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吹牛善開腦洞 360的數字人穿越時空

2023-06-15     懂懂筆記

原標題:不善吹牛善開腦洞 360的數字人穿越時空

「在友商面前,最慚愧的是不善於吹牛。」周鴻禕跟十年前比,變化的是平和了一些,沒變的是不裝不端有點二。

6月13日,360智腦4.0發布會上,全程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不善於吹牛的周鴻禕講了不少實話。比如,「大模型出來前,所有自動駕駛都只是輔助駕駛。」這句話,顯有所指。

自從ChatGPT火了之後,中國又迎來一輪AI創業熱潮。作為諸多躬身入局者,周鴻禕在這一輪AI的大風口前,顯得更加務實。

一是從小處著眼,貼近用戶需求心理,二是快速出擊,不斷試錯——這是周鴻禕創新方法論的一次實踐。

特別是這次發布的360AI數字人,現場幾段演示讓人腦洞大開。讓人不由驚嘆:360AI數字人,擁有更高級的智能和更多的實際應用場景。

01 」

用好奇心大開腦洞 360數字人打開無限可能

周鴻禕自傳的書名是《超越好奇》,在書中他坦言好奇心是他不斷成長的原動力。保持好奇心,是每一位創業者該有的狀態。因為保有好奇心,才能讓創新超越已有的認知,給這個世界源源不斷地帶來意想不到新變化。

在360智腦4.0亮相時,最大的亮點是360AI數字人正式發布。透過與眾不同的360AI數字人,讓我們看到超越好奇可能帶來的奇蹟。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市場上的數字人多是用於人的替身或是虛擬人,擁有一個人的外型,可以簡單的對話或者是執行一些任務。但在周鴻禕看來,這還算不上是真正的數字人。360依託360智腦大模型能力,重新定義了「數字人」。

在懂懂看來,360AI數字人與傳統數字人有兩大不同:第一是能力更強,第二是場景更多。

首先,360AI數字人的能力更進一步。其特點在於有記憶、有人設、有經歷、有性格,能夠復刻思維方式和人生經歷。也就是說,360數字人不僅有智商,更有情商。此外,360AI數字人能夠自主學習,能夠連接外圍系統,跟真人一樣不斷進步。

比如,周鴻禕的數字分身擁有他本人完整的私人知識庫,將他的講話、微博、著作等內容都灌入給數字分身,它不僅知道老周所有的過往,還能夠復刻他的思維方式和人生經歷,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一個有「靈魂」的數字人。

現場演示時,觀眾向其數字分身提問360的股價,作為上市公司董事長是不能隨便談論股價的。周鴻禕聽到這個問題後馬上表示:「不談論此事,我對她數字人說的話不負責任。」果然,數字分身的回答跟周鴻禕很像:「我是AI,我也不知道哦。」從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果然是一個有靈魂的數字人。

據介紹,360AI數字人支持定製,每個人都能通過上傳私人知識庫,低成本生成自己的專屬數字人,如數字分身、數字助理、數字偶像等。周鴻禕表示,360AI數字人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生成聲音、視頻並擁有長期記憶,甚至擁有目標分解和規劃的能力,並且擁有「手和腳」,具備執行力,更好為人類提供服務。

其次,360AI數字人的應用場景更進一步。「未來的數字人不是簡單的對口型的形象,也不是簡單的念稿的機器,而是能夠真正跟每個人進行對話、交流,進行幫助、討論。」周鴻禕說。

當數字人有了靈魂,可以應用的場景也將無限放大。

比如數字永生這個概念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可以模擬出一個歷史人物,也可以模擬一個當代名人,數字人模擬他們的說話口吻、思維方式、知識和積累,隨時可以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現場周鴻禕向諸葛亮提問,如何用iPhone打贏赤壁之戰。沒想到諸葛亮的回答真的抓住了iPhone特徵:通訊能力和計算能力。這樣跨時空的穿越,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新奇的玩法。

再比如,數字員工可以參與創作、策劃、分析、總結日常工作,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多個數字助理,他們有不同人設、不同經歷、不同角色,在人工智慧在驅動下,一起來幫人類做腦力激盪,完成共同的目標。

再舉個例子,當數字人有了靈魂,人們可以換一種讀書的方式,不是死讀書,而是直接和書里的人產生交流。比如《紅樓夢》裡面的人物非常多,故事背景複雜,每一個人物性格刻畫都很細膩,但這本書啃起來並不容易。如果把裡面的人物數字化,讀不懂、讀不透的時候,可以與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聊聊天,讀者就可以更鬆鬆、更有趣地讀透紅樓。

今天,還只能是通過一個簡單的聊天介面與歷史書中的人物對話,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有可能會在一個3D的沉浸式界與歷史人物面中面對面交流。

據了解,360AI數字人目前擁有200多個角色,分為數字名人和數字員工兩類。數字名人包括歷史人物、偶像明星、文學形象等,讓用戶在與數字人的開放對話中實現與偶像的近距離接觸,與先賢的思想交流。數字員工則可成為企業員⼯的知識助⼿和辦公助手,提升企業運營效能。周鴻禕現場演示了「法務專員」數字人角色,對中小企業常見的公章管理和合同審核問題給與了專業回答。

