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1℃|幾十元就能購買的「數字藏品」到底是什麼?如何實現數字藏品產業健康發展?

2022-04-27     映象網

原標題:深1℃|幾十元就能購買的「數字藏品」到底是什麼?如何實現數字藏品產業健康發展?

深1℃|幾十元就能購買的「數字藏品」到底是什麼?如何實現數字藏品產業健康發展?

大象新聞·映象網記者 王韶卿

4月24日,2022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在航天日期間,探月工程重磅發布了全球首個月壤數字藏品,通過前沿科技與航天技術的融合創新讓普通人「觸摸」到了星辰大海,這些屬於中國深空探測的獨特成就,以數字藏品的形式被永久記錄、長遠傳承。

一段時間以來,隨著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擴展現實等技術發展,以數字藏品為代表的數字文創新業態在年輕人群體中火起來。很多企業都推出自己的數字產品,一經發售就被一搶而空,統計顯示,2021年我國共計發售數字藏品數量約456萬份,總發行價值約為1.5億元。為什麼數字藏品會這麼受歡迎?數字藏品到底是什麼?

以數字藏品為代表的數字文創新業態蓬勃興起

所謂數字藏品,是特定的數字化的藏品,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認證加密,生成唯一數字憑證,可以進行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使用的虛擬產品。

2021年開始,中國以數字藏品為代表的數字文創新業態蓬勃興起,成為國內各行業著重考慮的創新方向。數字圖片、音樂、視頻、潮玩、卡牌、畫作、攝影作品、電子票證、數字紀念品等皆可製作成數字藏品。許多企業、機構紛紛加入其中,數字藏品平台快速湧現,比較有名者如基於阿里螞蟻鏈的「鯨探」、基於騰訊至信鏈的「幻核」,其它如京東「靈稀」數字藏品平台、愛奇藝藏品平台等也紛紛上線。截至2022年4月,中國正式上線的數字藏品平台超過50個。

記者了解到,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館、鄭州歌舞劇院、嵩山少林寺武術館等紛紛試水數字藏品。河南博物院發行的《婦好鴞尊》、《人首蛇身玉飾》、《雲紋銅禁》、《蓮鶴方壺》,殷墟博物館發行的《亞長牛尊》、《亞址方尊》、《司母辛鼎》,嵩山少林寺武術館發行的《前腿連環踢》、《雄鷹展翅》、《弓步背棍》等數字藏品。

數字藏品具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數位技術的進步、現實世界人的需求,加之新冠疫情的影響,共同催生出了數字藏品。」河南師範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系主任郭朝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藏品與普通藏品一樣,具有價值,對於多數買家來說,可以觀賞、體驗、交易,也可以與人分享對之的感受,扮演社交工具角色。

郭朝輝表示,數字藏品是創作者基於一定的素材構思,進行文創的結晶,具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其認證加密,具有正版的價值。相較普通藏品,數字藏品不受時間的限制,擁有者隨時可以進行觀賞、體驗,乃至交易等。同時,不受空間的約束,存於線上的虛擬空間,也不用擔心藏品被損毀或丟失,具有區塊鏈所標識的唯一性可進行追溯。當然,數字藏品一定程度上缺乏普通藏品帶給收藏者的真實感及把玩樂趣。

數字藏品價格一般僅為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價格更加「親民」,相較於傳統意義上的藏品來說,更容易購買,極大地拓寬了數字藏品的受眾範圍,讓年輕受眾能以最便宜的價格擁有機會欣賞到最珍貴的藏品。

數字藏品發展屬於初期,具有不確定性

郭朝輝坦言,當前,數字藏品及其行業還屬於初期,發展迅速但具有不確定性,還存在諸多問題。「數字藏品的創作能力良莠不齊,優質數字藏品的供給量不足,定價標準、定價方法、定價機制不完善,項目的絕大部分還只是用戶運營的輔助手段,沒有真正地切入到數字生態經濟中去。」

他認為,與國外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鏈布局不同,國內的數字藏品平台基於私有鏈、聯盟鏈,公信力相對不足,安全程度不夠。比如消費者會遭遇數字藏品APP關停而蒙受財產損失;數字藏品在一條聯盟鏈上線之後,另一條聯盟鏈上也可以複製相同的數字藏品,未能實現無法複製的真正確權。

同時,數字藏品具有的虛擬性,容易出現脫離社會與實體經濟的炒作、造假等亂象;正規平台的禁銷,部分人轉戰二手交易平台進行倒賣。

「這些問題,還都需要相關的法律、政策及規則進行限制,但中國數字藏品各方面的安全監管政策還未出台,如數字產品內容的合法合規以及版權保護、運營平台的准入及運營規則、數據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郭朝輝說。

專家:需完善法律法規,建立聯合監管機制

對於數字藏品及其行業的發展,郭朝輝也建議,應以原創性和價值性為基礎,利用區塊鏈進行權屬的固定,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基於國內的實際情況,可探尋數字藏品平台的准入機制和交易制度,形成跨生態的聯盟鏈,建立高階生態,增強數字藏品的認可度,實現更具真正意義上的確權。

「對於數字藏品,雖說有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聯盟、螞蟻集團、騰訊雲等機構於2021年共同發布了《數字文創行業自律公約》,但更急需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多個部門對數字藏品發行、數字藏品平台准入、相關數據安全進行聯合監管機制,以保護行業的良性發展。」郭朝輝說。

郭朝輝表示,數字藏品是新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新時代基於人的需求而出現的新生事物,雖說現在中國的數字藏品生態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及不確定因素,但不妨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相信在國家法規政策出台及相關部門的監管下,憑藉中國的自主研發技術保障、用戶規模優勢,以審慎的姿態善加引導,應該有一個不錯的發展前景。這種低碳環保、可確權、可追溯的文化消費,足以啟發人們思考其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4b80e9883577fad0ba9726cf8caa5fb.html










「疫」戰到底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豫同心再戰疫

2022-05-09





「疫」戰到底

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