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五維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3-12-19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黨建引領五維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

黨建引領五維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 錢靜瑜 吳江龍 胡忠錄 朱期彬

民族要振興,鄉村必振興。

今年以來,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堅持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總要求,全面落實關於「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等重要精神,深入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聚焦佛山市委「推動鄉村從個別美走向全域美」和三水區委「讓城市有鄉村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嚮往」工作部署,找准契合大塘實際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路徑,砥礪奮發,先後榮獲佛山市綠色清潔生產示範產業園區、廣東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等系列重大榮譽,切實將黨旗插在田間地頭,促進基層黨建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真正將組織力轉變成生產力,打造了具有大塘特色的黨建引領五維融合鄉村振興新模式,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新畫卷正在大塘落筆成景。

潮起珠江,風正揚帆。大塘將繼續以只爭朝夕的決心與魄力,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上書寫亮麗答卷。

產業發展有勢

如今的大塘,產業發展邁入新紀元。一方面,大塘鎮黨委緊緊圍繞市委「全力在推進位造業當家上爭先進位」要求,以打造「千億產值」園區為目標,出台《大塘鎮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一企一策」抓好轉型升級,2023年全鎮共有40家企業、44個項目實施技改備案,帶動超30家骨幹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首批瑪格家居等3個數字化車間獲市級認定,數量居全區首位。大塘工業園現有高新技術企業78家、省級工程中心17個、市級工程中心35個、區級工程中心29個,並有多家企業與大中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推動大塘工業園作為佛山唯一園區代表入選廣東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並獲評佛山市綠色清潔生產示範產業園區,建成投用佳利達1萬噸CO2捕集與資源化綜合利用(CCUS)示範項目,榮獲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另一方面,大塘鎮黨委以轉變單一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為方向,通過發展休閒農業和農業培訓相結合,每年吸引60000多人次到園區參加農事體驗、蔬果採摘、農業科普、教育培訓等活動。重點建設發展平價超市、「e菜掌上超市」電子商務平台、食材配送、飯堂承包等模式,實現產銷對接,拓展了農產品的流通渠道。除此之外,充分發揮黨組織發展引領作用,帶領合洋水產等農業龍頭企業探索出「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農業發展模式,建立起「黨支部為旗幟、企業為龍頭、合作社為紐帶、農戶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共同體,形成黨支部把准方向,龍頭企業連接市場,帶動合作社和農戶增強市場競爭意識,有效解決產、加、銷等環節中龍頭企業「統攬」不了、合作社「包干」不下、農民「觸及」不到等問題,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招商引資打開新局面。大塘鎮深入落實領導掛點、鎮村聯動、部門協同、駐地服務、挂圖作戰,全流程提供優質代辦服務,持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11月20日大塘新材料產業園「益曬你」企業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提供「一項目一員雙管家」幫辦代辦服務,進一步優化大塘營商環境,為企業項目落地、推動大塘3.0園區建設提供堅實保障。2023年大塘招商引資額突破305億元,刷新全鎮歷史紀錄,占比位列全市第一,其中總投資達238億元的邦普項目是全鎮有史以來體量最大的產業項目,也是全市近12年來出讓土地面積最大的工業。項目建成後,可解決全省2030年退役電池總量70%的處理需求,實現超230億產值的經濟效益。

城鄉配套有方

城鄉融合,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大塘以「三資」改革推動土地集約。合洋水產「三產融合」項目一期全面投產,預計今年特種魚飼料產值超10億元、預製菜產值超7000萬元。鎮國資公司牽頭集約大塘村1000多畝連片土地,集中種植千畝水稻,打造大塘版的「稻夢空間」。

完善配套打造宜居城鄉。大塘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以黨支部持續協調推動,鄰里中心項目加速動工建設,將提供超過800套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為周邊村民、企業員工等提供規範、穩定、優質的住房保障及配套服務。

暢通道路便捷群眾出行。新永大路全線貫通,潦黎線黎木崗市場路段拓寬、Y474莘永線莘田段路面維修、三水區第三中學南側道路硬底化、Y705啖坳線(大塘段)改造提升等四好農村路成為鄉村振興幸福路。

