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華為新一代通信技術即將商用:比WiFi、藍牙更強

2023-09-19     機智貓

原標題:遙遙領先!華為新一代通信技術即將商用:比WiFi、藍牙更強

就在今天,華為官宣了新款華為MatePad Pro平板。

從預熱海報中可以看到,螢幕尺寸來到了13.2英寸的「巨幕」:尺寸更大、邊框更窄,同時在輕薄便攜性上也值得期待。除了這些特性之外,海報上還赫然出現了星閃(NearLink)標誌,這意味著MatePad Pro將支持華為最新的星閃(NearLink)技術。

星閃技術在華為HDC2023上正式發布,擁有超6倍的數傳速率,終端連接數最高則能增加 10 倍等,據星閃聯盟官網顯示,星閃的抗干擾能力相對於藍牙提升在7dB以上,覆蓋範圍是藍牙的2倍。對比傳統無線連接,星閃有60%低功耗、速度高6倍、時延1/30、組網連接數高10倍等等優勢。

NearLink星閃用一套標準集合藍牙和WIFI等傳統無線技術的優勢,可以解決智能終端和智能家居部分細分場景下無法滿足時延和可靠性等極致體驗的需求。比如可以將電競滑鼠的空口時延從毫秒級提升到微秒級,另外憑藉高帶寬、抗干擾能力,讓以往藍牙耳機難以實現的無損音頻成為現實。

現有的無線短距通信技術,應用最廣泛的是WiFi和藍牙,但WiFi的異步和系統效率,藍牙的速率和時延等劣勢,已經無法滿足一些比如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製造等新的應用場景需求。

有業界傳聞,星閃起源於是華為內部一個代號為「綠牙」的項目,最初是作為藍牙的「備胎」技術而進行預研。在之前發布該技術時,華為余承東在介紹星閃時提到,「依託於華為三十多年在通信領域的技術積累,把我們的通信技術用在了近距離無線連接領域」。

目前星閃Release 1.0標準已經凍結,相關的晶片、模組等產品已經進入驗證階段,按照聯盟預測,星閃最快在2023年底會在智能製造領域實現試點落地。智能終端方面,無線投屏、無線家庭影院等產品也可能在2024年之前實現商用,而各個領域的大規模商業落地有望在2024年開始。

星閃Release 2.0標準制定目前也正在推進中,在Release 2.0中,將加入高精定位、感知、覆蓋增強(sub-1GHz)、超高速率(毫米波)等接入層特性,以及Mesh組網、QoS增強等基礎服務層特性。

從長遠來看,星閃(NearLink)技術在相關的技術特性和應用前景方面的想像空間還會很大的。星閃聯盟已經在2020年9月成立,首批共有80家成員單位,其中副理事長單位包括中國信通院、中汽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電子標準院、無線電檢測中心、中國移動、北汽、閃聯、華為、Lenovo、TCL、vivo共12家單位。今年6月,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完成註冊,這意味著未來星閃的標準會向全球產業鏈開放。

不過,任何一項標準的推廣和普及單純依靠一家或者少數幾家廠商其實是很困難的。尤其是在華為當前技術受限的大背景下,星閃(NearLink)技術如果想要真正形成類似藍牙、WiFi這樣的技術影響力,可能面臨很大的困難。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星閃技術的加入能夠為整個華為生態產品帶來更多體驗上的提升。鴻蒙生態下的各種連接、通信性能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強大。即便是無法真正取代WiFi和藍牙,也是對現有連接技術和應用體驗的強有力補充。對於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大家也不妨可以保持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4e9fdace7599757cac88df693767a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