歷史建築共4處

分別為

位於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內的海南大學教學樓,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建築年代是1955-1970年;

位於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內的海南大學影劇院,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建築年代是1955-1970年;

位於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內的海南大學儋州校區招待所,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建築年代是1955-1970年;

位於東成鎮長坡墟長坡街的長坡糖廠,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建築年代是1956年。

海南大學教學樓



建築特色價值

嶺南建築大師夏昌世應葉劍英元帥及華南農墾局邀請,在1958年規劃與設計的海南儋州那大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其專家樓的設計極具嶺南風格,完整的詮釋了「夏世昌遮陽法」。專家樓現作為教學樓被使用,建築質量較好,僅外牆老化,建築整體風貌保存較好。

海南夏季炎熱多雨、陽光猛烈、夏季主導東南風向等氣候特點,教學樓選擇了利於採光通風的行列式布局。利用氣壓差形成氣流帶走熱量的屋面隔熱層,以及採用綜合式遮陽板,來解決建築降溫通風的設計問題。

由於海南的日照時間長,平均氣溫高,高校建築顏色以清新淡雅的顏色為主。建築體量輕巧通透。簡約現代化設計給人以清新質樸的審美感受。在國民經濟短缺的經濟狀態下,以功能出發,以適用、堅固、經濟的原則為主要內容。建築師發揚了嶺南建築開朗、樸實的特點。

海南大學影劇院



建築特色價值

海南夏季炎熱多雨、陽光猛烈、夏季主導東南風向等氣候特點,影劇院選擇了利於採光通風的布局。利用氣壓差形成氣流帶走熱量的屋面隔熱層,以及採用綜合式遮陽板,來解決建築降溫通風的設計問題。

由於海南的日照時間長,平均氣溫高,高校建築顏色以清新淡雅的顏色為主,表面以水磨石裝飾。建築體量輕巧通透。簡約現代化設計給人以清新質樸的審美感受。在國民經濟短缺的經濟狀態下,建築以功能出發,以適用、堅固、經濟的原則為主要內容。建築師發揚了嶺南建築開朗、樸實、兼容的特點。

海南大學儋州校區招待所


建築特色價值

海南大學儋州校區招待所為原華南熱帶作物學院招待所,曾接待過時任國家副主席王震將軍及多位科學家和領導幹部。國家副主席王震將軍從1958年至1988年的30年間,他曾經六次親臨「兩院」指導工作,多居住於此地。海南大學儋州校區招待所見證了原華南熱帶作物學院的發展史。

招待所選擇了利於採光通風的行列式布局。以及採用橫向遮陽檔板,來解決建築降溫通風的設計問題。由於海南的日照時間長,平均氣溫高,高校建築顏色以灰色水磨石為主。建築體量輕巧通透,淡雅明快。簡約現代化設計給人以清新質樸的審美感受。

在國民經濟短缺的經濟狀態下,以功能出發,以適用、堅固、經濟的原則為主要內容,體現了嶺南建築開朗、樸實、兼容的特點。

長坡糖廠



建築特色價值

地方國營長坡糖廠為儋州第一家現代化機械製糖企業,距今已有60年的歷史。1956年破土動工,1957年建成投產。1956年長坡糖廠的建成,標誌著本縣現代工業開始興起,但發展時起時伏,十分緩慢。

該廠建在長坡墟、北門江西畔,向東距縣城26公里,向西37公里可達洋浦港。占地面積266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2972平方米,其中生產用房94097平方米。

除了生產的場地外,還有多棟宿舍。廠房外立面飾黃色油漆,廠區內有多棟大跨度廠房。屋頂未雙側斜坡屋頂,建築材料為紅磚,整個廠區保留有50至90年代四個不同時代的廠房,反映了糖業在儋州工業史的重要地位。

儋州市新聞中心 記者韋雪梅/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4pF73ABiuFnsJQVBW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