鄰里攜手促進鄉村建設。通過黨建共建,攜手赤坭鎮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共建赤誠•興塘先鋒隊,促進大塘九曲漁歌與赤坭七彩藍田規劃銜接。會同石角鎮打通阻隔兩地的斷頭路,聚焦鄉村人居環境改善,破解鄰避效應,打造同規劃、共發展、促振興的美麗鄉村。

人才培育有招

為培育鄉村振興人才,大塘鎮多措並舉。

百個支部荔枝林講黨課。以聚夢家園為載體,開設「勵志園」荔枝林大講堂,227個黨支部輪流開展上黨課活動。成立大塘「千人鐵軍」先鋒隊,通過政治引領、結構優化、育苗墩苗、素質提升、競標爭先、自我淬鍊六大行動,形成全鎮協同聯動推進工作的良好氛圍。

千名新農人強技能共培訓。依託鎮委黨校農業園分教點與舜豐職業農民學校開展各類農業生產相關培訓班40多期,培訓2000多人次。打造新型體驗式田頭培訓學校,培養屬於大塘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人才。

萬名群眾心向黨共築夢。全鎮掀起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組織鎮機關部門、村委幹部及社會志願者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志願巡河、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抗洪搶險等志願服務活動,在全鎮廣大群眾中形成積極反響。

文化傳承有序

傳承傳統文化,積蓄前進動能。近年來,大塘鎮不斷打造精品活動。先後舉辦「紫花風玲節」「美好生活節」「冬瓜王大賽」「大塘好聲音」歌唱比賽等系列農文旅活動,吸引省市區近20家媒體關注,線上觀看量達500多萬,助力大塘頻道獲評南方+「高質量共建頻道」。

助力傳統文化煥發活力。活化開發大塘糧倉,建設北江沿岸河鮮美食街,傳承傳統祠堂文化,規劃「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方式講好疍家故事,塑造特色鮮明的大塘疍家文化品牌。

鄉村治理有為

大塘鎮創新鄉村治理,涵養文明鄉風。

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對症下藥。大塘鎮黨委聚焦產業園及周邊村民看病難、上學難、辦事遠等問題,通過黨委牽頭,黨支部打造一線戰鬥堡壘,一方面,先後建成三水區大塘鎮工業園職工健康管理中心、三水區大塘鎮新城幼兒園以及全市首個工業園區治理中心——大塘鎮工業園區社會治理中心,進一步豐富豐富醫療、教育、服務資源供給。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現有醫療資源配置。

聚焦民生實事布局一攬子工程。推動北江河鮮集散地正式啟市,為漁民進行河鮮交易提供規範有序的場所,推動困擾漁民多年的河鮮擺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打造安心警務營造安全、文明社會氛圍,大塘派出所被廣東省公安廳命名為第一批五星公安派出所,助力分離28年母子圓團圓夢,大塘鎮消防救援所榮獲省、區級「基層建設先進政府專職消防隊」榮譽稱號。

佛山北向,三水向「新」,大塘「碳」路。

在過去,大塘鎮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發展有勢、城鄉配套有方、人才培育有招、文化傳承有序、鄉村治理有為的「產城人文鄉」五維融合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特色道路,促使大塘不斷走出鄉村振興發展加速度並在2023年榮獲三水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擂台賽中榮獲「一等獎」。

如今,大塘鎮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腹地、佛北戰新產業園核心起步區,正處於幹事創業、發展起步的重要時期,大塘鎮將緊抓佛山北向戰略和大塘新材料產業園建設重要發展機遇窗口期,鼓足幹勁、奮發向前,為三水勇當佛山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貢獻大塘力量。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

未來,大塘鎮將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勢頭,堅持綠色低碳節能發展,未來佛山高質量發展舞台上必然會有大塘的一席之地。(作者錢靜瑜,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大塘鎮黨委書記;吳江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胡忠錄,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黨委副書記;朱期彬,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黨委委員、統戰委員、組織委員)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3年12月中旬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3e9db4e3541db1db73c7c622e2389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