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與東協五國的合作共贏,紀錄片《對話東協》今晚開播

2024-10-10   上觀新聞

為慶祝中國—東協人文交流年,上海廣播電視台製作的大型系列國際合作紀錄片《對話東協》特別節目10月10日晚22點起在東方衛視播出。英文版也將通過SMG尚世五岸的海外傳播資源落地東協主流媒體平台。

《對話東協》由外交部亞洲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上海市廣播電視局指導製作,上海交通大學提供學術支撐,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敖雪工作室承製。該重點項目已被列入中國-東協人文交流年活動清單。

劇照

紀錄片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為背景,從真實生動的案例和鮮活的人物故事出發,聚焦中國與東協國家在社會、經濟、生態、科技、人文等五大領域互聯互通、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的豐碩成果。

即將播出的《對話東協》特別節目中,選取了五大領域的五個故事案例。攝製組輾轉柬埔寨、馬來西亞、寮國、緬甸、泰國東協五國採訪拍攝,選取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以紀錄片富有視覺衝擊力的影像和精彩故事,講述中國-東協友好合作故事。

總導演敖雪在朋友圈記錄了攝製組輾轉多地的拍攝經歷。她記得,在雲南昆明的一個水果倉庫,攝製組採訪得知,95%的泰國榴槤通過中老鐵路冷鏈專列,4天即可到達中國,通過電商平台和物流網絡,一般7天就可以到達顧客手中。「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讓美味不再遙遠。泰國的榴槤、山竹,寮國、馬來西亞的木薯粉、香蕉,都可以快速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不僅能讓中國百姓大快朵頤,也能讓更多東南亞國家的農戶受益。」

劇照

而在有「萬塔之城」之譽的緬甸蒲甘,陝西省文研院專家援助當地修繕佛塔。2016年蒲甘地震,造成460多座佛塔不同程度毀壞,全球多國專家都第一時間來到蒲甘,助力世界文化遺產的修復。「佛塔對於當地人來說,是重要的精神寄託。其中,中國專家負責的是規模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的他冰瑜寺的修復工作。攝製組在他冰瑜寺下遇到了一位沙畫師,看他虔誠地以沙為畫,畫下印象中的佛塔。」敖雪說。

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案例不僅涵蓋了國際陸海新通道、中國—東協周、中國—東協菁英獎學金等例子,也深入挖掘了中國與東協在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科研高校等領域深入交流與往來的務實案例。例如,香港共享基金會聯合內地醫療團隊在東協多國開展白內障致盲免費手術,上海交通大學青年學者聯合寮國公共衛生局進行血吸蟲病防治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