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湖北一貧困戶,家住價值8億金絲楠木房子,兒子卻窮到打光棍

2023-12-04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我國湖北一貧困戶,家住價值8億金絲楠木房子,兒子卻窮到打光棍

《明史》記載「初,帝將營北京,命(宋)禮取材川蜀。禮伐山通道,奏言:『得大木數株,皆尋丈。一夕,自出谷中抵江上,聲如雷,不偃一草。』」明朝新帝即位,為了建立一座豪華的宮殿,明成祖朱棣命宋禮去巴蜀之地取材。對於紫禁城的成功建立,「大木數株」的金絲楠木起著重要作用。

貧困是每個人都不想面對的處境,一個貧困的家庭更是生活艱難。生活和歷史一樣,總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的時候讓人措手不及。我國有一戶最奇葩的貧困戶,家住價值8億的金絲楠木房子,兒子卻窮到打光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生活在湖北恩施的黃連溪村的楊姓一家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黃連溪村經濟早年交通不便,村裡與外界聯繫弱,村民們都比較貧困。為了維持生計,許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楊家也不例外。兒女們都走出村莊,外出打工,楊家只剩下一個老人在家裡守空巢。

當地為了發展經濟,決定對黃連溪村進行拆遷,楊姓老人的房子也在其中。如果是普通的房子按照拆遷規則得到相應的賠償就行,但是老人的房子可不一般。原來老人的祖上是松江府大官,這所看起來破破舊舊的房子建立於明朝,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因為年代久遠,老人希望找專家鑑定一下,看是否能在這種情況下能獲得多一些賠償。

這不鑑定不要緊,一鑑定把眾人嚇一跳。原來這所祖屋的建築材料通體都是金絲楠木,整間屋子價值八個億。聽到這個消息,同村的人都開始羨慕起來,身為貧困戶的老楊家竟然是億萬富翁。同時也有人質疑它的價值,這所年代久遠的房屋已經遭受長久的歲月侵蝕,品相已經不如從前。如果說剛建成的金絲楠木房是價值連城的,過了這麼久以後,真的像專家說得還值這麼多錢嗎?

金絲楠木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珍稀木種,野生的金絲楠木生長的地區要在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下的闊葉林,金絲楠在我國的四川、雲南、貴州以及湖北等地區為主要產地。古代皇家為了採集金絲楠,也要耗費不少的人力物力。金絲楠現在已經瀕臨絕跡,是中國的二級保護植物,從這裡也能看出它的珍貴。

《博物要覽》第十五卷載:「楠木產豫章及湖廣雲貴諸郡,至高大,有長至數十丈,大至數十圍者,鋸開甚香。一曰含絲楠,木色黃,燦如金絲最佳……今內宮及殿宇多選楠材堅大者為柱樑,亦可制各種器具,質理細膩可愛,為群木之長。」

金絲楠之所以珍貴的重要原因還因為它的品質,楠木樹如其名,名字「金絲」與它的特性分不開。由於金絲楠的結晶體要比普通樹木多,紋理豐富多變,在陽光下能發出像絲帛一樣的金色光芒。雍容華貴的光澤,精緻細膩的紋理,耐腐蝕堅硬的特性,都讓金絲楠木成了建築材料里最受歡迎的上等材料。

加上它生長得慢,漸漸供不應求,最終瀕臨絕跡。普通家庭是用不起這麼珍貴的材料的。古代皇家宮殿、少量寺廟建築材料以及家具都是用名貴的金絲楠木打造,皇帝的龍椅也在其中。據《明史》記載,朱棣在建紫禁城的時候就派遣了大量的工匠去深山裡採集。因為地勢險峻,採集的人很多都有去無回,可見採集的困難和艱辛。

每一棵金絲楠都來之不易。市場上一串用金絲楠木打造的小小手串都價值不菲,更不用說用它打造的建築物。楊家這所通體用金絲楠木打造的房屋是貨真價實的,價值不菲。儘管有人提出,由於經歷了長久的風吹雨打,歷史變遷,這所房屋不再像以前那麼熠熠生輝。但是它所包含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當地拆遷隊不敢輕易拆毀,連專家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所房屋一下子在當地出了名。

經過這一系列的鑑定,誰也沒想到,楊家這戶出了名的貧困戶擁有這麼一套價值不菲的房子。兒子娶不起媳婦,老人靠低保過日子,竟然住著這樣的「豪宅」。老人的這所木屋已經變成當地的一個景點,門口還掛著四個大字「楠木老屋」。許多人都慕名前來參觀,想從中感受歷史的滄桑和積澱。

金絲楠木的珍貴也反映出了保護珍稀植物的重要性。也許對楠木進行合理保護,擴大了楠木的生長範圍和產量,普通人家也能用得上這種材料,但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無論我們如何假設,它瀕臨滅絕的現實不會改變,所以保護自然依然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參考資料:

《明史》

《博物要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4d6caa0126c22fc6e1cdcc226fb25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