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更新:有種自由就叫做長沙

2022-06-17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螺絲更新:有種自由就叫做長沙

「一起去打流去不?

「打流」一詞來自長沙方言,有在外漫無目的遊蕩、無所事事的意思,這樣或許略帶有負面意思的詞,在長沙被很好地消化了。10 塊一位茶水無限續杯,躺在湘江邊的塑料躺椅上隨便發獃……仔細想想,長沙人民所享受的「打流」式的無聊,何嘗不是一種未被規訓的自由?

最近,「單讀 Weekend」與長沙鏡中書店一起帶來了一系列快閃展覽、讀劇沙龍、茶話會等活動。主播吳琦借著這次出差的機會,回到故鄉湖南,與書店主理人海蒂、來長沙開幼兒園的主播呂太陽、在北京生活十年後回鄉的自由職業者時英一起錄製了 「小地方」專題的第二期。

他們從長沙生活的方方面面聊開去,互相分享走入長沙這個城市的路線圖,由具體在做的事情,又生髮出具體的願景。怎麼游離,怎麼出走,怎麼在當下做出選擇,怎麼在大城市、小地方的標籤之外尋找自由……都是我們迫切想要知道的事。

Apple Podcasts|小宇宙|喜馬拉雅

網易雲音樂|單讀 App

搜索「螺絲在擰緊」,或掃碼直接收聽

05:23

為什麼是長沙?

06:55

太陽:以前我需要世界給我很多東西,現在我可以去創造自己的小世界

14:25

吳琦:跟著人去走,才知道城市稱不稱手,好不好用

17:23

海蒂:知道張棗的出發點是長沙後,一切在我這打通了

18:46

時英:從咖啡館入手,抓住在地的生活

27:35

與城市建立消費式的聯繫,是遠遠不夠的

42:42

建立「重複」,建立 routine

46:26

「當下我們恰恰真的特別缺乏無聊」

——「一起打流去不?

59:31

人生三問:去哪裡,幹什麼,為什麼?

1:06:00

在書店、幼兒園、學校,在具體的空間做具體的事

1:11:15

初來乍到,進入長沙的多種路線

——天心閣、文廟湘江邊......

1:25:10

構想一種不被標籤化的自由生活

談話中提到的知識點

蒙氏教育法:由義大利心理學家兼教育學家瑪麗亞·蒙特梭利發展起來的教育方法。

談話中提到的人物

張棗(1962-2010),中國現代詩人,中國先鋒詩歌的代表人之一

許靈怡,《HOMELAND家園》副主編

談話中提到的書籍&刊物

《晨報周刊》,創刊於 2007 年,由瀟湘晨報社在湖南發行

《中國食辣史》,曹雨著

談話中提到的長沙路線(部分)

UN Coffee—述古人文書店—輝胖子—目田悲傷省—棉花廠

文廟坪—玲玲夜宵老店—四喜富僑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西園北里—潮宗街

HuTuo JJ 蛋糕屋—Mie Brunch—大馬哈魚—烏鴉咖啡

湘江邊—茶場村—老房子

互動方式

如果你對本期話題或本節目有任何想法或問題,請大膽在各收聽平台評論區留言,或者微博吳琦@五七,海蒂@亦廿,鏡中書店@鏡中ITM與主播和嘉賓互動。下期節目中,我們將挑選一些問題,由主播吳琦做出回答。

「螺絲在擰緊」將在每個月的某些周四上線,期待下次再一起擰螺絲!

監製:彭倩媛

製作人:胡亞萍

編輯:蔡芷芩

視覺設計:李政坷 楊濡溦

節目運營:張博雅 劉雨萱

原創音樂:徐逍瀟

實習生:劉奇奇