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心學堂 | 心衰患者的新希望: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2023-08-17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塑心學堂 | 心衰患者的新希望: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塑心學堂 開欄語用心呵護生命,用愛延伸服務,塑心學堂專欄將定期推送心臟和急危重症相關的防治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排憂解惑!

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是各種嚴重心臟疾病的最終表現或者晚期階段,可以說是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戰場」。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22》顯示,中國約400萬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生活質量逐年下降,發病率、全因死亡率、再住院率居高不下,這類患者除了接受抗心衰藥物治療外,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更多的心衰患者有了新的選擇: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

65歲的梁先生是一位擴張性心肌病患者,近段時間心衰反覆發作,讓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現在他只要稍活動就會胸悶、氣促,夜間難以平臥,平日感到乏力、疲倦,雙下肢水腫,經過積極的抗心衰藥物治療,症狀仍得不到改善。

經朋友介紹得知,廣東省中醫院張敏州教授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危急重症心血管病的專家,梁先生立即到張教授門診就診。張教授經過充分的病情評估,決定給他行心臟在同步化治療。梁先生入院後強化藥物治療,狀態稍好轉後,行心臟在同步化治療,術後梁先生胸悶、氣促症狀好轉,乏力、疲憊感減輕,雙下肢水腫減少,目前已康復出院。

什麼是心臟在同步化治療?

目前臨床上對心衰治療分為兩大類: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儘管近年來研發出改善心衰患者的新藥,但是仍不能阻止部分心衰患者病情進展。對於梁先生這類強化心衰治療後仍反覆發作的患者,可以考慮予非藥物治療的方式改善心衰症狀。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是非藥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是不同步跳動的心衰患者的心臟重新恢復「正常同步」的狀態,改善心臟泵血功能,緩解心衰症狀,降低死亡率和猝死風險,是治療心衰的重要措施。

心衰為什麼會導致心臟不同步?

正常情況下,心臟收縮舒張是通過電通路傳到的,竇房結髮出衝動逐級傳遞,保障心臟的規律收縮。然而在心衰患者中,心臟逐漸增大,導致電路傳到異常,打破了心臟收縮規律,使得心臟收縮不同步,無法有效泵血,泵功能衰竭,心功能進一步惡化。

CRT怎麼治療心衰?

CRT其實是一個放置在體內的三腔起搏器,在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各放入一根電極,在起搏器「高、精、准」功能控制下協調心房、心室活動,使心臟恢復同步狀態,心臟儘可能地「正常收縮」,改善泵功能,達到最高「生產」效率,最終糾正心衰。

所有心衰患者都能進行CRT治療嗎?

CRT治療是有適應症的,並不是所有心衰患者都適合進行這樣的治療。心衰患者要在心臟專科醫生充分評估病情後,才能判斷是否符合CRT植入的適應症。

塑心學堂 | 夏日防心梗

塑心學堂 | 常出現不明原因頭痛、頭暈、呼吸困難或肢體無力等症狀,請注意!每4人中可能有1人患有此病

塑心學堂 | 血管通了為什麼還會心絞痛?

專家指導:

張敏州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國醫大師陳可冀院士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廣東省中醫院名中醫、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廣東省高校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創新團隊負責人,廣州市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症醫學重點專科協作組總負責人,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會長兼心臟介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在全國中醫院中率先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成功救治104歲超高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益氣活血中藥「通冠膠囊」,隨訪至110歲健康良好,創世界醫學奇蹟。主持制定並發布我國首部中文和英文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構建並推廣「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養心三位一體」新模式。

擅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康復和中醫養心等。冠心病介入治療和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等。

出診時間 出診地點
周二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五樓特需門診
周四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西區三樓心臟門診

本期作者:

陳茂生

住院醫師,醫學碩士,曾於日本豐橋心臟中心進修學習。

擅長: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醫診治以及介入治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等危重病的監護治療。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