當然,今天的360AI數字人還談不上完美,但360AI數字人的發布,令人驚喜之處在於有很多以前人們沒有想到的場景正在被打開,360找到了AI落地的有效路徑。

這就如同GPT有很多缺點,幻覺、知識模糊、解數學題能力偏弱,但是它是人類第一次找到一條路,不僅是指明了方向,而且探索出來了,使得我們能夠真正地把這個世界的模型能力在電腦里建立起來。

「 02 」

‍飛長的智腦,務實的路徑

為什麼360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交出一份令人驚艷的數字人解決方案?這要可能要歸功於周鴻禕一路走來的創業經歷。

前不久,周鴻禕的自傳《超越好奇》出版,這本書里講述了他創業歷程中的多個關鍵節點。不裝的周鴻禕,並沒有在書中過分渲染成功,而是更多地是分享了自己一路上都踩過哪些坑,幫助創業者避坑。

所有對過去成功經驗、失敗教訓的總結,則有可能成為這一次360在AI之路上的「護身符」。

所有經驗教訓中,首先一點是對趨勢的敏銳把握。

年輕時的周鴻禕好鬥,跟很多巨頭都交過手,但是他深知有一個對手是怎麼也打不過的,就是趨勢。

AI正處於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上,這將是比當年的搜索更大的一次歷史性機遇。周鴻禕將GPT的模型、算法、路線稱為是AI「智力的突變」,「像是從猿到人的變化,人類正打開一個潘多拉盒子。」

所以,這一次周鴻禕非常積極地投入到了AI的大潮之中。今年以來,他一方面以行業專家的身份,在各種場合分享對GPT的認知,另一方面帶領360公司快速疊代產品並進行整體轉型。

如何抓住機遇?其實這幾個月,很多企業都官宣了自己的生成式AI,主要的論調都是強調自家大模型的先進性。這也難怪周鴻禕吐槽「最慚愧的是不善於吹牛」。

過去的創業經歷告訴他,再好的技術,只有產生用戶價值,這個技術才能更好的發展,更好地被用戶接受。正如他在書中說所,「無論是對風口的追逐,還是對別人業務的模仿,可能都不是正確的創業方向。正確的方向,是創業者強烈的初心,是能真正服務用戶、讓用戶受益的產品。」

你會發現,以前老周做3721、做360殺毒,都是要與同行斗得你死我活。但是這一次,老周的焦點不再是與競爭對手斗,而是用戶體驗。

所以,從推出360智腦開始,老周一直比較謙虛,稱其只是「嬰兒」,需要給空間讓它成長。同時,老周並不是一味炫技術,而是將360智腦與現有業務對接,發動全公司「ALL IN AI」,讓用戶通過每一個產品體驗到AI的價值。

這與微軟的路徑很像,微軟憑藉ChatGPT優勢,在過去幾個月不斷將其能力注入到自己已有產品中,很多神奇的功能讓用戶大為驚嘆,ChatGPT用戶幾何級增長的同時,微軟的搜索、office、瀏覽器等產品的用戶體驗也大幅提升。

360過去幾個月內快速升級智腦的同時,讓智腦與自己的產品相結合:在大模型1.0時,360智腦落地搜索場景;2.0時,上線多輪對話;2.5時,文生圖的「360鴻圖」亮相;3.0時,視覺大模型發布。

到這次4.0,多模態應用發布,360智腦接入瀏覽器、搜索、安全衛士等360全端產品,並且發布了與眾不同的360AI數字人,實現全面智能化重塑。

我們看到在眾多逐浪GPT的企業中,360表現有些不同。不是吹牛有多智能,而是一直在找用戶痛點、用戶剛需,從小的地方著手,以產品化的形態讓用戶體驗到GPT真正的價值。正如周鴻禕所說:「中國已經進入『百模大戰』,各家做大模型基礎能力都差不多,比拼的是誰對普通人來說更好用。」

「兩翼齊飛,我們一方面要發展大模型的技術,同時更在將大模型場景化、產品化、平民化、垂直化,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我們說的工業革命。」周鴻禕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僅僅是大模型核心能力的增加,外部功能的包裝,人工智慧跟每個人的工作、生活貼得更近,每個人能更自如地使用人工智慧。

今天AI的產業化剛剛起步,將AI與一些簡單的場景結合。就如同過去二十年網際網路滲透進入千行百業,AI把每一個產業重新做一遍,這將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至少十年、二十年的紅利期。

對於360在AI領域的發展,周鴻禕非常有信心。他認為現階段難度已經不在於大模型,挑戰在於用什麼樣的數據做預訓練,用什麼樣的題海戰術做微調,並且還要有用戶使用從而形成正反饋,這才能讓智能水平快速進化。「360在這幾個方面都分別由自己的天然優勢,完整地覆蓋了訓練的全過程。」

透過360智腦4.0的發布,你會發現周鴻禕說的最多的幾個詞是場景、體驗、痛點、剛需,這一切的出發點是都是用戶。相比吹牛、造概念,關注用戶價值或許才是更好的抓住風口的姿勢。

【結束語】

最後,懂懂想說,AI正在將我們引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今天只是剛剛開始,周鴻禕演示的場景也只是毛毛雨。未來AI世界到底會「長」成什麼樣子,靠的是今天創業者的好奇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4e4bbe211edf9d2f4016a963aecee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