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順縣:農村顏值再刷新 鄉村旅遊再升級

2020-04-07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

決戰完勝脫貧攻堅戰,今年,平順縣要完成164戶394名貧困人口的「清零」,鞏固5萬貧困人口脫貧成果的硬任務。鄉村旅遊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平順縣一方面挖掘特色,探索鄉村旅遊差異化發展之路,一方面依託重點景區、重要公路推動鄉村旅遊抱團發展,走集群化發展之路,使一個個藏在深閨的村落,迎來了新的機遇,為貧困群眾的增收致富打開了新的大門。

沿太行一號旅遊公路進入陽高鄉南河溝,一個別致的小村莊映入眼帘,依山而起的小村莊,層層疊疊幾十戶人家。拾階而上,一座座農家庭院,一間間窯洞小屋掩映在春光中。

這個被眾多驢友打卡的村莊名叫東坪村。東坪村是一個只有55口人的小村子。一段時期內,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留在村上的人越來越少,村子也有些荒涼。怎麼樣才能把人留住,留住鄉愁?該村黨員幹部乘借脫貧攻堅的東風,將發展產業作為農村振興的方向,多方考察,轉變思想,把東坪村的脫貧突破口放在了鄉村旅遊上。

思路一變天地寬。東坪村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和貧困村脫貧改造,村上閒置的房屋和撂荒的土地等 「沉睡資本」被喚醒, 從2017年開始,先後整合資金600餘萬元,對村內的房屋和設施進行了全方位的重整。以前是山路「十八彎」,現在,路還是那條路,但是變得平整順暢了,鋪上了石板,安裝了護欄;原來久不住人的老院子,經過加固改造,不僅有了上下水,還安裝了空調,辦起了農家樂;此外,村裡的垃圾箱、旅遊廁所也進行了統一規劃,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基礎設施條件,東坪村的鄉村旅遊起步上路。

陽高鄉黨委書記張永傑介紹說,「東坪村是我們打造的一個鄉村旅遊示範點,現在整個村的整體框架和大範圍效果已經出來了,我們計劃五一之前正式投入運營。」

平順縣:農村顏值再刷新 鄉村旅遊再升級

如今,村上閒置的房屋變成了農家旅社,破舊的窯洞變成了特色民宿,看著村上的變化,在外打工的貧困戶魏小雲回來開辦了農家樂,今年,他還計劃擴大規模。

「出去打工不抵自己經營農家樂,我把家裡的三間空房子改造了一下,為遊客提供食宿,他們還能買點花椒、核桃、小米、柿子,一年的收入也有保障了。」魏小雲告訴記者。

到目前為止,東坪村共帶動周邊30餘戶貧困戶發展農家樂,70餘人從事鄉村旅遊,越來越多的群眾吃上了「旅遊飯」。

東坪村的鄉村旅遊喚醒了沉睡資本,而與東坪村相隔不遠的榔樹園傳統古村落村則在探索特色石窯民宿上做文章,不用水泥,不用泥巴,完全是用石頭干壘,千百年不倒,地是石頭壘的,路是石頭壘的,窯洞也是石頭壘的。由該村推出的薌舍里窯洞民宿,可以推窗見景,可以邂逅一樹花開,還可以靜享讀書時光。

榔樹園村村主任陳永廣說:「我們村歷史比較悠久,屬於傳統古村落。上世紀四十年代,駐守在太行山的八路軍一二九師新一旅把兵工廠的一部分建在了榔樹園這個山溝里。近兩年,慕名前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村上計劃以薌舍里為龍頭,帶領老百姓把農家樂搞好,接待更多的遊客。」

每個村都有不同的特色,陽高鄉在推動鄉村旅遊差異化發展的同時,還依託太行一號旅遊公路、赤壁懸流景區將沿線的一個個村莊串聯起來,統籌規劃,重點打造特色民宿、花椒泡浴、書吧、茶吧、小作坊加工體驗等多業態鄉村旅遊。同時,帶動花椒、柿子等土特產品和花椒油、養生小米等衍生產品的銷售。

張永傑說:「脫貧攻堅,群眾增收是關鍵;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根本。我們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鞏固提升傳統花椒產業,群眾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

陽高鄉的鄉村旅遊正蓄勢待發,與其一衣帶水的石城鎮古村落集群化發展已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岳家寨、豆口村頻頻亮相央視媒體。在平順縣東南山區,依託重點景區通天峽和神龍灣的輻射帶動,虹霓村、梯後村、秦光村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村借勢發力,初具規模。截止到2019年底,全縣有82個村被列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27個村被列入中國傳統古村落保護名錄,農家旅社和農家樂387家,旅遊產業共帶動貧困人口2200戶、6300人年均增收5800餘元。

今年,平順縣將繼續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傳統民俗等資源優勢,打造特色民俗游、農事體驗游、鄉村田園游等「旅遊+」多種業態,進一步增強旅遊業的扶貧活力,讓綠水青山點燃遊客「最美的鄉愁」,使鄉村旅遊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支柱產業。(來源:今日平順)

(責任編輯:張文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3Z7WXEBnkjnB-0zNx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